APP下载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2017-04-18汪彩霞

新一代 2017年3期
关键词:形象性激励性语言艺术

汪彩霞

摘 要:语文是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学科。而正是它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拥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艺术性。因此作为课堂中教与学媒介的语言,与语文课堂的效果有密切的联系。高水平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应该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还能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形象性;趣味性;激励性

语文所具有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拥有别的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特点。而语言又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所以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知识和道德修养,还应努力追求恰如其分的课堂教学用语。因为高水平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还能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达到学生乐学的目的,在运用语言时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一、语言要清晰准确、逻辑性强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特别是语文教师,本身肩负着推广普通话,将祖国语言文字发扬光大的任务。所以,语文教师应具备一口熟练流畅的普通话,具体要求:发音要标准,吐字要清楚,叙述要流畅。对于各类语音现象,如多音字、近音字、同音字等要善于区分和运用,给学生健康纯洁的语言导向。如果教师发音不准确,不仅会失去语言应有的导向作用,而且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曾经有位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齐声朗读,他让学生做好准备后,说:“同学们,该死(开始)。”结果,学生哄堂大笑。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好。语文教师语言的规范,除了发音清晰,咬字准确外,还要克服夹杂方言土语或经常带话头话尾“这个”“那个”“呢”等不良的口语习惯。

其次,语速快慢适宜,停顿适度,重音突出,也是教学用语的要求之一。魏书生说:“讲课时声音突然提高一点,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声音突然降低一点,也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讲课时要根据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情况调整声音的高低,抑扬顿挫的声调,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顿增。”

課堂上偶尔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虽然老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是学生却一脸懵懂、不知所云;有时围绕一个教学重点讲了许多,但差一句关键话,最终问题还是未讲明白。因此语文教师讲课必须有条有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加工,按一定的线索和需要调整讲授知识的先后,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讲授,从而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语言要生动形象、优美凝练

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规范,还要形象。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鲁迅讲课,用贾府里的“焦大是不会爱上林妹妹的”一句话,将“审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讲得生动形象。

三、语言要风趣幽默

幽默像催化剂,能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它还是教师智慧和自信的表现,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想像,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巧妙使用幽默技巧,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知识迅速掌握,使枯燥的学习演变成一种精神享受。

四、语言要富有激励性

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就能够给学生带来成功感,给学习过程带来趣味感,激励可以让教学活动成为体验成功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运用激励的语言,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学习。

一次让学生到讲台进行演讲训练,有一位女同学很紧张,拿着演讲稿的手也在微微发抖,声音很小,不敢看下面的同学,头埋得低低的。我见状,连忙鼓励她说:“讲得不错,不要着急,你准备得很充分,慢慢说,一句句说出来,大家都喜欢听你讲”。这位女同学受到鼓舞,声音提高了一点,慢慢地,头也略微抬起来,过了一会儿,她逐渐进入了演讲的状态,神态自然大方了许多,眼睛看着台下的听众,讲得很投入。演讲结束后,我立即给了她很高的评价:“你很有演讲天分,经过努力训练,以后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演讲家,你这次演讲让我们大饱耳福,老师听得还不过瘾呢!”后来,我观察,在语文课的口语训练上,无论是演讲、朗读还是辩论,她都积极参加,而且胆子越来越大,讲得越来越流畅,进步了许多。可见,有时候,哪怕只给学生一句激励的话语,也会创造一个不小的奇迹。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一个严肃而敬业的教师,应该像诗人那样遣词造句,挖掘“语言的金子”,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逐步达到“片言可以明百意”“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因此,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课,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

猜你喜欢

形象性激励性语言艺术
歌唱中的形象性和语义性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说理也需要“形象性”——以《我有一个梦想》教学为例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增强诗歌语言形象性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