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通量工程试验堆辐照生产89Sr计算研究

2017-04-18马立勇刘水清朱磊

科技视界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孔中子元件

马立勇 刘水清 朱磊

【摘 要】89Sr是重要的医用同位素,拟利用高通量工程试验堆(HFETR)批量生产89Sr,2016年开展了89Sr生产试验,并改进了89Sr产量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按照本文批量生产模式预计HFETR的89Sr年生产能力为50Ci,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关键词】HFETR;同位素;89Sr

0 引言

医用同位素89Sr可用于减轻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等,目前国内医用89Sr 完全从国外进口,国内年用量约30-50Ci。

中國核动力院所属高通量工程试验堆(HFETR)是一座水作慢化剂和冷却剂、铍作反射层的压力壳型工程试验堆,采用多层套管型燃料元件,辐照和试验任务充足,年运行超过200天,为提高HFETRT利用效率,拟利用HFETR元件中孔辐照碳酸锶靶件生产医用同位素89Sr。

1 靶件简介

元件中孔碳酸锶靶中靶核88Sr富集度为99.95%,靶件由外靶管和内靶管组成;外靶管中装8支内靶管,外靶管为高纯铝管(99.99%),内腔长度为1000mm;内靶管为高纯石英管(99.98%), 外部长度100mm,外径9mm,内腔长度70mm,内径7mm,8支石英管纵向排列,石英内靶管之间由铝弹簧(长度10m左右)隔开,防止内靶管破碎,每支内靶管装0.8g碳酸锶;内靶管装入外靶管后,依次进行充氦、焊封和检漏,确保靶件的安全可靠。

2 89Sr产量计算与测量

在HFETR内利用靶核88Sr生产89Sr同位素的核反应链为:

查询靶核88Sr核素的全能谱中子反应截面,虽然热群(E<0.625eV)中子的(n,γ)反应截面大于快群(E>0.625eV)中子反应截面,但是88Sr核素在共振能区(0.01MeV~1 MeV)、高能区(1MeV~20MeV)的(n,γ)反应截面与热中子能区(E<0.625eV)相比是有影响的,而在HFETR元件中孔辐照条件下,快群(E>0.625eV)中子注量率基本上是热群中子注量率的3~4倍,因此88Sr与快群中子发生(n,γ)反应对89Sr产量的贡献是需要考虑的。通过分析和调研,选取MCNP程序(国际常用的中子、光子输运计算程序)对HFETR堆芯和碳酸锶靶件建立计算模型,使用MCNP程序的FMn卡(计数乘子卡)计算全能谱中子88Sr(n,γ)89Sr反应率的方法来计算快群中子核反应对89Sr产量的贡献。

选取HFETR典型堆芯进行分析表明快群中子核反应对89Sr产量的贡献约为60%。在2016年度开展了89Sr生产试验,碳酸锶靶件在HFETR辐照后,经热室切割再进行89Sr提取,实际活度测量表明,在HFETR元件中孔辐照1炉,1g碳酸锶靶件可生产89Sr约95mCi,若连续辐照2炉则1g碳酸锶靶件可生产89Sr至150mCi左右,经过多个碳酸锶靶件的89Sr产量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可知,89Sr产量计算值比实测值高15%左右,基本可以满足碳酸锶靶件辐照89Sr产量预示需求。

3 89Sr生产能力展望

HFETR元件中孔辐照条件下统计全能谱中子对89Sr产量的贡献,采用MCNP程序的计数乘子卡计算相关核反应率,同时进行衰变修正,得出碳酸锶靶件辐照后89Sr产量。

选取目前HFETR的典型装载,计算出每一个元件中孔中89Sr的比活度和活度,再结合提取工艺损失、89Sr自身衰变和供货要求,建议批量辐照碳酸锶靶的生产模式为:

1)选用HFETR中子注量率较高的元件中孔将锶靶连续辐照两炉段后出堆;

2)参考HFETR辐照靶件装载情况,进行适当优化后可选取约20个元件中孔用于89Sr生产,靶件入堆模式采用每炉段入10根锶靶,每次辐照2炉段,依次循环入堆,每炉段有10根靶件产品出堆(第一炉除外)。

按照此生产模式,同时参考已完成的辐照生产试验中89Sr的计算产量及实测产量,预计每炉段可生产89Sr约7Ci,按照HFETR年运行8炉段估计,每年可生产89Sr 56Ci,保守估计HFETR的89Sr年生产能力为50Ci,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蔡善钰.放射性同位素生产与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向[J].同位素,1999,12(1):49-57.

[2]徐传效,等.高通量工程试验堆(HFETR)运行十年[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X-5 Monte Carlo Team, MCNP-A General Monte Carlo N-Particle Transport Code,Version 5,vol_II,3-95.

[4]邓启民,等.用MIPR生产99Mo、131I和89Sr的可行性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1(6):79-83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中孔中子元件
3D打印抗中子辐照钢研究取得新进展
航空发动机维修中孔探技术的应用分析
乌东德大坝首个中孔钢衬浇筑完成
QFN元件的返工指南
基于PLC控制的中子束窗更换维护系统开发与研究
DORT 程序进行RPV 中子注量率计算的可靠性验证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
中子深度定量分析的相对分析法
Cu4簇合物“元件组装”合成及其结构与电催化作用
中孔沸石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