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业批改要“五结合”

2017-04-18陈辉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作业批改学情

陈辉

【摘 要】作业作为教学常规的一重要环节,是体现教学质量的载体之一,在检查“教与学”的质量,发展学生智能,反馈教情、学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教师使用合适的批改方法,能够得到更好的作业批改效果,起到作业教学应有的作用;还可以使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负担中解脱出来,从事更有效的教学研究,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作业批改;形式创新;反馈教情;学情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6-0056-02

作业作为教学常规的一重要环节,是体现教学质量的载体之一,在检查“教与学”的质量,发展学生智能,反馈教情、学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得到较大幅度改革的今天,作业教学的改革却相对滞后,作业教学不能与课堂教学改革同步进行,成为薄弱环节,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切实有效地进行作业的批改,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要做到“五结合”:

一、精批与略改相结合

许多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都是十分精细的,既能积极地肯定学生作业中细微的优点和小小的进步,也不放过细小的毛病。应该说这些老师是很有责任心的,具备引导学生再修改、再提高的水平和能力。但现在有些人反对这样的“精批细改”,认为教师积极性很高,学生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低了。学生看到“满堂红”就皱眉头,看见惹人注目的大叉叉就反感……我们不赞成教师“只问耕耘,不不问收获”式的批改,更反对“少批”或“不批”。教师的批改,无论精细或粗略,只要能促使学生主动修改订正,那就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既然提精批,又提略改,是否前后矛盾?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质疑:“精批細改”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教师办得到吗?即使办得到,把作业发还学生就完事了吗?假如学生不完全理解你的用意,岂不就是白费?笔者认为所谓的精批和略改是辩证统一的。“精批”并非就是一味的“多改”,“略改”也不是“少改”,而是尽可能地找出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和问题,给予恰当的奖赏、指导、点拨、纠正,“改”的工作尽量交给学生去做。这样就可以比较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愿意去改。此外,教师在批改时要遵循启发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原则。

当然,精批略改与多评讲是分不开的,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前者需要后者去发挥作用,后者则以前者为源泉。精批、略改、多评讲追求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教师要致力于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二、直批与面改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过程,教师会在学生作业完成后,让课代表送到办公室批改。这样教师可以集中、专心批改,发现、纠正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但由于当前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重,反馈时间过长,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有时不能及时解决,正确的得不到强化,错误的得不到及时改正,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采用面批则是加强及时反馈、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学习的一个好方法。对于作业做得好、做得对的同学,亲眼看到老师在自己的本子上打了个勾,心里甜滋滋的。面批不仅注重作业的结果,更注重思维的过程,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还是一个及时辅导的机会。有的学生学习有困难,难在哪儿?什么地方没有搞懂?老师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课堂上的小练习,学生做错了,面批时老师再耐心地教一遍,并放慢节奏,帮助学生开窍。面批时还要注意方法,发现他们有错误,可以先不打叉,而是面对面地点拨思路,学生一次次地自行矫正,直到对了以后再打钩。这样,能使学习困难学生对作业产生一种“我也行”“我也能做对”的情感体验,从而乐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取成功。作业面批,尤其是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批改也有很多好处。如:能有效节约时间,使自己可以有时间做其他事情;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情况;能促进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能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

不论是课堂面批还是课后直接集中批改,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适当结合起来,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三、自批与互改相结合

除了老师改,学生还可以自批自改,即在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学生对自己的作业先作出判断,认真检查和验算,发现错误立即做上记号并及时改正。然后由同桌互相检查批改情况,最后学生将情况汇报给教师。这样做能对不诚实及粗心的学生起到督促作用。也可以同桌间先将作业相互交换,相互判断对错,并要求学生在错误之处做记号,然后还给本人。同桌相互讨论错误的原因,及时改正错误。最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批”和“改”的情况。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作业的责任心,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同时也使教师能够及时而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其实,如果我们把作业批改的权力还给学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他批改得很细致,常常会发现老师发现不到的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我们完全可以发挥小组的力量来批改作业,由学习小组互批互改。作业批改时,教师提出批改要求和标准,由组长主持,集体批改。这一过程是明确正确答案,集体进行反思的过程。每个学生的作业都呈现在小组全体同学面前,集体的赞扬、鼓励、批评与帮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彼此之间的横向交流,又有与教师的纵向交流,学生在问题面前也更加善于动脑,敢于发表意见。

但应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在轮到学困生主持时,要多留心给予鼓励与指导,不要挫伤他们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自信心。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作业批改中得到应有的锻炼。

四、符合与评语相结合

教师在作业批改中最常用的是“√”“×”符号。心理学认为,积极的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可以激励人奋发向上。巧用符号,将“×”变为“?”,甚至引进或创造一些特殊符号,并赋予它们新的意义,可以避免“×”带给学生的消极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如在作业中,学生出现了错字或别字,教师可用上一个“○”标明,并告诉学生赶快更正。粗心是学生作业时的通病,他们常常会丢三落四。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批改时,可在遗漏处打上一个“?”,告知学生及时补救。其实,符号的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自由选择,只要能达到目的即可。

符号还要与评语相结合,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也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发展。将评语引入作业批改中,指出学生作业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批改作业不仅要判断正误,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及时用恰当的评语委婉指出学生的作业中不足之处,并使学生很快地加以改正。如遇到困难了,学习难度加大了,学科增多了,学生可能一时无法面对这样的学习压力,成绩不理想。这时我们可以给予学生鼓励,在作业中批上:“相信你一定能够战胜困难,战胜自己”“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和细心交朋友!”“你的字写得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 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使学生纠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学生作業做得又快又好,要不吝啬给予赞赏性评语,如“你真棒!”“太出色了!”等等。这些新鲜的评语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

对于因粗心而出错的学生,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其自信,再提出批评和殷切的希望,让其改正缺点。如“书写认真,但格式正确吗?”“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等等。学生由被动不愿意写作业到积极地完成作业,再到急切地盼望看到教师批阅作业的评语,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变得认真了。激励性评语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作业的对错、工整程度、作业态度自定分数或自写评语。很多学生对这种批改方式格外有兴趣,他们的作业质量也大大提高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常规与网络相结合

另外,作业的批改也要与时俱进,还应与网络信息技术结合。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仅凭一杆笔坐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的单一方式,在面对学生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时将会越来越力不从心,教师应该更多地参与学生作业批改过程或间接参与学生作业过程,进行辅导批阅。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业的呈现方式及批改方式也将越来越数字化。师生间尽管时空分离,但网络技术使得批改变成讨论、交流的对话过程。 QQ 群、空间、博客都是很好的学习、交流方式。新鲜灵动的作业批改交流,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习热情。

总之,教师批改学生作业的最终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学到知识、增长能力。以上几种批改作业的方法可以交错选用,其中的评语、分数、等级等都是外在的形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使用合适的批改方法,能够得到更好的作业批改效果,起到作业教学应有的作用;还可以使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负担中解脱出来,从事更有效的教学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与时俱进,创造出更多为学生所喜爱的新形式。

(编辑:杨 迪)

猜你喜欢

作业批改学情
8、7、6加几教学设计
基于学情分析的信息技术软工具运用策略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莫让批改作业成为你的“包袱”
巧用评语,优化数学作业批改
浅析初中数学作业的作用
高中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