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领航 合力攻坚

2017-04-18姜世甫

当代贵州 2016年47期
关键词:村级贫困户攻坚

姜世甫

遵义市汇川区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工作思路,在党建扶贫引领上着力夯基础、强队伍、压责任、抓宣传、活机制、树典型,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遵义市汇川区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盯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目标,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工作思路,在党建扶贫引领上着力夯基础、强队伍、压责任、抓宣传、活机制、树典型,同步奏响“六部曲”,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全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夯实基础 建强党建扶贫“指挥部”

强化对软弱党组织的整顿转化。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不力、扶贫效果不好的党组织,采取“撤、换、育、派”的方式进行整顿。全区共调整村党组织书记4名,充实村级党组织班子成员7名;通过整顿解决实际问题64个,发展产业项目17个,落实整顿帮扶资金46.5万元。

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广泛推行“支部+公司”“支部+协会”和“党员+创业能手”“党员+脱贫对象”等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集体经济发展“1+2”政策体系,区财政三年投入1200万元用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着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升级。目前,全区8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积累达8238万元。

完善党组织服务功能。坚持将脱贫攻坚与完善党组织服务功能紧密结合,围绕党建扶贫示范区创建,加强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实现村级办公阵地升级换代。目前,已投入1880万元对9个脱贫攻坚示范点村级办公阵地进行升级改造。

统筹区域党建资源。以党的组织资源优势带动社会资源大整合,遴选39个社区党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强村党组织分别与13个贫困村结成“3+1”脱贫攻坚帮扶对子,形成城乡互动、村企联动、以强带弱的全社会助力扶贫工作格局。39个帮扶党组织开展走访调研51次,制定帮扶计划39份,落实帮扶措施100余项,直接帮扶或投资1100万元,解决困难46个,带动项目20余个。

建强队伍 培养党建扶贫“领头雁”

选优配强领导集体。以集中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领导班子和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目前,全区8个镇的党委委员平均年龄为38.9岁,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占比76.4%,21名优秀乡镇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130個村(社区)党组织完成换届工作,选出支委成员556名。

加强驻村干部队伍建设。根据贫困村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派工作力量,注重选派政治素质好、事业责任感强、工作能力突出、热爱农村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做到紧贴需求、因村选人,提高选人用人精准度。目前,已选派驻村干部225名、村党组织“第一书记”25名,成立驻村工作组45个,实现贫困镇和贫困村全覆盖;累计帮助群众解决“出行难、就学难、就医难、生活难、致富难”等问题868余件,调处矛盾纠纷961余起,协调资金364余万元。

培育发展农村致富带头人。明确“每个贫困村至少创建1个党员创业示范基地,培育党员创业示范户5户以上”的工作任务。今年以来,以培育“书记项目”为重点,大力培育农村党员创业致富带头人,支持发展的11个优势产业项目中,“书记项目”比例达86%。

压实责任 强化党建扶贫“主心骨”

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建立了由区到镇、到村、到部门的脱贫攻坚目标责任全覆盖体系,层层签订脱贫攻坚“军令状”和帮扶责任书,构建“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的大扶贫格局。

压实督促检查责任。制定《汇川区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试行)》,建立脱贫攻坚办、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旬督查、镇(街道)周督查、包村干部日督查工作机制,实施“三督三查”(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查认识、查责任、查作风),严惩“慢作为、不作为”,今年已累计开展各类督查267次,涉及单位、部门及村居49个,对履职不到位的8名干部进行问责。

压实部门考核责任。根据各级各个层面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列出工作台账,每季度跟进“帮、联、驻、带”等责任落实进度、效果。组建考核组对责任台账兑现情况精准到村到户进行检查考核,完成的销号公示,未完成的责令限期完成。建立脱贫攻坚述职考评制度,将考核情况列入各级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和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年度考核内容,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

强化宣传 发出党建扶贫“好声音”

紧盯学习教育。紧紧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通过举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扶贫专班培训、党员大会等形式,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省、市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培训党员干部精准掌握“五个一批”工程、六项小康行动、六个到村到户以及“1+10”扶贫政策等,促使全区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政策、研究政策、运用政策,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上来。2015以来,全区共培训各级干部1万余人次。

紧盯政策宣讲。根据贫困户家庭实际,有针对性地宣讲精准脱贫政策,确保群众真正明白国家、省、市相关扶持政策。目前,已全面收集整理教育资助、医疗救助、易地搬迁、产业扶持、财政金融等相关扶持政策,编制了《贵州省扶贫开发惠农政策汇编》《贵州省“33668”“1+10”扶贫政策》,累计发放10000余份。同时,转变过去只发资料不作宣讲的做法,集中干部力量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宣传活动,确保政策讲清、讲明、讲深、讲透,让所有贫困家庭户户知晓、人人明白。

完善机制 激活党建扶贫“动力源”

构建扶贫帮扶机制。建立区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人大、政协共同发力,部门乡镇全力落实的扶贫工作机制。将全区3366户(12532人)扶贫对象精准到58个单位和45名县级领导、505名科级领导、1171名普通干部进行包干帮扶。

创新扶贫工作方法。坚持问题导向,结合自身实际,研究提出脱贫攻坚“十精准十确认”工作方法(精准信息、精准问题、精准措施、精准增收账、精准结对、精准宣讲、精准产业、精准项目、精准进退和精准成效,各项精准务求群众确认),建立健全从识别、建档、帮扶、落实、提高、脱贫到退出的一整套运行程序,严格落实“真扶贫、扶真贫”的工作要求,迅速扭转帮贫扶贫不实不准、不深不透、不温不火的工作局面。

探索金融扶贫模式。采取与区内优秀企业合作,贫困户自愿贷款入股分红,企业负担贷款本金和利息,贫困户零风险收益的“政府、企业、银行、贫困户”合作“特惠贷”新模式,有效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目前,已有300户贫困户户均自愿贷款20万元,入股优秀企业,累计收益162万元,户均获利5400元。

典型引領 打造党建扶贫“新引擎”

狠抓示范带动。重点打造团泽镇、沙湾镇2个脱贫攻坚示范镇和团泽镇大坎村、上坪村,泗渡镇松杉村、观坝村,板桥镇娄山关村、柏杨村,沙湾镇底水村,山盆镇太坪村,芝麻镇竹园村,毛石镇中坝村,松林镇丁台村11个党建扶贫示范村,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和村级集体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创造典型、树立样板,实现打造一点、建成一批、带动一片的良好态势。

狠抓典型引领。建立健全挂帮领导,挂帮部门、镇、村、组、贫困户之间的评比机制,通过组织干部和贫困户外出“看”,邀请其他地方的已脱贫户进来“讲”等方式,抓脱贫示范户的创建,抓标兵帮扶人和标兵帮扶单位的评选,树立“贫困户脱贫光荣,帮扶人帮扶光荣”的理念,促使各镇、村竞相发展的信心越来越足、脱贫攻坚的思路越来越清、解决问题的办法越来越多,齐心协力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

奏响六部曲,吹响冲锋号。汇川区将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战役中,更加突出党建引领,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意志,以担当突破、干字当头的作风,以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让鲜红的党旗在全面小康征程中高高飘扬。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村级贫困户攻坚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村级财务报账的规范化管理对策研究
浅谈村级经济管理模式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攻坚脱贫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东辽联社成功收回村级欠款近千万
破解村级集体经济“空壳化”的朝阳探索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