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景构建技术的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方法*

2017-04-16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7年10期
关键词:情景应急评估

盛 勇

(1.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公共安全研究所,北京 100012;2.重大危险源监控与事故应急技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也给我国国际形象带来系列负面影响。如何通过提升区域应急准备能力,减小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降低突发事件后果的严重程度,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社会发展和安全生产形势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政府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形势下,国内众多专家和学者对应急能力评估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邓云峰等提出的城市应急能力评估框架体系[1],充分考虑了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础、应急保障系统和应急预案编制5个方面,包括18个类、76项属性和405项特征;张海波等在应急能力评估的理论框架[2]中,指出要以风险识别和脆弱性分析为基础,分村镇和城市社区、城市、都市区域、国家4个层次模型,考虑应急能力的整体性,并根据评估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江田汉等提出基于风险的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方法[3],包括12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定性指标和40个二级定量指标,通过加权求和、秩和比和归一化处理,得出应急能力的标准分。此外,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估[4]、地震应急准备能力评估[5]、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评估[6-7]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国外方面,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也开展了类似的应急能力评估研究[8-9],其中,美国在州应急能力评估表[10]中,划分了13个功能项、209项属性和1 014项特征,旨在评估州政府的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能力。综合以上研究发现,相关成果多侧重于区域性宏观层面综合应急能力的评估,缺乏针对性,对后期提出应急能力提升措施的指导作用有限。因此,本文将情景构建技术与应急准备能力评估相结合,以情景构建过程中梳理的应急任务为导向,将完成应急任务所需的目标能力和现实能力相比较,分析完成各项应急任务的能力差距,综合评估应急准备能力。

1 应急任务

1.1 情景构建技术方法

情景构建是基于区域风险评估和系统脆弱性分析,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后果极其严重的事件情景进行科学假设,构建情景事件普遍规律下的演化过程,模拟计算事故后果,梳理应对情景事件所需采取的应急任务清单,对照完成任务所需的目标能力评估现实应急能力,提出改进应急准备能力的建议和措施的一种技术方法。情景构建是“底线思维”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实现与应用,“从最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11],其所构建的情景事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区域最高风险的特点。

1.2 应急任务划分

在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的《通用任务列表(UTL)》中,将国家应急规划情景事件的应急任务分为“预防、保护、响应和恢复”4个领域[12];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将突发事件应对划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4个阶段。综合国内外应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将情景事件应急任务划分为“预防与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响应、恢复重建”4个领域,每个领域又细分为众多小项,共14项,形成情景事件应对任务框架,如图1所示。该框架描述了情景事件应对过程中的主要应急任务,根据各类情景事件的特征和侧重方向的差异,其中的任务可以细分、删减和增加。

图1 情景事件应对任务框架Fig.1 The situation event task framework

2 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方法

应急准备能力属于能力范畴的一种,目的是为了降低事件/事故发生概率、减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控制事件/事故后果影响范围,涵盖了应急管理的组织体制、应急预案、应急指挥、应急保障等多个方面,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管理等[13]。结合情景事件应急任务框架,将应急准备能力分为三级指标评估体系,一级指标为情景事件应急任务的4个领域;二级指标为事件应对的核心任务,共17项;三级指标为事件应对的具体任务,共61项,如表1所示。

2.1 三级指标评分计算

三级指标C具有若干支撑任务的能力要素,将完成应对任务(即三级指标C)所需的每个能力要素的目标能力与现实能力做比较,得出该要素得分,记为Gi。其评分范围在0.25~1分之间,其分数定义如下:1分,现实能力全部满足目标能力,无需改进;0.75分,现实能力部分满足目标能力,达不到要求,但已找到问题,并有改进措施;0.5分,现实能力少量满足目标能力,达不到要求,且找到问题,但还没有改进措施;0.25分,现实能力不具有对应的目标能力,也没明确问题或已造成严重后果。同时,考虑每个能力要素对完成应对任务的影响同等重要,则该三级指标SCi的评分按式(1)计算:

(1)

表1 基于情景构建技术的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续表1

2.2 情景事件应急准备能力评分计算

在计算出每个三级指标SCi的分数后,采用加权求和评分法计算二级指标值,以及评估情景事件整体应急准备能力。

假设某个二级指标SBi,其对应的三级指标SCi有k个,则该二级指标SBi的评分按式(2)计算:

(2)

式中,W3i为三级指标的权重,若没有明确规定,则默认为1/k。

同理可得,一级指标SAi可按照式(3)计算:

(3)

式中,W2i为二级指标的权重,若没有明确规定,则默认为1/m。

情景事件应急准备能力评分计算方法参照式(4):

(4)

式中,S为情景事件整体应急准备能力得分,W1i为一级指标的权重,若没有明确规定,则默认为1/4。

根据情景事件整体应急准备能力S的得分,评估指定区域应对该类情景事件的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标准:当S≥0.9,则应急准备能力优秀;当0.9>S≥0.8,则应急准备能力良好;当0.8>S≥0.6,则应急准备能力合格;当0.6>S,则应急准备能力不合格。

3 实例验证

以南方某城市化工区为例,应用本方法评估其应急准备能力。根据化工区风险评估结论,该区域可能发生的、后果极其严重的事件,主要包括: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油库罐区火灾和码头油料泄漏环境污染事件等。通过实地调研、听取专家及工作人员意见,选择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为本次实例验证的情景主题。

3.1 情景概要

某企业通过化工区码头至企业的专用物料输送管道,在液化石油气卸料作业过程中,球罐与管道连接处的软管部分发生破裂,进而导致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泄漏形成的混合蒸汽云团遇静电火花后发生爆炸,引起大面积罐区火灾。

表2 情景简表

3.2 情景事件应急准备能力评估

结合情景事件特征和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根据专家和化工区工作人员意见和建议,为精确体现各一级指标对评估对象的影响程度,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经验判断法相结合对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6,14-15],限于篇幅此处不再展开具体计算过程。首先,以基于情景构建技术的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为层次基础,详见表1;其次,对一级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对比,然后按照AHP法中T.L.Saaty 1-9 标度评分标准,排定各一级指标的相对优劣顺序,构造出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再次,采用方根法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各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通过专家经验判断法,对所得一级指标权重进行修正,并对各一级指标的权重值取2位有效数字。从而将一级指标“预防与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的权重值,分别设置为:0.24,0.17,0.39,0.20。各二级和三级指标取同等权重。

根据式(1)对三级指标进行评估,并以三级指标中“表3 消防泡沫及用水保障”为例进行验证。根据式(2)、式(3)和各级指标权重,计算一、二级指标分值,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式(4)最终得出该化工区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件应急准备能力的分值,并保留3位有效数字。

由此评估,该化工区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件应急准备能力的分值为0.825,应急准备能力等级为良好。

表3 消防泡沫及用水保障指标评估

表4 化工区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件指标分析

4 结论

1)提出基于情景构建技术的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方法,该方法能够较客观地体现情景事件应急准备现实能力和目标能力之间的差距,从而提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建议措施,提升区域应急准备能力。

2)基于情景构建技术的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方法可以根据评价对象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进而提高了该评估方法的普适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但由于应急能力评估涉及的因素较多,还需在实践工作中不断进行优化完善。

[1]邓云峰,郑双忠,刘功智,等.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6):33-36.

DENG Yunfeng,ZHENG Shuangzhong,LIU Gongzhi,et al. Study on city emergency capability assessment system[J].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1(6):33-36.

[2]张海波, 童星. 应急能力评估的理论框架[J]. 中国行政管理, 2009(4):33-37.

ZHANG Haibo,TONG Xing.Theory Framework of Capability Assessment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J]. Chinse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9,(04):33-37.

[3]江田汉,邓云峰,李湖生,等.基于风险的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方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7):35-41.

JIANG Tianhan, DENG Yunfeng, LI Husheng,et al. Risk-based assessment model for emergency preparedness capability of emergency incidents in China [J].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7(7):35-41.

[4]王文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应急能力指标体系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5]吴新燕.城市地震灾害风险分析与应急准备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D].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

[6]杨振宏,田甜,刘鹏刚,等.基于可拓理论的化工园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估[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8):104-108.

YANG Zhenhong, TIAN Tian, LIU Penggang,et al. Assessment on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bility of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based on extension theory [J].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12(8):104-108.

[7]窦站,张勇,张明广,等.基于AHP-模糊方法的某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评估[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15(2):29-34.

DOU Zhan, ZHANG Yong, ZHANG Mingguang,et al. Emergency response capacity assessment of a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based on AHP-Fuzzy method [J]. 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2015,15(2):29-34.

[8]刘新建,陈晓君.国内外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2009,33(3):271-275.

LIU Xinjian,CHEN Xiaoju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bility assessment [J]. 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 2009, 33(3):271-275.

[9]U.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National Preparedness Guidelines[R].USA:Washington D.C., 2007.

[10]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State Capability Assessment for Readiness (CAR) [R]. USA:FEMA,2001.

[11]王永明.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理论框架与技术路线[J]. 中国应急管理, 2015(8):53-57.

[12]于明璐,李向阳,徐磊. 美国应急通用任务评述与借鉴[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12):149-154.

YU Minglu ,LI Xiangyang, XU Lei. Overview on U.S. Contingency universal task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10,20(12):149-154.

[13]杜泽文.企业安全生产应急能力量化及其管理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14]张少刚,赵媚,倪小敏,等.基于AHP-模糊评价的化工园区综合应急能力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15(1):77-83.

ZHANG Shaogang,ZHAO Mei,NI Xiaomin,et al.On the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probability of chemical industry park based on the AHP-fuzzy evaluation method[J].Journal of Safety Environment,2015,15( 1) : 77-83.

[15]赵军,梅晶.层次分析法在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评估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5,42(14):72-74.

ZHAO Jun,MEI Jing.Application of AHP in emergency capacity assessment of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s [J].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2015,42( 14) : 72-74.

猜你喜欢

情景应急评估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情景交际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楼梯间 要小心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把美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