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低体重儿的保健效果

2017-04-15邹渝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5期
关键词:强化剂丙组体重儿

邹渝

达州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四川达州 635000

在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低体重儿大多属于早产儿,指的是胎儿的胎龄低于 37周,且出生后体重不超过2000 g,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收治的低体重儿均可获得较高的存活率。对于这类低体重儿,其家属最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其出生后的健康及发育问题,因此避免这类早产儿出生后生长发育受影响,加强其宫外科学喂养十分关键。为了分析对比不同喂养方式对低体重儿的保健效果,此次研究从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新生儿科收治的患儿中抽取了120例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并把实际研究情况总结并报道如下。

1.基础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组研究所抽取的120例研究对象均属于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低体重儿,其中包括了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60例,所有低体重儿的胎龄>28周但<33周,且出生时的体重低于2000 g;所有低体重儿均在出生后的12 h以内住院,均无任何治疗史且无任何先天性的胃肠道畸形。120例低体重儿的临床表现包括了吮吸无力及吞咽明显不协调,未患有任何遗传性、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入院后以空氧混合器鼻导管进行吸氧,控制氧浓度低于40%,住院治疗的时间不低于1个月,出院后患儿的体重均不低于2kg且各项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已经完全可以采取经口喂养,根据住院期间不同的喂养方式将120例低体重儿分作甲组、乙组、丙组,每组40例,比较3组的基础资料,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喂养方法

护士带上手套并且在无菌条件下取120例低体重儿的仰卧位后,对其胃管插入的深度进行测量,并且做好准确的标记。然后用右手持住胃管从患儿的口腔轻插入直至到达标记的长度部位,然后对胃管插入的位置正确与否进行检查,进行回抽胃液并将胃管放置在水中,观察是否出现气泡溢出,然后在胃内注入0.5~1.0 mL的空气,通过腹部听诊确定是否存在气过水声,无误后对胃管实施蝶形固定。微量喂养的时间从低体重儿患出生后6~24 h 则开始,经口所插入的胃管以F6硅胶管为主,开始的注入量为0.5~1.0 mL/次,q3 h,之后以每天低于10~20 mL/kg的奶量增加;每次喂奶之前现将患儿先胃内容物抽出,然后详细观察是否存在潴留。如果患儿的潴留奶量较大且多出上次喂奶量的1/3,则此次喂养时则需要降低喂养量;如果患儿的潴留物出现深绿色,或者存在血型潴留则及时停止喂养,寻求其原因并及时解决。

甲组40例低体重儿在采取常规母乳喂养的同时配合母乳强化剂,当患儿每天喂养量到达50 mL/kg时则添加母乳强化剂,在每20 mL母乳中添加加0.5 g母乳强化剂,以此作为初始剂量, 如果患儿耐受则2 d后将母乳强化剂的剂量增加到每20 mL添加1 g,并且摇匀之后进行喂养。乙组40例低体重儿则完全采取母乳喂养,丙组则采取人工喂养,以全早产儿配方奶进行喂养。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3组低体重儿采取不同方法喂养后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几率,然后比较3组矫正胎龄40周时的生长发育状况。

1.4 统计方法

2.结果

2.1 对比甲乙丙3组低体重儿发生NEC的几率

3组低体重儿接受不同方法进行喂养后,甲组40例中出现2例NEC,发生率是5.0%;乙组40例出现1例NEC,发生率是2.5%;丙组40例中出现7例NEC,发生率是17.5%,甲乙两组发生NEC的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丙组的NEC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甲乙丙单租低体重儿矫正胎龄40周时的生长发育状况

3组低体重儿接受不同方法进行喂养至40周时,甲组40例患儿身长增长速率是(0.96±0.09)cm/周、头围增长的速率是(0.65±0.04)cm/周、体重增长的速率是(15.0±0.79)g/kg·d;乙组40例患儿身长增长速率是(0.85±0.11)cm/周、头围增长的速率是(0.46±0.05)cm/周、体重增长的速率是(11.8±0.91)g/(kg·d;)丙组40例患儿身长增长速率是(0.96±0.07)cm/w、头围增长的速率是(0.65±0.04)cm/周、体重增长的速率是(15.1±0.33)g/(kg·d);由此可见甲组与丙组低体重儿矫正胎龄40周时的生长发育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均优于丙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母乳中,主要的蛋白质成分是乳清蛋白,对新生儿采取母乳喂养更利于消化与吸收,同时将胃排空的时间缩短,与此同时,在母乳中含有大量的低聚糖,能够促进新生儿肠道内益生菌定植,进而避免发生胃肠道感染。因此,母乳喂养一直以来都是新生儿喂养的主要方式,有研究资料指出,对出生体重在401~1 000 g的低体重儿中采取14 d持续母乳喂养后,其喂养量可以达到每天100 mL/kg,而新生儿出生14 d后的NEC发生率也显著降低了,这与此次研究的结果大致相同。在此次研究中,将该院收治的120例低体重儿按照不同的临床喂养方式分做了甲组、乙组和丙组,每组40例。甲组实施母乳配合母乳强化剂,乙组则单纯采取母乳喂养,丙组以人工喂养为主,结果提示甲乙两组发生NEC的几率分别是5.0%、2.5%,均低于丙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甲乙两组喂养方式可显著降低NEC的发生率,保障低体重儿胃肠道安全。

另外,3组低体重儿经过矫正胎龄40周时的生长发育状况比较结果来看,甲组、丙组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早产产妇分娩期间母乳蛋白质的含量低,随着泌乳时间不断延长蛋白质含量降低至1.5 g/100 mL甚至会更少。因此乙组仅采取纯母乳喂养后,难以满足早产儿最低生长速率所需标准,即15 g/(kg·d),进而造成乙组患儿长期处在负氮平衡的状态。而甲组则通过配合母乳强化剂后,有机避免纯母乳蛋白质降低的问题,而丙组人工喂养后低体重儿虽然生长发育状态较好,但是发生NEC的几率高,因此,通过综合评估之后建议对早产低体重儿采取母乳联合母乳强化剂的喂养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喂养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吸奶器、乳房以及双手等加强消毒,储存的奶量尽可能一次性用完。取奶之后及时在冷藏柜储藏,待使用时以37~40℃的热水加热,按量取乳进行喂养,超过24 h的母乳则应摒弃。

综上所述,对低体重儿积极采取母乳配合母乳强化剂进行喂养,能够显著降低胃肠道疾病发生率,与此同时还能全面提升患儿的生长发育效果,保障其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强化剂丙组体重儿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早产儿母乳喂养可添加母乳强化剂
一种铅酸蓄电池正极板强化剂及其使用方法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钢强化剂在HRB400E 钢中的应用
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管理
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预后因素分析
强化面粉用营养素强化剂单体流动性与喷流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