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播记者讲好故事策略浅析

2017-04-15■张

法治新闻传播 2017年4期
关键词:数字

■张 鸥

直播记者讲好故事策略浅析

■张 鸥

电视直播出镜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的同时,又要组织好语言向外播报,这对记者采访的基本功要求是很高的。直播记者要让自己的采访和播报出水平,关键是讲好故事。

故事是馈赠给全人类的永恒礼物。美国CBS王牌栏目 《60分钟》制片人唐·休伊特说:《60分钟》成功的公式是简单的,它可以简化为几个字,这几个字是世界上所有的儿童都知道的,那就是:给我讲一个故事。就这么容易。①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华尔街日报》对于特稿写作也有类似警句: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

大多数的电视直播报道,可以被视作电视的 “特稿”,它也需要拥抱故事,确切地说,是故事化表述。如果故事化,其中大有文章。

从现场中发掘情节

故事化表述,从内容上说,是生动表述客观事实;从形式上说,是要破除 “倒金字塔”消息体。不夸张地说,现场直播实际上已经催生了一种新的语态——SNG (卫星新闻采访车的英文简称)语态,它的表征就是从现场发现故事并以此展开叙事。

我们最常见的直播通病,是以背景故事替代现场故事,甚至以背景资料替代现场故事。比如有人这样总结港回归直播中的记者表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一场, 现场记者对大家感兴趣的现场情况置之不理, 一味地介绍彭是何时到港的, 曾抛出一个政改方案等。这些背景并不是该现场鲜活的独有的背景。如果确实需要提供, 也应在演播室部分出现。而一些与离开港督府这一现场事件相关的背景, 却没有提供。比如, 把米字旗递给彭定康的人是谁?最后一次把港督送出港督府的司机是谁以及与他们相关的情况等。其实不少直播场次都有类似的问题, 如威尔斯大厦两军交接仪式上的中校是谁?彭定康离港乘坐的大不列颠尼亚号, 除了彭定康、查尔斯王子、布莱尔首相之外还有谁?他们是乘船直达英国还是到别处换飞机?中方送行者是谁?等等。②

说好故事不容易,从现场出发讲故事,就很考记者的功力。比如,报道钱塘潮盐官一线潮,某电视台记者是这样报道的:

未见潮影,先闻潮声。耳边传来轰隆隆的巨响,江面仍是风平浪静,响声越来越大,犹如一万面战鼓,震耳欲聋,远处雾蒙蒙的江面,出现一条白线,迅速西移,再近,白线变成了一堵水墙,逐渐升高,随着一堵白墙迅速向前推移,涌潮来到眼前,以万马奔腾之势,雷霆万钧之力,锐不可当。

这条报道也不赖,似乎也讲了故事,但是故事的吸引力是有限的,它的最大的缺憾是没有进程感,现场发现的事实和细节太少,似乎放在什么时候播出都是可以的。

再来看一段这是2010年9月,央视记者张泉灵参加钱塘潮直播时在盐官所作的关于 “一线潮”形成的实况转播文本:

记者:上午的11点55分,潮水如约而至盐官,现在距离我站的地方大约还有400米左右,它已经抵达了盐官水文站的位置,现在远远地看起来呢,像是一条白线,已经转换成了一条宽宽的玉带,我们现在在等待一线潮最后的形成。因为每次一到水文站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潮水的中间会有一个缺口,根据我们这几天的经验呢,这个缺口总是在抵达了占鳌塔的时候,突然合龙的,那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个合龙的过程。

真的是非常的神奇,似乎这是他们精心排练的一个预约的地点,一过了占鳌塔之后,一条白线就正式地形成了,之前它还温柔地逶迤而行,而现在呢,我们慢慢从翻腾的,沸腾的江水中,已经能够感受到它千军万马奔腾的气势,现在声音开始震动我们的耳膜,像是从地底传来的万面鼓声。

两段报道中都有 “万面锣鼓” “万马奔腾”的比喻,不过,张泉灵的版本对比喻做了铺垫,比如万面锣鼓是从听觉上对涌潮的感受,在抵达前,潮水是 “温柔的”,抵达后,却变得 “像是从地底传来的万面鼓声”,然后以现场的语态说, “现在声音开始震动耳膜”,然后留白,让大家听,声音的反差。此外,张泉灵把一线潮形成的过程故事化了,从缺口到一线之间是有一段时间的,她把它表述成涌潮在占鳌塔下的一场 “神奇的”约会。说完现场,才借助现场说了一个背景, “很多人认为,潮水是向下游而去,恰恰相反,潮水从海里倒灌而来”,比较自然。

直播故事化表述,一大难在于 “长话短说”,台湾各电视台长期要求 “再大的事要在80秒的事件内说完” (东森电视台新闻同行也有过类似表述,TVBS大陆事务部总监林大法说:参考林大法在2009年度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业务培训班上的发言。)

这是出于编排便利——一档整点新闻,扣掉12分钟广告,只有48分钟,如果单条精悍,可播30条左右。连线限制在80秒左右,可以大大提高信息量,此外,当更重要现场出现时,演播室切换也更灵活。近年来,台湾电视开始摆脱这一限制,重要事件,连线突破80秒,但通常也只有3分钟左右。东森电视台张玉玲还曾介绍,他们日常培训直播记者时有一个 “30秒说故事”的训练,让记者训练在30秒内说完五个W和一个H,被称为出镜记者的 “魔鬼训练”。

在数字中找到共振

直播中,数字往往是绕不开的一个重要素材。如何让数字在直播中活起来,显得至关重要。直播大腕何绍伟就此总结了一句话秘笈: “多说相对数字,少说绝对数字”。我们且以一些实战案例来阐释这一秘笈:

2008年2月2日,杭州电视台记者在给央视新闻频道报道做杭州大雪的直播,直播中,记者王金声没有简单说降雪量这样的绝对数字,而是用手来现场比划积雪的厚度,得出了 “三个巴掌厚”的相对数字,这场直播 “得到电视同行很高的评价,并作为一个成功的教案多次出现在专家的讲课内容里”。

汶川地震中,唐家山堰塞湖引人关注,很多记者都去报道过,通常记者报道全是用绝度数字展现,都是强调 “底下将近3米,高度将近2.5米”,但是白岩松的报道方式是用身体去丈量堰塞湖,他说 “大家看,我的身高是1米79,我站里边大家看看他们挖了多深……”③

用相对数字还要在于会换算,将不可感,或者普通观众很难想象的数字用可以感受到的数字做比较。2006年,台风桑美肆虐苍南,地方台传来新闻,但是报道内容比较惯常,央视后期编辑对新闻稿做了处理,播出时导语是这样说的:

我们的编辑听了好多遍也没有听清记者在现场说话的内容,但是我们能感觉到现场的紧张。当时登陆时的瞬间风力达到19级,也就是说这个风力可以吹倒火车……

一些突发事件直播经常需要记者交代现场的长宽高、面积、体积等数字,如果不加换算,短短几秒钟一听而过,观众是难以形成认识的。比如,仅仅交代 “塌方9万方”这样的数字,就不如先作个换算: “9万方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粗略计算了一下,大概要两千多辆拉土车才能运完。”

以道具来借力发力

业内把在记者在镜头前站得笔直、镜头单一的单机直播戏称作 “二寸照片式”直播,好的直播记者,一定会动起来,也往往善于使用道具,这是增加直播动感和可视性的一条捷径。使用与新闻核心事实有必然联系的道具,比如报道3G通话功能,现场用手机,这样的道具对于记者来说,并不难。好的记者善于发现并使用看似与核心事实没有必然联系的道具。

2008年8月,央视记者师旭平探访奥运新闻中心,这并非直播,但是一条在现场一气呵成完成的目击式报道。记者走访了几家电视台在新闻中心的状态,师旭平非常善于在现场找道具,比如在走进韩国SBS电视台办公室前,发现门口有好多用不干胶贴着首尔的建筑,指着其中的一个说:这个是东大门,去年一个韩国老汉烧毁的建筑,大概就是这个……在采访日本NHK电视台驻北京记者时,对方说一直在学汉语,坚持用磕磕绊绊的普通话作答,师旭平和摄像显然沟通得很好,等对方回答一结束,摄像随即摇开,镜头上,一个日本同事正为被采访对象举着一张A4纸,上面用大号字写着那位记者要说的那几句话。

夜间报道往往更需要道具,夜间出镜,记者不好做,观众不爱看,真是白天不懂夜的黑。2006年,央视推出 《东盟19日》系列报道,在越南下龙湾,记者孙宝印有一场出镜,车队抵达时已是夜间,宝印硬着头皮站在机头灯前说了这样一句开场白:观众朋友,不管您信不信,我身后就是风景如画的下龙湾……

2010年3月10日央视 《东方时空》中,陕西台记者在榆林子州县山体塌方现场直播,有三座房子被掩埋,现场已经发现十人遇难,但当时已经漆黑一片,记者张佳奇却鼓捣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道具——三块砖,他在地上一边摆砖一边说道:大家可以看一下,在我面前摆的三块砖头,假设我是一座山的话,这三座房子的排列大致就是这样一个情形,在我最右手边的这座房子已经完全被黄土掩埋了,第二座房子被掩埋了一半,第三座房子的后半部分也已经被掩埋了一部分。现在进行的工作就是清理在完全被掩埋房子上方的黄土……④

可以这样说,电视新闻中狭义的道具,是指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指示或触碰的物件,而广义的道具却包括了记者的眼、手、脚、记者的行为设计乃至独特的出镜背景等。

其实,记者的手、眼、脚等身体的部位也是新闻的重要道具。2009年11月,央视新闻中心员工在内刊上就一条关于河北石家庄供暖的报道展讨论,讨论的焦点是,当地供暖公司承诺第二天晚上实现正常供暖,记者第二天夜访居民家,却留下小小的遗憾——怎么就没有用手摸一下暖气片。事实上记者已经拍摄了这一细节,后方编辑在处理时没有放大这个细节。

2010年4月6日凌晨,黑龙江七台河隆鹏煤矿透水事故部分被困矿工获救,央视新闻频道在凌晨3点18分,以 “突发新闻”的方式打开直播窗口,前方记者央视黑龙江站站长王跃军守在井口,一口气说了40分钟,完整直播了遇险105个小时的5名矿工升井全过程, 当第一位获救矿工从记者身边经过时,王跃军说, “我们的确很想知道已经离开地面105个小时的矿工现在的身体状况如何,我来握一握他的手,我能听到他在说谢谢,应该说,我的手现在是凉的,但我感觉到他的手现在是热的……”,记者手耳并用,尤其用好了手这一 “道具”。

在央视新闻频道完成的一场沙尘暴直播中,宁夏电视台记者站在楼顶直播被沙尘笼罩的银川市,两分多钟的直播报道快结束时,记者突然拿出了一张餐巾纸,往自己脸上一擦,然后递到镜头前说:在楼顶站了一会儿呢,我已经是满脸的尘土了……现场感立即 “扑面而来”。这也是善用身体道具的一个例子。

有时候,脚,也是道具,小小的一两步挪动,也能带给观众不一样的现场感。BBC电视新闻史上,兰勒·帕金曾经留下过一段经典出镜:

1962年雾都伦敦再现空气污染,能见度极低,记者兰勒·帕金从雾中像幽灵一样走向观众,短短几步开外,人们根本分辨不清是谁在镜头前,他走近镜头后,摘下口罩说:10年前的毒雾事件造成伦敦4000人丧生,而现在这次空气污染已经有21人死亡了。小小的一步,胜过千言万语。

2006年笔者参加中俄友谊之旅报道,在叶卡捷琳堡的亚欧分界线,我以当地划出的象征性分界线为道具,做了这样的出镜: “我现在站在亚洲的最西端, (跨出一步)而现在,我已经来到了欧洲的最东端,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和您一起来认识地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更欧洲的一面……”,这条报道给不少观众留下了颇深印象。

正如前面提到的记者与模特的高矮相较,有时候,人也是道具。2001年11月,BBC记者报道塔利班政权倒台时,有一个极有现场感的出镜:记者身着防弹背心,气喘吁吁地往喀布尔方向进发,身边快步走着一群阿富汗难民,衣衫褴褛但喜形于色。2011年7月,孟买爆炸案后,央视驻新德里记者王建兵在连线时,没有刻意回避身后的人群,形形色色的孟买市民在他身后挤来挤去,表情各异。短短几十秒,传递了劫后孟买街头的重归于静,也带出了一个民族的围观情结。

有些出镜记者有背景 “洁癖”,恨不得每次都出动人力清场,好让记者毫无 “干扰”地成为画面中的主角,其实大可不必!汶川大地震时,四川电视台记者汤军凯在德阳的废墟上出镜时,后面有一个人在记者身后向镜头探视。第一遍播出时,编辑把这个画面盖掉了,后来,后方却拿出这段画面做了定格处理,还让记者汤军凯在演播室说出这个花絮背后的故事:当时灾区通信不畅,画面中的 “不速之客”,显然是想让他的亲友能够看到,知道他还活着。⑤

最后,恰如其分或别出心裁的出镜位置,也能成为记者的新闻道具。BBC在直播北京奥运会之前播放了一个短片介绍本届奥运,其中的记者报道地点包括了天安门城楼下、天坛祈年门旁、长城的烽火台上,琉璃厂的书画街内……一系列很有中国味道的标志性地标本身也能讲故事。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媒体新闻部制片人)

注释:

① [美]唐·休伊特著,马诗远等译:《60分钟:黄金档案电视栏目的50年历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②何绍伟:《现场直播的另一种操作》,《电视研究》,1998年第3期。

③引自杨华主编,申勇、徐瑛副主编:《咱们电视有力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④转引自陈琛:《好直播多磨记》,《央视新闻内刊》 (内部)总第21期。

⑤参考杨华主编,申勇、徐瑛副主编:《咱们电视有力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猜你喜欢

数字
数字
创意数字“6”
数字等
是什么被挡住的数字
数字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数字看G20
数字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