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时代:“超级记者”如何完成“超级采访”

2017-04-15叶蓁蓁魏贺杨知然程涵阁

法治新闻传播 2017年4期
关键词:融合内容用户

■叶蓁蓁 魏贺 杨知然 程涵阁

媒体融合时代:“超级记者”如何完成“超级采访”

■叶蓁蓁 魏贺 杨知然 程涵阁

媒体融合对记者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在融合背景下,能够灵活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报道手段,借助一体化的新闻搜集、生产、加工、分发平台,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不同终端提供多元新闻产品的 “超级记者”应运而生。在美国,这样的 “超级记者” 又被形象地称为 “背包记者” (backpack journalist),他们的背包中同时携带电脑、手机、录音笔、数码相机等采访设备,以便为不同媒体形态输送不同形式的新闻产品。

然而,就算是 “多面手”的他们,在当下仍会遭遇多重困境。 “超级记者”必须要练就过硬本领,也要依赖 “超级团队”的保障。

挑战

不可否认, “超级记者”在采访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全方位、立体化报道新闻事件,对媒体丰富报道形式、提升报道效率都有积极意义。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就算是 “超级记者”,也仍然会遇到来自内容生产、体制机制、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挑战。

1.“内容同质化”的困境

信息采集一体化将 “超级记者”置于内容同质化的困境中。在个人精力有限的情况下, “超级记者”往往落入全而不精的窠臼,仅仅通过提升技术手段将同样的新闻内容分发到不同终端无法适应受众需求。

从这个角度看,受众对 “超级记者”的要求并不仅仅停留在掌握多媒体技术层面,更多的还有新闻理念的转变、综合素质的提升等等。解决 “内容同质化”问题,是 “超级记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融媒体时代媒体转型突围的必经之路。

2.生产要素无法优化整合

近年来,我国媒体都在努力探索适合自身的媒体融合发展路径,媒体集团旗下的“两微”账号、手机客户端、网络电台等不断涌现,多媒体传播矩阵雏形初现。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新闻单位的媒体融合发展过于倚重资金投入、技术创新,忽视了体制、机制创新,媒体 “相融”还停留在表面的 “相加”阶段。

这种简单的 “相加”导致媒体追求介质齐全的 “全媒体”而不去关注各个介质之间是否能够融合,追求记者的 “全装备”却较少关注记者是否具备了 “全方位作战”的能力。媒体在生产流程、人事管理、绩效考核等环节上依然没有真正打通,理念、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没有实现真正优化整合,这也成为限制 “超级记者”发展的重要因素。

3.社会化媒体的挑战

在媒体集团外部,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新闻舆论的生成机制和传播机制,将大众带入一个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传播格局中。UCG (用户创造内容)与CGM (消费者产生的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记者在传统条件下的地位,也不断对 “超级记者”的工作提出新挑战。

首先, “超级记者”很难抢占所有 “第一落点”。当下,很多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新闻事件,第一手爆料人往往是拥有 “自媒体”的当事人或是事件目击者。即便“超级记者”也不得不从 “自媒体”中寻找线索或再进行深入挖掘,微博、微信、贴吧、各大论坛都已经成为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其次, “超级记者”的新闻产品更多地被质疑。随着互联技术的发展, “平民专家”的监督无处不在, “超级记者”的作品被置于显微镜下。此外, “草根”意见领袖也在不断崛起并同记者争夺话语权。

转型

由上可见,作为单个个体, “超级记者”就算掌握了 “十八般武艺”,也很难应对当下复杂多变的传播形势,停留于技术层面的转型突围远远不够。正如美国历史最悠久也是最著名的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媒介融合项目创始人Mike Mckean教授所说, “媒介融合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并不主要是全能记者,而是能够熟练掌握一两门报道技术、同时熟悉其他报道手段、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融合媒介意识的新闻人才。”

1.技术层面

融媒体时代,技术提升成为记者转型最迫切的需求,也是第一层次的需求。在实践中,很多情况下确实需要记者身兼采访、摄影、出镜等数职,记者需要适当掌握拍照、摄影、录音、剪辑等常用技能,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当然,我们提倡的提升技术并非平均用力、全而不精。每个在自己专业领域深耕的记者仍然应该掌握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文字记者要具备文学素养、图片记者要精通镜头叙事……这些专业化技能依然是记者的制胜法宝。

事实上,技能的拓展是为了让记者的核心技能更好地对接其他领域以及新闻生产的其他环节。尽管不是精通,但在生产融媒体新闻产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记者能够顺畅地同流程中的前后环节进行沟通,如果对相关技术一无所知,势必影响其他环节的可行性与呈现效果。

2.意识层面

意识层面包含的内容很广,创新思维方式、拓展知识结构、延伸工作触角等都是融合时代记者转变意识的走向,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树立起产品意识与用户意识。

时代的发展推动了用户自主意识的觉醒,也为用户体验媒体提供了可能。当下激烈的竞争环境也要求媒体能够通过体验抓住用户。新闻产品不仅仅是一篇文字或者一个电视节目,而是有多样的包装形式,能够带给用户多元体验。只有优化用户体验,媒体才可能真正绑定目标群体。

相应地,在新闻产品策采编发流程中着眼用户需求、服务用户、自觉与用户对话互动,这样才能与用户建立起有价值的强有力的联系。

3.团队层面

如上文所说,媒体集团内部仍然存在体制机制缺乏创新,资源要素没有得到合理配置,内部壁垒尚未真正打通的问题,这无疑会阻碍 “超级团队”的形成与运作。此外,团队的临时性也是一个问题,以往,往往在发生重大事件时,媒体集团旗下各渠道、各部门成员才会聚合到一起,一旦项目结束,大家又回到各自之前的岗位上。

要想使记者的价值最大化,必须强化记者的群体观念, “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归根结底, “超级记者”是为 “超级团队”服务的。创新体制机制,将“超级团队”常态化、制度化,可以有效解决 “超级记者”单打独斗遇到的困境,也成为每个记者个体发挥最大价值的有力保障。

记者转型突围的尝试——以 “中央厨房”融媒体工作室机制为例

“中央厨房”融媒体工作室机制是人民日报 “中央厨房”迈入常态化运行的全新尝试。各个工作室由全社范围内的采编业务人员打破部门、媒体、地域和专业限制,根据个人兴趣、业务专长、资源等自由结合成内容主创团队, “中央厨房”为融媒体工作室提供技术、资金、推广、运营等方面支持。

基于H5页面的虚拟新闻聊天机器人 “小融”,是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推出的一个融媒体项目。2017年农历鸡年春节前,人民日报推出了首款人工智能机器人 “小融”,用户在H5对话界面录入语音, “小融”就可以陪聊过年话题。在两会新闻报道中,又推出了 “小融”的升级版,可以与用户语音对话,回答两会知识、代表和委员背景信息,精准推送两会热点新闻报道等。

“小融”是如何诞生的呢?与原来的报纸作品相比,融媒体是 “产品”的概念,依靠团队作战。 “小融”开发人员主要包括产品经理、内容编辑、技术支持团队、视觉设计、前端等,其中产品经理和内容编辑都是报社采编部门的记者和编辑。在传统媒体的业务分工中,是没有产品经理这一角色的,而对于一款融媒体产品来说,产品经理角色至关重要。做一款融媒体产品,有几个问题特别重要,环环相扣:产品定位是什么?目标受众是谁?用户体验如何?选择何种技术方式呈现内容?

在 “小融”的制作过程中,产品、编辑、技术人员也经历了一番磨合。内容编辑发挥对内容的把控优势,整理出两会知识库;产品经理多次召集开会,与技术人员一起排查差错,优化版本,提高加载速度;视觉设计多次与内容编辑沟通,让 “小融”的形象恰如其分表达出内容编辑设定的风格。多个环节的互相配合、无缝沟通,才打造出一款传播 “爆款”。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让产品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今年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 “中央厨房”推出了 “晨美丽的一带一路聊天指南”系列短视频,共10期,每期选取一个 “冷”知识点,出镜主持人以脱口秀的方式,将以往严肃的时政新闻打造成轻松活泼、贴近性强的 “爆款”,每期节目上线第二天的点击量就达百万左右。

在上述产品生产流程中,有来自 “中央厨房”一本政经、麻辣财经、零时差等工作室的众多参与者,他们的身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转化,工作内容也发生了改变。一方面,记者变身产品经理、文案等角色,不仅为传统媒体采写新闻,还要掌握写稿、摄像、出镜甚至产品策划与包装等复合技能;另一方面, “术业有专攻”,不同领域的 “专家”组成 “超级团队”,无缝对接,令融媒体产品精彩纷呈。

特别值得指出的,除了重大报道活动期间,在日常工作中融媒体工作室也时常“跨界”合作。从去年10月第一个工作室成立至今年5月,人民日报已经成立融媒体工作室近30个,来自27个部门的160位编辑记者参与其中,生产推出文字、音视频、图解、H5等各类融媒体作品705件。 “中央厨房”融媒体工作室成为人民日报社激发记者个体积极性和潜能、传统媒体人转型突围的有益尝试。

(作者分别系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与可视化实验室副主任,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与可视化实验室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融合内容用户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关注用户
主要内容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