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2017-04-15长江职业学院

电子世界 2017年2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联网监测

长江职业学院 舒 松

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长江职业学院 舒 松

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联网技术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逐渐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的广泛。本文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解决了相关的问题。

环境监测;物联网技术;信息传递

物联网是近年来一个新兴的名词,其结合了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物联网在很大程度上结合了互联网的内容。物联网是互联网技术上的延伸,将各个事物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物联网技术中还结合了传感器和通讯技术,可以实现各个事物信息获取的效率,其在信息传递、信息采集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大。

1.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将事物联系的网络,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兴起,是在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提出,可以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和约定的协议,将物体连接,从而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人们可以对物体进行智能化的识别和定位。物联网借助信息传感系统,将各类物体连接在一起,从而起到管理的效果,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网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人们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升,而且生活更加的便捷,通过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系统,使得资源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

物联网可以分成三个层面,其一是感知层,其二是网络层,其三是应用层。感知层指的是在物联网系统中可以借助传感设备的方式,这些设备主要包括摄像头、传感器、是肚脐和各类终端等,在人们的皮肤和五官上发生作用,从而可以对信号进行感知。网络层指的是在物联网系统中的各类通信信号和网络中心,实现信息的高速出来和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其作用与人体的大脑非常相似,可以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应用层指的是物联网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与人们各行各业的分工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物联网被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行业,针对行业的特征,实现了智能化处理。

2.物联网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1 大气污染监测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的空气质量非常差,特别是一个经济程度比较高的城市,由于重型工业的发展,导致大气污染情况严重。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大气污染的监测,可以对可吸入颗粒物的情况进行分析,对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进行分析,从而对空气中各个元素的含量进行准确的分析,在实时的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可以将数据及时的传输的疾控中心,通过新闻的方式,使居民可以及时了解空气质量。我国在进行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的环节中,物联网技术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

2.2 水污染的监测

在进行河流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要对水库的质量进行合理的监测,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就充分运用了物联网技术。在传感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对水中各类污染物质进行分析,然后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中,计算机就可以自动化的对信息进行对比,对水质安全问题进行探究,数据都会存储在一起,当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的提出警报。

2.3 海洋污染监测

在物联网系统中,海洋污染的监测正处于初步阶段,但是很多国家都在进行海洋污染监测的物联网系统。海洋污染物的监测可以准确的分析一个国家的海洋污染的情况,可以及时的发现自然灾害,采取及时的措施。在发生核污染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有效的监测,控制污染的范围。

2.4 生态环境监测

在物联网监测系统中,可以完善对生态环境的监测,但是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实际的生活中也得到了具体的应用。通常情况下,监测系统不仅仅要对一些已经投入使用的环境系统进行分析,而且还要结合视频监控系统、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和动物的生存情况进行监测。所以,在中央系统中汇集了各方面的资料。生物环境的物联网监测主要运用在环境的保护中,针对一些沙漠地区采取绿色植物研究,在一些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进行水土的修复。

2.5 对重金属等污染的监测

如今,各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在加快,重金属污染问题非常的严重,这一污染问题造成的不良后果具有持久性特征,而且很难改善。所以,应该采用物联网技术对重金属污染问题进行实时的监控,当发现问题后应该及时的提出警报,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建立好相关的预警机制,从而可以对相关的资料进行采集和整理,当发现问题后立刻对重金属进行清理工作,防止污染的进一步加剧。

3.物联网在环境监测中应用的问题

3.1 监测要素不全

在进行生态物联网监测系统中,监测的元素并不复杂,而且很多监测系统的构成也非常的简单。在海洋中的监测中,只是针对几项重点的污染物进行分析,针对空气中特定的污染物进行探究,不能形成全面的环境监测系统,环境监测能力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3.2 监测技术还比较初级

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的建设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环境建设中,物联网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都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在完善传感器的基础上,还要改进传输器和运算器,而且在软件系统的研究上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3.3 监测缺乏统一的标准

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采用物联网技术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监测过程中并不能制定统一的标准,而且在国家环境监测物联网系统的建设没有进行有效的规划,这就导致了每个区域和每个城市每天都在向居民播报空气污染情况,然后空气污染的种类不同,环境监测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3.4 公众的认知度比较低

我国的物联网技术还没有大量的推广和使用,而且不能采取有效的宣传政策,导致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不能针对物联网技术的内容向人们介绍相关的知识。物联网这个概念在人们的生活中尽管应用比较广泛,但是人们对这个概念还不是特别的熟悉,人们对这项技术的关注度不足,导致了相应的政策也不能完善。尽管公众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这项技术展现出良好的前景,但是由于市场和生产研发方面不能有效的衔接,使人们不能对物联网技术有更好的认识。

4.强化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应用的措施

4.1 完善技术研发的力度

在相关设备的生产和研发的过程中,国家应该提供各项技术支持,通过完善相关研发企业和生产企业的补贴政策,从而完善物联网技术各类附属设施的质量,使物联网的作用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完善物联网在环境监测中的性能,并且在技术完善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使用的成本也会下降,物联网技术可以更好的应用在环境的监测中。

4.2 完善环境监测物联网的建设和规划

在进行物联网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环境监测的力度,建立统一监测的标准,形成系统化的建设。同时要对整个环境监测的物联网系统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不仅仅呈现出地方差异,也应该呈现出特色。

5.结语

物联网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会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1]张军国,赖小龙,杨睿茜,吕静霞.物联网技术在精准农业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1(15):173-176.

[2]杜克明,褚金翔,孙忠富,郑飞翔,夏于,杨小冬.WebGIS在农业环境物联网监测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J].农业工程学报,2016(4):171-178.

[3]周伟,赵敏娟.基于新形势下物联网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6(3):10-12.

舒松(1980—),男,武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物联网感知。

高职院校的物联网专业建设(B2014231)。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联网监测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抢占物联网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