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丽宏一生从小木匠开始

2017-04-15

现代家庭 2017年4期
关键词:赵丽宏木匠学徒

赵丽宏1951年2月出生于上海,是著名散文家、诗人、作家,他成名于上个世纪80年代。1982年,临近大学毕业的赵丽宏出版了人生的第一部诗集《珊瑚》。

赵丽宏不清楚自己有多少篇文章入选中学课本,有研究者在2006年做的不完全统计是32篇。然而,作品大受教科书喜爱一事让这位作家相当尴尬。“为什么课本这么喜欢你的作品”这样的问题他避之惟恐不及。“课本不是我选的,我也没办法。”他澄清,“我写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写一篇课文。”

有学生在网上写道:“赵丽宏是我最讨厌的作家。”老师罚抄语文课文一百遍,那篇课文刚好是赵丽宏的散文《雨中》。文章七百来字,抄写一百遍,也就意味着抄了七万多字。由此,这个学生对赵丽宏印象极为深刻。

1969年,赵丽宏到江苏宜兴的一个木匠家里做学徒。人生的第一课教他认清了现实。做学徒的日子太苦了。他记得,做学徒的五个月里,他不能碰木头,只是不停地磨刀、干杂活、打下手。木匠的儿子告诉他,要磨三年。他没学到什么手艺,却在寄人篱下的日子里见识了人情冷暖和生活艰辛。他待不下去,回了崇明,在親戚的帮助下以不要工分为代价留在了农村。整日在地里干活,前途无望,生活苦闷。

很早以前,赵丽宏已有作品发表,恢复高考后进入大学时,他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作家。《解放日报》《朝霞》之类的主流刊物上登过他的诗文,都是些口号式的句子。

他承认这段历史算不得光彩,“那个年代所有人都这么干。只有这么写才能发表。”这种写作最早开始于在农村的日子。他成了村里的土记者,虚构一些“毛选”帮助农民克服困难的桥段。村里的大喇叭广播他执笔的发言稿,讲一位老队长独自在油灯下读毛主席著作后豁然开朗,第二天一早信心百倍地带着生产队社员们去劳动。在地里干活的赵丽宏听得羞愧不已。但至少写字时不用干农活,这对一个城里来的文学青年而言是最好的事情。文章写出名气来,后来县长的报告也找他写。赵丽宏不敢拉家里带来的小提琴,因为“农民会像看动物一样看你”。然而一个真正的作家所不齿的宣传式写作,却深得农民赞赏,给他找到了立足之地。

猜你喜欢

赵丽宏木匠学徒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魔术师的学徒
木匠身影
我的邻居赵丽宏
木匠手中的诗情画意
我的邻居赵丽宏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澳大利亚学徒培训规模呈下降趋势
谭木匠
“书虫”赵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