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天的味道

2017-04-15

汽车之友 2017年3期
关键词:索道两江高楼

到处都是美食的成都,以天府广场为中心建设了一环二环三环,道路像八卦阵一样呈辐射状散开。在这种到处都是十字路口的路況中,成都人开车永远不着急,幔哉悠哉,和这里的生活节奏一样。由于地形的阻隔。相比饱经战火的中原,除了明束张献忠屠川,四川盆地几乎没经历过什么天灾人祸。物产丰盛,风调雨顺,再大的事坐下来喝杯茶摆一摆嘛,成都人没有任何理由着急。他们的性格是温润而乐观的,就像发音很“扁”的成都话,不信用成都话读一读“三十三块三角三”。

从成都各博物馆展出的文物看,巴蜀文化和中原文化保持着一定的差异性。在金沙遗址博物馆,那张著名的金面具让栽凝视良久,试图解读出它的大眼袋背后的文明密码。去过了杜甫草堂、武侯祠、都江堰,又在大熊猫繁育基地第一次同时见到这么多大熊猫。很遗憾还是没能给它们拍一张彩色照片。很好奇,要是把它们的毛都剃光了是什么样子,还这么萌吗?

从成都出发裁们来到了重庆。以凹凸不平的土地,承托着无数高楼的渝中半岛,轮廓就像一个舌头,舌上是浅绿色的嘉陵汪,舌下是黄色的长江,两江在位于舌尖的朝天门码头汇流。黄绿分明,万古奔流,生生不息。

裁喜爱重庆,多半是因为30余年未曾谋面的神秘感,心瘁难耐。揭开邴层神秘的面纱,发现它的魅力已超乎自己的想象。从主城西部的中梁山隧道进入重庆,一出隧道,一座山城就像川剧里的变脸,毫无防备地展现在面前。这是一座站着的城市。沿着两江,这座城市从北向南分别有四条景观大道:北滨路、嘉滨路、长滨路、南滨路。在这几条路上打望,江城、山城、桥都。重庆的5D立体魔幻景观一览无余,它比上海更配得上“魔都”这一称号。

车行在渝澳大桥。看到桥上的轻轨沿着起伏的轨道钻八钻出。像是一条戏水的蛟龙。乘坐轻轨也是体验重庆景观的一种绝佳方式,特别是二号线的佛图关到临江门一线,车宙外掠过的,有时是半山腰,有时是高楼的中间楼层,有时又是高楼的楼底,有时是半空。放眼全国,只有重庆才能给你这种体验。

过江索道也是重庆特有的交通工具。“物以稀为贵”,原本就是重庆人日常出行交通工具的长江索道如令变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为了乘索道,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

两江把重庆阻隔成了三地,又加上到处都是坡坡坎坎,与一些地势平坦的城市相比,其实重庆人的生存环境并没有那么舒适,“坪”和“坝”等平地在这里显得异常珍贵。但世世代代住在这里的人们,凭借大大小小的桥梁、隧道,以及火辣豪爽的性格、耿直不服输的精神,告诉初次到访的人们:“嘞逗是重庆啥”。

如果没有人的故事,江湖就不能称之为江湖。而素昧平生的普通人的故事,也让我动容。在上清寺一带,自己走得饿了,随便钻进一家小面馆。年轻的老板热情地用重庆话招呼着,我说,来一碗牛内面吧。他旋即用普通话回应我:“牛肉面就是我们这里的特色。”

小面馆里,食客们不分贵贱。平起平坐,大口悉悉索索,都吃得一头汗,一家家小面馆,就是一个个“理想国”。我看到了一个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人,用勤劳的双手和朴素的生活智慧,撑起生活和家庭。撑起希望。重庆。乃至中国,不正是由无数个他。以及你和我撑起来的吗?

在新华路上,一边是五星级酒店的奢华天上,一边是小商铺的市井人间。力哥“棒棒”用一根竹竿当扁担,肩负重物,汗流淡背,爬坡上坎,穿梭其中。江湖。就是只要不向现实低头,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而生存的地方。

这里的水土和人告诉我,重庆是一座来一次远远不够的城市。重庆的味道要用心品味才知道。旅行就像一场梦,返程时,离出发地越近。离梦醒时分也就越近。走在胶州湾跨海大桥上,天高云淡,远处。建筑勾勒出城市的海岸线和天际线,我生活的地方也很棒啊,不然为什么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来玩呢。

可是,我还是会继续走很长很长的路,体会更多的味道。

猜你喜欢

索道两江高楼
高楼搬家
凶手老罗
盖高楼
北边
长江索道迎来30岁生日
金小麒谈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屏障
重庆两江新区试水“大部制”改革
水汇“两江”古城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