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7-04-15何刚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8期
关键词:作文生活语文

何刚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8-0139-01

当前,语文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但长期以来,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均未得到积极有效的培養,很多时侯甚至是本末倒置,与大语文的教育背道而驰。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及在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我在此谈谈初中作文教学的积弊与诊治。

一、初中作文教学的积弊

回顾学生九年来接受的语文教育,从小学一、二年级开始看图说话、写话,三年级正式开设作文课,直到初中毕业。花了九年的时间,效果如何呢?让我们来翻阅一下初中毕业生的作文本:书写普遍不过关,不是东倒西歪,便是“龙飞凤舞”,字体规范方正的,寥若晨星;错字、别字泛滥成灾;词不达意;标点使用也多是“乱点鸳鸯谱”。更让人深感头痛的是:编假事喊空话比比皆是,写作材料相同或类似,结构、语言雷同,缺乏个性,同一题目的作文完全是千人一面。既然叙的是假事,抒的情自然也不会是真的,多半是空发感慨,无病呻吟。这些弊病由来已久,久治不愈。病根到底在哪里呢?我想,应试教育是这些弊病的罪魁祸首!

多年来,人们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应试服务。在这个大气候的影响下,形成了封闭式的语文教学。学生被捆在课堂上,一切知识均来源于课堂,大量的练习、补课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课外阅读没了,人与人的交往少了,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几乎要与世隔绝。这些生活单调的井底之蛙,他们的作文材料来源于教师的范文,和所谓的高分作文选。连结构也被圈定了,开头、经过、结尾该如何写,该占大多篇幅。老师说作文要以情感人,他们便只好把没病的人写病了,没死的人提前判处了死刑。他们戴着镣铐、枷锁跳舞,写出的作文不千人一面,万人一腔才是怪事。这样,不仅作文水平没提上去,而且让学生从小学会了说假话,做假人。如何根治这些顽疾呢?我认为,应让学生回到本应属于他们的生活中去。

二、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美国作家梭罗,在他享有盛名的《瓦尔登湖》中写道,“我要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没有生活过。我要深沉地生活,把生命的精髓都吸收到”。我们怎忍心既将孩子的身体整天关在教室里,又要让他们的头脑和心智束缚在写作的框框条条里?解放他们吧!一旦孩子投身于自然、社会,投身于方方面面的生活,观察并体验发生在身边的许许多多的事,他们的作文素材才会有真实性,才具备抒真情、发实感的基础。

试想,鲁迅先生如果没有丰富的童年生活,他怎么能写出“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栏杆,高大的皂荚树……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呢?还有“捕鸟”一事,同样写得充满生活情趣。正是有了这样一些童年生活,作者在离开百草园时,才由衷地发出“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三、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刘国正有言:“宝库就在身边,很多人却没有发现,这是他们误以为面包和盐不是生命精金美玉,就不值得拾取和收藏的缘故。”正因为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才会让值得写的东西从笔尖上悄悄溜走,而手握笔杆无所适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作为老师,要教会学生观察,让学生独具慧眼,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中的纷繁的事物,从这些事物中提取值得写的事情,加工整理成材料。时间长了,材料多了,写文章时便能信手拈来。

鲁迅先生早说过:“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需要观察。”作家陆文夫能写出一系列关于小巷人物的小说,就是因为他深入细致地观察了小巷中的方方面面的事物,和千姿百态的人物。

其实,生活中值得观察的事很多,如街头巷尾、家里的、学校的、甚至一草一木、举手投足等均可列入观察的范围。有了丰富的生活这一宝库,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后,如何才能写好文章呢?福楼拜说:“写好,同时就是感受好、想好和说好。”他强调感受在写作中的作用。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总会激发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增强学生的是非判断力,使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让他们拥有一颗善于感受的心灵,并能把善良、同情、豁达、正直、勇敢……这些人性中最最宝贵的东西发扬光大。

经过了到生活中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这样一些过程,学生将不再是感情麻木的人,无病呻吟的作文也必将慢慢远去,真人、真事、真情,终将尽情流露笔端。现在,令人欣慰的是,我班学生写出了好些文情并茂的作文:《电梯直通金城山》《商行起火,谁是元凶》《金城山上植树人》等等。减少了写作的条条框框,学生感叹:“原来,生活是如此的精彩!原来,作文并不是那么难写啊!”

(责任编辑 陈 利)

猜你喜欢

作文生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