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会学生说话圆融

2017-04-15汪峰方永祥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8期
关键词:圆融教会班干部

汪峰+方永祥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8-0137-01

同学之间有些小矛盾或磨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道理都知道,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引起矛盾的原因范围非常广,涉及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常会干扰学生正常学习生活,令许多班主任无计可施。

一、学生行为规律分析

1.学生情绪。人皆有情绪,遇到外界环境刺激时,人们或激动,或发火,或愤怒,或兴奋,这是种人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是一种自我本能保护。但一些激动的情绪不可放纵,有的会出现“出言不逊”,甚至过激反应,使学生不记后果的行事。

2.学习行为。许多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处在弱势和不被关注的境地,他们的观点往往被老师和同学忽视。而他们觉得有这方面的需求,然而自己又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通过样的语言表达,恳请老师同学的关注。他的这种需求痛苦无法得到释放时就用“出言不逊”的方式来解除自己的痛苦。

3.群体行为。一个人“出言不逊”得不到其他同学“反击”,成不了气候,一群人“出言不逊”形成风气,相互影响。一部分同学觉得这样很“牛”,是同学中的“大哥大”,社会气息十足。另一部分同学开始愤愤不平,有的甚至羡慕嫉妒,这些从来不试法的同学开始效仿,慢慢的,这种歪风邪气开始蔓延并形成气候,不正常变成了正常,不适应变成了麻木,正常的同学变成了另类,受到其他同学的排斥,形成“出言不逊”不良班风。

二、学生说话圆融策略分析

1.教会学生善于“吃亏”。中职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处处争强好胜,一点亏也不想吃,为了一点点小事而争吵、谩骂,甚至大打出手。

策略1:故事分析了拿破仑占领莫斯科后由于饥饿、严寒、军队思乡情绪等原因,军心涣散,库图佐夫趁机在莫斯科决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情节。取胜的关键是库图佐夫不计较一城一地的争夺,先吃小亏,保存实力,然后等待时机,最终反败为胜。

策略2:通过学生自导自演情景剧《超市偶遇》,反映正反两种情景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在去往超市的路上,两位同学不小心路上相撞,双方谁也不肯认错,大打出手,最后一位同学被送往医院的严重后果;另一种是其中一位同学主动认错,看似在语言上吃了小亏,实则避免了一场更大的冲突。

策略3:正反例证班级一些学生由于讲话圆融,说话办事常站在对方的角度,事情办妥了,朋友也增加很多;而另一些同学说话办事经常我行我素,不顾及对方的感受,反而常常吃亏。

2.教会学生学会说“不”。做人能做到让多数同学满意或部分同学满意就很不容易,想要得到所有同学认同那是不可能的事。即使万一不小心成了某些人不喜欢甚至是讨厌的人也没关系,不必迎合他,因为自有其他人会喜欢你,不过绝对不要做那种最让人受不了的人。

策略1:教会学生学会说“不”,首先老师要会和学生说“不”。经常会有老师抱怨,说自己值班时来请假的学生特别多,就是因为不会和学生说“不”,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具有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的特点,不想学习的时候就找各种理由请假,老师把关松,容易请假,请假的学生就多,老师把关紧,一般事由不准假,请假的人就少,只有老师先学会说“不”,学生自然就会说“不”。

策略2:学会说“不”,先学会装傻。学会说“不”是艺术性說“不”,简单直截了当的说“不”会使对方觉得很没有面子,自己的目的达到了,那么人家会不会不高兴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时间久了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没有城府的人,也将会失去更多的建议和朋友。但有时说“不”又会伤感情,装傻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故事例证:一次,一位同学得知某某同学在他背后说坏话,于是找到同寝室的同学说要找某某同学理论,寝室内同学谁也不愿意去,原因大家知道,跟着去了,这位同学会觉得有朋友去,不会吃亏,胆子会更大,更容易促使局面失控,直接说“不”,会使他觉得没有面子,与其这样不如先装傻,再进行劝说或更加合理的方式处理。

3.教会学生学会“容”。有“容”才有“融”,做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小不忍则乱大谋”,在面对人际关系矛盾时,要学会克制,学会忍耐。

故事例证:我把一位“刺头”叫到办公室,礼貌地请他坐下,给他倒水,和他聊家常,他渐渐轻松下来,回答问题也很直接干脆,然后我再问他以前有没有当过班干部等,寻找他以前的发光点,接着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提出他想当班干部,想锻炼一下。于是我借机告诉他班级管理需要班级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需要班干部无私奉献,作为班级的一员,理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和班干部一起做好班级工作,自此之后,他变了一个人似的,上课认真了听讲,对老师也非常有礼貌。

(责任编辑 陈 利)

猜你喜欢

圆融教会班干部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无尽圆融
圆融中心
稚拙率真 圆融大气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初恋教会我们爱
圆融和美,上善若水——邹惟山十四行诗管窥
选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