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中学习

2017-04-15赵常有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8期
关键词:易拉罐分式例题

赵常有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7)08-0097-02

学生的自我反思是学生不断地监督、评价自身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学习结果的行为;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探索与成功的学习过程。美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机会”。对于初中生来说,培养他们有效的、良好的反思习惯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现就以华师大版中“分式的乘除”一节中例题教学时与学生产生的思维碰撞来谈谈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一、情景再现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式的乘除法则,掌握了分式的乘除运算,那么在生活实际中你是否能运算自如呢?(教师出示题目)

一个长、宽、高分别为l、b、h的长方体纸箱装满了一层高为的圆柱形易拉罐(教师出示图形),求纸箱空间的利用率(易拉罐总体积与纸箱容积的比,结果精确到1%)。

教师按部就班地引导

教师:学生1的这种巧妙方法,让同学们增长了知识,现在老师将题目稍作修改:一个长、宽、高分别为、、的长方体纸箱装满了两层高为的圆柱形易拉罐,纸箱的空间利用率是否发生变化呢?请同学们课后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加以比较验证。

二、反思教学

1.成因分析

(1)备课中只注重教材,忽视“备学生”这一环节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分式的乘除法则,能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作为一节“工具型”的数学课,笔者采取了讲授法,以这一运算法则加以组织学习,将其纳入学生已形成的认知结构中。因此对于这节课的难点例题,在备课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具有执果索因特点的“分析法”,让学生学习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忽视了学生本身所具有的思维模式。学生1正是发现了已知条件“易拉罐的摆放方式”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这种方法称之为“综合法”,其特点是由果导因,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

(2)教学中注重了“接受学习”方式,忽视了“发现学习”方式

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是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由于这时候学生认知发展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同时“分式的乘除”这节课又是一节运算课,“接受学习”无疑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它能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对较对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掌握的知识达到系统化。但由于学生在认知水平上存在差异性,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视角,也会有不同的发现。正是过分重视“接受学习”,而忽视了“发现学习”的存在,从而导致了本节课的“意外”。

2.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促进教师有效教学的策略

(1)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培养学生多思善疑的学习精神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凡事问几个为什么,以学引思以思促学。本节课,对学生1提出的方法,教师倘若只停留在学生用感觉来解决问题的层面上,就会滋长学生解决问题的盲目猜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思考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重要形式,是学生进行长远学习的重要保证。

(2)改进课堂教学,整合“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接受学习”是掌握现在的系统的知识最有效的方法,但它同时也抑制学生的精神与探究能为;“发现学习”可以弥补“接受学习”的缺点,能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发现学习”未必一定是有意义的学习,因为没有一定知识基础和已有经验的“发现学习”是一种盲目的“猜测”学习,费时又费力。就连布鲁纳本也承认,“一个人不可能只凭发现去学习,正像一个发明家不是一天到晚都有发明创造一样”。因此我们应整合这两种学习方式,进行优势互补。就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言,分式的乘除法则教学可采用“接受学习”,而进行这道例题教学时,可采用探究性学习,放手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式,然后在不同的列式中进行类比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陈 利)

猜你喜欢

易拉罐分式例题
互相吸引的易拉罐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如何认识分式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拆分在分式题中的应用
例谈分式应用中的大小比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