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专物理概念教学

2017-04-15王永庆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8期
关键词:感性概念物理

王永庆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8-0045-01

概念是构成物理知识的基础,正确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基础。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概念的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的教学中能根据物理概念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设计概念教学过程,必将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掌握。

一、中专生学习物理概念的现状

1.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及原有概念不牢固的影响

在物理学中,某些概念的建立过程,涉及到比较抽象而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要理解它们,需要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然而,初中升中专的学生其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形成过程中,因此,在他们学习接受某些概念时,便感到十分困难。此外,原有概念不清,掌握理解不牢,新的概念就很难形成。例如,若功的概念不清,就无法接受功率;没有速度的理解,也就很难谈动能、动量等概念。

2.生活体验形成的不科学概念的误导

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之前,早已置身于生活中的许多物理现象之中,随着年龄的递增,他们已对某些自然现象的知识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然而,毕竟没有进行科学的探究,这些感性认识的直接来源有些是片面的,甚至是不科学的,如摩擦力给人们的印象就是阻力,所以,自然就会形成摩擦总是阻碍物体运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这样的概念;由于有这样生活体验的误导干扰,给正确概念的形成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3.生活经历浅、感性知识不足造成的困难

物理这门自然科学,本身就是从生活中产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得越多,对问题就越易理解,可是学生生活阅历较少,他们的感性认识也相对不足。因此,在让他们形成正确概念的过程中,如果不设法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就很难形成正确的新概念。如电磁感应现象,要理解这一现象,教师应该由演示实验给出,通过多种类型的实验,尤其是学生亲自动手而形成的概念更趋于准确,印象更为深刻。

二、概念教学的具体方法

1.概念教学手段应灵活多变,注重实用性

针对中专层次学生在接受概念时所遇到的困难,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运用这些方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实用性。如,演示实验是目前较好的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使之对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有必要的感性认识,以建立起对研究对象的正确、清晰的图像,这是形成概念的基础。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学生生活阅历浅、对必要客观事物认识不足,同时其具有直观性,对于学生理解并形成一些抽象概念是很有帮助的,像机械振动共振、电磁感应等概念都可采用此种方法。另外,有些概念是一些纯理论的和抽象的,它不是单单通过感性材料就可以堆积起来,而往往是在反映事物的客观性质或一些本质属性的基础上运用抽象的思维方式建立起来的。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上述接受概念的困难,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课堂讨论方法,这样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让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这样做法实际上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巧妙利用实验

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不但较之学生在生活中所感受的要深刻和典型,而且创设的情境愈新颖生动,就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地思考。如在讲授“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时,学生对“物理做圆周运动必然存在向心力,失去向心力物体将做离心运动”感到难以解释。教师可设计如下方案:几组学生,每两人一组手拉手,一个人站在原地旋转,另一个人在他的带动下围绕他做圆周运动。问其感觉,做圆周运动的学生说收到拉力,且拉力的方向指向原地旋转的学生。重复上述表演,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请原地的学生转动的学生松开手,做圆周运动的学生不再做圆周运动而是向某一方向跑去,做离心运动。实验之后,学生深刻理解了这一概念。

3.善于进行思维加工

在概念教学中,若只向学生提供形成概念的感性材料,而不同时让学生参与思维加工活动,尽管教师在将概念的文字或数学表达讲得很清楚,但对学生来说。表面联系和内在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生活经验和科学概念仍处在分离的状态。当学生对所学的概念具有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教师鼓勵学生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讨论、类比、理解。进而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使他们形成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精炼的语句将这个概念的内涵表达出来。物理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只有理解了概念,才能牢同的掌握概念。对形成的概念中的关键“字”“词”要咬文嚼字。

(责任编辑 陈 利)

猜你喜欢

感性概念物理
只因是物理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幾樣概念店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我不是教物理的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