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育而生的“翻转课堂”必“与时俱进”

2017-04-15罗义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8期
关键词:内功翻转课堂师生

罗义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8-0026-01

“与时俱进”,这不只是一个时髦的口号,而是一种推动各行各业向前蓬勃发展的“催化剂”与“动力之源”。作为广大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自觉践行“与时俱进”的丰富内涵,就拿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来说吧,真可谓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今社会,已进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例如,翻转课堂就是很好的例证。翻转课堂,它重新调整了课内外的时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而翻转课堂则是混合教学、线上线下教学、“先学后教”的模式,其特点是:在课前学生自学环节中教师发挥很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学资源也着起关键的作用。

一、翻转课堂,让师生“与时俱进”

翻转课堂“解放”了教师,而更受学生的亲赖。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就是“讲解器”,教师只注重知识传授。而翻转课堂就突破了这个“僵局”,让课堂活动为之“焕然一新”,它把更多课堂活动时间还给了学生,也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结构与方式的颠覆。它改变了师生的角色,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我们就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本课涉及到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这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史。对小学生来说是相对陌生的,就需要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但,语文课的特质,不可能将此课上成历史课。而“翻转课堂”让学生在预习时,针对此课的相关教学视频、文字等,来了解那段“国人”备受欺凌的历史。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有关视频,资料之后,课堂上就无需教师花大量时间的来为学生讲解,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从而,学生就会有更多的课堂活动时间来品读课文,感悟周恩来当时强大的内心世界:即博大的胸怀和立志报国的远大志向。翻转课堂改变师生角色,强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

“翻转课堂”让我们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有了很大变化,即从传统的“一言堂”转变为“多言堂”,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师成为课堂活动的主持人、裁判员和促进者。而课堂活动的主体归还于学生,他们也从传统课堂上的“听众”转变为现代课堂活动积极的参与者、合作者。我们根据布卢姆的认知过程六个阶段理论,传统语文课堂中的学生,只是处于认知过程的初步阶段,即记忆与理解的前两个阶段。但在翻转课堂活动过程中,学生可通过视频、文字等在课外学习相关新知识,从而在课堂上只需提出问题进行交流。师生通过有效的课堂活动互动,学生就会明白:周恩来为什么要在当时立下如此志向与抱负。这样课文中所有问题便迎刃而解。也激起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强烈欲望和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念。

二、孕育而生的“翻转课堂”,让教师必须“与时俱进”

1.翻转课堂,让教师必须深练“内功”、接牢“地气”。“翻转课堂”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而孕育而生的新生事物。它的重要特征就是:教师的课堂活动“活而精,短而鲜”,课堂活动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谐的,有效的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在翻转课堂活动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及时为学生解惑释疑,并针对学生课堂活动表现实际状况提供个性化辅导,翻转课堂还侧重于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前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即与授课有关的制作、剪辑、视频、文字等资源。我们教师要想认识并掌握“翻转课堂”,这一新生事物,教师就必须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教师要做好这些,特别是对于有些年纪大的教师来说,比“登天还难”呀!为此,我们教师必须要不断“与时俱进”,来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熟练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这样我们教师,方能接好“翻转课堂”的“地气”;方能娴熟地驾驭“翻转课堂”活动而泰然处之。

2.教师必须让学生坐上平稳而飞速行驶的“高铁”。我们教师必须要不断“与时俱进”,让学生坐上翻转课堂这个“高铁”,而引领学生在现代信息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现在,我们办事不都常说:“让群众少跑路,让‘网络在后台多运行嘛?”!这对于我们翻转课堂来说就是:让教师要深练“内功”,多接“地气”,只有我们教师“内功”练好了,“地气”接牢了,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在现代信息高速公路的“高铁”上飞速而平稳的前行,才能使“翻转课堂”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真正站在新一轮“课改”的前沿,而引领现代“课改”不断前行……

“翻转课堂”,教师必须深练“内功”,接牢“地气”;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而锐意进取;更是教師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之源。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内功翻转课堂师生
音乐评论家的“内功”修炼——论八项追求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练好内功”;企业逆势而上的秘密武器
麻辣师生
潍柴 练好内功赢天下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绝世武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