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作文训练

2017-04-14高静

关键词:让学引思审题理念

高静

【摘 要】

在组织高中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将让学引思理念融入其中很有必要。让学引思理念指导下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以及思维深度可以更充分的得到锻炼,而这些都是学生在独立习作时文本构建的思路来源。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让学引思 高中 作文 训练

高中时期作文训练在展开时,教师应当确定更加合适的思想理念与教学出发点。随着新材料作文成为高中作文考察的一个主流趋势,这也对于学生作文能力和素养的锻炼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要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对于材料深入的解析能力,并且能够从材料中提炼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想要论述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学生在有效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过程中完成。因此,在组织高中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将让学引思理念融入其中很有必要。让学引思理念指导下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以及思维深度可以更充分的得到锻炼,而这些都是学生在独立习作时文本构建的思路来源。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作文训练中,教师首先要有意识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学生在分析看待问题时应当具备从不同视角来理解问题的能力,这样对于具体问题的探究才会更深入。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和各个教学环节相结合,首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便可以有意识的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素养。高中课堂上学生学到的阅读文章中不乏一些很有深度的经典文本,在分析这些文章时教师便可以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对于具体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征等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剖析,让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要充分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更多讨论交流的空间,让学生的各种观点、想法有分享的机会;同时,要鼓励学生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学生的各种思考和认识都可以在课堂上加以分享。在这种整体氛围下才会更加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学生自然会逐渐形成看待问题的独特视角。

如教学《雷雨》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是真是假进行讨论,展开辩论。有的同学结合教材的内容认为是真,如把鲁侍萍的照片摆在房间里;保留当年用过的家具、侍萍帮他补过的衣服、不喜欢开窗的习惯等。有的同学辩证看待:年轻时候的周朴园很爱年轻貌美的鲁侍萍,后来周朴园成为了资产家,具有封建资产阶级的思想,变得唯利是图,对鲁侍萍的爱有虚假的成分。随着辩论的越来越激烈,学生对于人物性格的剖析和对于整个故事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这样的教学组织环节不仅会让学生对于文本的挖掘更深,这其实也是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思维的层面有所提升的训练过程。

二、锻炼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

材料作文仍然会经常在高中作文训练中出现,这类作文训练方式需要学生对于具体材料或者探究的主题有自己的思考与认识,学生要能够从材料进行延伸,在有效思维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观点或者立意点,然后来组织与构建文章。材料作文的训练中,锻炼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是训练重心,这也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直观体现。教师可以在材料作文的教学中以让学引思理念作为指导,鼓励学生对于讨论的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自己在观察和阅读中获取的一些体验进行分析解读,然后形成自己的立意点。这样的训练过程对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独立性都有所要求。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中,材料作文慢慢成为主流,教师可以多从一些典型的训练题目中来锻炼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让学生对于材料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思路都更加熟悉。比如,有关钻石与石头的材料作文,我们就要让学生自己认真读,思考可能的写作角度。除了从钻石、石头的角度,以及钻石与石头对比的角度外,可不可以选择其他角度呢?其实,可以抓住材料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分析作文情感的倾向等。如这道材料题可以抓住“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这一关键句提炼出善于借助外力以成就自我这一观点。材料作文中给出的材料是学生思维引发的向导,教师要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思考以及對于材料分析挖掘的过程,对于材料有充分透彻的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审题立意,找到自己写作的有效切入点。

三、展开对于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训练

对于有的学生不容易把握的写作题目,教师可以训练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思维训练过程也是对于让学引思理念的一种彰显。材料作文已经成为高中作文训练的主流,但是,有的材料学生并不容易理解,还可能存在一些思维思路上的偏差。一旦审题立意上产生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文章的主题表达,学生会写偏甚至写错。因此,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教师要多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看到问题的实质,找到自己想要分析问题的切入点,进而更好的组织与构建文章。

如一道材料作文谈的是“知识与财富”的关系问题。如果有学生只从“财富就是金钱”的角度写作则明显不妥,当然,老师不能批评学生,毕竟这也是学生积极思考得出的结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思考:“财富”有深刻的内涵吗?让学生继续进行联想想象,学生进一步思考会得出:“财富”是有价值的东西,“财富”可以是无形的精神力量。如此,学生思路打开了,写作方向多了,更有利于写出更加深刻的文章。很多时候,学生的思维会陷入局限,甚至进入题设的陷阱中,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引导,指出学生思路上的偏差乃至错误,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对于写作主题的自主探究,进而慢慢找到良好的写作思路与方向,更清晰的架构文章,写出优质的习作。

【参考文献】

【1】曹勇军.追求作文教学的智慧【J】.语文教学通讯,2007(15)

【2】贺向东.走进学生的心灵是作文教学走向成功的关键【J】.语文教学通讯,2007(15)

【3】曹玉兰.重建高中作文教学序列的探索【J】.语文教学之友,2007(01)

【4】李成芳.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编写体系的创新【J】.学语文,2006(01)

【5】万俊人.学统与思想创造【J】.读书,2002(08)

猜你喜欢

让学引思审题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用心处事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让学引思”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让学引思”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