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浅析

2017-04-14李云

关键词:写作文细节初中语文

李云

【摘 要】

如今,语文教育已经处在一种尴尬的地位。数理化以及英语的冲击,让母语教育退居二线,而各种课外兴趣班更加侵占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在这样的“夹击”之下,语文教学不得不更加压缩了作文教学的时间。每每考试,尖子生凤毛麟角,个人觉得这与忽视作文教学有莫大的关系。因此,本文就自己在两年多的教学中的一些感受,来浅谈一下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现状 问题 对策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开篇便已明确了语文的重要地位。而现如今的语文教育却处在一种尴尬对的境地中,数理化以及英语的巨大冲击。再者,所谓的“素质教育”的兴起则催生了各种各样的兴趣,更侵占了仅剩的语文教育空间。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家长、学生对于语文只能是忽视甚至是轻视。另外受中考影响的初中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似乎只看到了语文的 “工具性”,让语文教学充满了功利的味道。很多学生只重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自身作文能力的提升,这也影响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重视写作文,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写能力,不断提升他们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但现实中,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现状着实令人担忧: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就耷拉着脑袋,唉声叹气;写作时搜肠刮肚像挤牙膏似的,挤出干巴巴的几句,再在脑中搜寻那少之又少的词句东拼西凑成一篇文章。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好了,见识也多了,但沉重的课业负担把他们禁锢家、学校、补习班“三点一线”的范围中,以至于没有时间去真正的了解接触社会、体验生活。而家长们更多的是对孩子有求必应,只要学习成绩好什么都可以不要管不用想,为孩子包办了一切,使我们的孩子缺少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和认识,不会独立思考、生存。所以学生写作文时就只有瞎编乱造,无病呻吟了。还有些学生有的是过分依赖于作文辅导班、作文辅导书,写出来的文章,乍一看还不错,但仔细品读却觉得毫无生趣,味同嚼蜡。更有甚者,直接将范文背下来,写作文时完全变成了“默写”。这样的“写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而教师的教学也有些欠缺。或许有不少老师,作文教学就是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按部就班地逐个单元进行训练。学生完成习作后进行批改,再进行评讲,指导修改。但学生的写作水平却依旧没有明显的改善。这样的过程不仅教师连声叹苦,连学生也觉得老师的作文指导、讲评对自己帮助不大。这是因为,作文教学不像其他内容有明确的进度安排和评分标准,还存在着很多复杂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教学材料的选择,作文的命题,作文的指导、练习,作文的评改,作文的目的等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皆是因语文教材的编写所致,为了突出语文的“人文性”,教材大多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来安排,写作则跟在每个单元后面的“综合学习与探究”中,而“综合学习与探究”的内容是根据该单元的阅读内容来确定的,对于写作训练来没有一个连贯的系统性,比较分散。这样的教材安排,也许是想让教师不被束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但也导致了作文教学无章可循。

“学”与“教”的双重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必须寻求解决之道。总结上面的分析,我认为不论是“学”还是“教”,根本问题都在于作文的问题很“大”,学生和教师不太容易找到切入点。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找到了自己解决这个“大问题”的“小对策”,下面就以我的教学经历为例给大家讲一讲我的“小对策”。

在教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人物风采”这个单元中的《赵普》一文时,除了翻译梳理全文,我还确立了两个目标,要让学生学会简洁的叙事,学会细节描写。《赵普》中重点的事件就是“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在敘事时,砍掉了繁复的语言对话,突出了人物的不懈坚持,不畏危险、为国荐才,“能以天下事为己任”。通过简洁的语言,突出了人物冲突,凸显出人物的特点。那如何将人物写详细呢?学生此时很自然地答出人物描写方法,但我很清楚,他们只是知道这些“名词”,真正的并不知道如何写出来。这时,再次回到《赵普》这篇文章,抓住赵普“阖户启箧取书”几个连续的动作,“碎裂奏牍掷地”的太祖之怒以及“跪而拾之以归”“补缀旧纸”的坚持等几个细节描写来分析。给学生示范什么是真正的细节,不是细小的东西叫细节,而是其他人容易忽视,而你却观察到了的才是“真细节”。

这时的学生会很容易将重点放在人物描写上,而忽略事件对人物塑造的作用。因为在课堂的口头交流上,让学生介绍一下周围的一位同学,让其他同学来猜,几位同学都“陷入了”无休止的细致描写,而且都限于外貌、体态等。所以在后面一课《童年的朋友》的教学中,我着重分析了外祖母的动作语言其次才是外貌,而且,这系列的动作、语言、外貌都是由一件事情串起来的——梳头发。而对于头发的描写也是极具代表性,写头发之长,不见“长”字,只说“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读完就让人有视觉感。而且这篇文章的细节不仅仅是在人物的外在形态上,还通过第二人物“我”的心理感受的细致描写立体塑造出了外祖母的形象。

在这节课后我要求学生写一个小片段“我看到的老师有趣的一瞬间”,这样的要求学生很惊奇也很有兴趣,完成得很快,我也没有规定字数,但是写得都挺认真的。“一瞬间”就要求他们尽力在短时间内搜索细节、仔细观察,而“有趣”就必须要交代一下前因后果,不然讲不清楚,两个限制让他们将几节课“积累”的一点写人物的方法用起来。我所说的“大问题,小对策”也就这样实现了。这样的做法即减少了学生的抵触情绪,也减轻了我的批改任务,可以更细致地看每一个同学的创作,同时也避免了用占用太多时间。但光靠片段训练是不够的,在进行了片段训练后,还要适时地让学生将自己的片段加上开头结尾,润色成为完整的文章,否则学生的习作会过于零碎。

以上是我这两年来的一些感想,或许存在一些不妥之处,希望大家指正。在以后的教学中,随着教学情况的变化,这些对策也会常改常新。

【参考文献】

【1】熊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问题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猜你喜欢

写作文细节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写作文的烦恼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小丁写作文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我爱写作文》的魅力值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写作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