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 推进山东物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7-04-14李继伟王维娜

机构与行政 2017年3期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物流业山东

李继伟+王维娜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物流业时指出:“物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要加快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流通效率,推动物流业健康发展。”

物流业被视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之外的第三利润源泉。但是,十二五期间,山东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使物流业成为山东省在供给侧的一个结构性短板。2015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三去一降一补”的工作任务,为落实好这一重要部署,切实加强物流业发展短板建设,提升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国务院及山东省政府明确了“加快物流业发展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重点方向,是扩大有效投資、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的重要手段,是消除瓶颈制约、补齐薄弱短板、提升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物流业的发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一、政策背景

近年来,国务院及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积极推进物流业的发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部署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物流服务保障。

为落实好2015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部署,切实加强物流业发展短板建设,提升物流整体发展水平,2016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物流短板建设促进有效投资和居民消费的若干意见》;2016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将“物流成本较大幅度降低”列为六大目标任务之一,并且提出“社会物流总费用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由目前的4.9%降低0.5个百分点左右,工商业企业物流费用率由8.3%降低1个百分点左右”的工作目标。2016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部署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社会物流效率工作,大力推进物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2015年11月,山东省经信委印发了《山东省物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5-2020年)》明确转型升级的目标就是要提高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益,降低物流成本,最终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2016年5月,我省发布实施的《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中,“降低流通环节费用”成为降成本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2016年8月,省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物流短板建设促进有效投资和居民消费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旨在围绕物流业发展短板领域,突出问题导向,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进一步提升物流业整体水平和服务效能,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山东省物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物流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流业规模和总量持续扩大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物流业规模实现平稳增长,2015年山东省物流业实现增加值4095亿元,占山东省GDP的6.5%,占我省服务业增加值的14.4%,分别高于全国1个和3.5个百分点。2015年,全省物流总额19万亿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5%。其中,农产品物流总额7727.9亿元,占全国20%以上;工业品物流总额14.8万亿元,占物流总额的78%;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为2129.5亿元,同比增长27.8%。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邮政快递业增长迅速,业务总量达到205.5亿元,比2010年翻了近两番。其中,快递业务量7.3亿件,是2010年的27倍。

山东省物流业规模和总量的持续扩大,为促进山东整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山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优化,截至2015年,公路通车里程26.34万公里,海港年吞吐量13.4亿吨;铁路运营里程5350公里;民航航线368条。物流载体不断壮大,全省物流园区339个,一批大型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初具规模;国家星级仓库21家,其中,5星级仓库16家,4星级仓库4家,3星级仓库1家。

(三)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不断壮大

目前,山东省物流企业总数达到22000多家,其中,重点物流企业836家,国家A级企业223家。其中,6家物流企业被评为全国物流行业先进集体,64家物流企业被评为“山东服务名牌”,一批专业化物流企业快速成长,形成了由多种所有制、不同经营规模和多种服务模式构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物流产业群体,拉动了社会就业,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全省现运营物流园区339个,总投资在1亿元以上且占地面积在0.1平方公里以上的物流园区333个,其中,占地面积在0.5平方公里以上的167个。山东省物流园区空间布局较为优化,功能日趋完善,聚集效应初步显现。济南盖家沟国际物流园、青岛胶州湾国际物流园、临沂经开区现代物流园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

(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效果明显

山东省是制造业大省,工业物流占山东省社会物流总额的约80%。近几年来,山东省扶持了185个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项目,带动和影响山东省85%以上的规模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分离外包物流业务,形成了多种两业联动发展模式。潍柴动力、鲁南制药等制造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开展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企业物流成本平均下降11%以上。山钢集团推进水铁联运和供应链整合后,年降低物流成本3亿元。

三、山东省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省物流业虽然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社会物流成本仍然较高

十二五期间我省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虽然呈逐年下降趋势,2015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占山东省GDP总量的16%,比2010年的17.9%下降了1.9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值0.4个百分点,但是高于欧美发达国家1倍以上;高于金砖国家印度3个百分点、巴西5个百分点;比广东、江苏高2个多百分点。

(二)物流企业集约化发展水平较低

山东省国家物流A级企业占全国A级企业的总数仅为6%,A级物流企业中5A级企业的占比仅为10%。全省工商注册10人以上的物流主体超过10万家,但“小、散、弱”居多,导致物流产业资源分散,无法形成集聚效应。

全省物流业综合实力最强的青岛市,资产总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仅占6%,营业收入低于500万元的企业约占70%,超过91%的企业用工少于50人;全市约有物流企业8000多家,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450余家,约占企业总数5.6%;地方税收超过100万元企业500余家,約占企业总数6.3%;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30余家,约占企业总数0.4%。

(三)物流企业现代化水平较低,行业信息化、标准化发展滞后

传统物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实现资产类型由“重”向“轻”转变;经营方式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管理方式由“粗放式”向“数据驱动式”转变;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密集型”转变,最终发展成为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为特征的现代智慧物流体系。但是,山东省的物流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山东大多数物流企业是由运输公司发展而来,企业规模小,多是依靠价格战进行恶性竞争,企业间协同合作很少,所提供的服务局限于运输和仓储,这与现代物流的理念要求相去甚远。难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要求。

其次,山东省物流行业现有的信息平台业务功能比较单一,物流信息的共享、驳接能力较差,尤其是跨平台、跨行业的对接能力很弱,物流企业与工业、商贸流通企业间的信息不能有效对接、共享共用。

最后,物流相关标准的推广应用不够,物流业标准化程度较低,区域和行业间标准不衔接,“一企一标”问题突出,各环节标准体系之间衔接不足。

(四)管理体制不顺畅,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体制机制仍是困扰物流业发展的瓶颈,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责任不清,错位缺位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以罚代管、政策不落实、规划占地不明确等现象比较普遍,管理体制分割造成了物流资源的分散浪费,并阻碍了现代化物流服务方式的发展。

同时,因为长期以来受“重生产轻流通”传统保守观念的影响,导致对物流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准公益性作用认识不足,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方面的力度不够,绝大多数市地物流业没有享受到工业用地价格;税费负担较重,证照审批等环节依然较多。此外,物流业还存在诚信体系建设滞后,市场秩序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不够完善,高端优秀人才匮乏、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等发展环境问题。

四、推进山东省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补齐物流业发展短板、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方面,山东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优化物流业的发展环境

山东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组织形成交通运输、贸易、海关、工商、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参加的协调和统一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研究、制定和协调物流产业发展的各项法规和相关政策,形成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整体,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指导意见。并且通过减轻物流业的税收负担、加大对物流业土地支持力度、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等具体方式进一步优化物流业的发展环境。

(二)加大对物流业的财政和金融支持

各级财政应该继续加大对物流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对省物流规划确定的重点物流项目给予优先扶持。发挥政府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拓宽物流企业融资渠道,加强与政策性银行的联系对接,争取积极支持。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物流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多种渠道融资。

(三)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龙头企业,形成集聚效应

促进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跨地区经营和设置网点,依法引导网络型物流企业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设立分支结构。选取一批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培育龙头企业,形成集聚效应。进一步完善物流市场准入原则和退出机制,对不符合营运资质要求的物流企业,要及时清除出市场,同时也要加强物流市场监管,打击违法经营行为。

(四)推进物流行业、企业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传统物流业的转型升级

政府部门、技术服务机构、企业要思想统一、密切合作,大力推行物流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物流标准与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的融合,实现物流标准的国际化、体系化,提升物流业的现代化水平。同时,由政府主导,加快推进信息平台建设,紧密连接物流供需双方,通过鼓励政府、国企、私企及外资等多重投资主体参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广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加速山东物流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实现物流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五)加强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物流人才是物流业发展的关键,针对目前人才不足的现状,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具有物流专业素养、掌握前沿物流技术与知识的高端人才参与到山东物流发展中,打造物流业中长期发展智库;另一方面,要注重物流人才的培养,积极引进具有物流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实现山东现代物流人才的可持续供应。并且,推动校企联合,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在职技能培训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水平,提升物流服务能力。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山东 物流业 对策

猜你喜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物流业山东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物 流 业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物流业
物流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