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谦下不争的养生思想及启示

2017-04-13金蒙蒙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不争淡泊圣人

◎金蒙蒙

(青岛大学 哲学与历史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庄子·天下篇》载:“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又道:“人皆取先,己独取后”。[1]这是庄子对老聃学说思想的评述,传达了老子谦下、取后的思想观念,而且也指明了“谦下不争”是老子所取法的养生观。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也记载了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特点,其中“卑”是道家思想特点之一。所以,谦下不争不仅是老子的处世哲学,而且还是老子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老子谦下不争养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不争”一词在《老子》书中出现共计八次,并贯穿于《老子》始终。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六十七章》)老子用第一人称论说“三宝”,足以阐明“三宝”的重要性。其中,“不敢为天下先”传达了一种谦下不争的思想观念,兹证老子有一颗谦退之心。“不争”是老子“三宝”之一,也是老子谦下不争养生思想的发端。“道”是老子谦下不争养生思想的根基,以不为大和顺应自然为养生之法;“水”是老子谦下不争养生思想的实体例喻,以善下与贵柔为摄生之道;“雌”是老子谦下不争养生思想的性情指代,以生生不息和静处为养护之旨;“圣人”是老子谦下不争养生思想的具体实践者,以居后和愚朴为长生之术。

(一)大道汜,不为大

“道”是老子谦下不争的养生之基。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持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命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第三十四章》)“道”是《老子》中呈现频率最高的字,共计66次。“道”是《老子》的基础概念,是老子思想的理论根底。“道”广泛存在于天地间,是广大的,又是渺小的。“道”是广大的,是因为“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老子认为可以称说的“道”,不是恒有的“道”。这个“道”在天地化生之前就已经永恒存在了,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故“道”创生万物,使万物出生、萌芽、化育、繁衍、自为自养,却不居有、不为宰、不自持,以一种顺应自然的姿态长养万物。形而上的“道”派生了老子的处世哲学,或者说是老子的人生观。陈鼓应认为“道”在《老子》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有些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有些指代一种规律,有些指代人生的准则。[2]其中,象征人生准则的“道”,是老子形而上的“道”向客观现象界的展现。

这种意义的“道”,于养生而言,其本质在于顺应自然。顺应自然是《老子》的中心观念,也是老子谦下不争养生思想的实质。“自然”一词在《老子》中共计五次,其含义是辅而不为,自然而然。因此,老子说:“人发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天地万物所效法的准则就是合于自然;又说:“道之尊,德智贵,夫莫之名而常自然。”老子认为“道”与“德”的可贵、伟大之处在于宇宙万物都能自然而然的生长。顺应自然是老子养生思想的立足点。在老子看来,天地因为顺应自然而不持生、不自生,故得以长久;统治者因为顺应自然而致荆棘不生、战争不致,故农夫可以用马耕地;百姓因为顺应自然而能听到鸡和狗的叫声,故得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第八十章》);善于摄生的人因为顺应自然而能躲避危害,故能养生。

(二)利万物,善下之

“水”是老子谦下不争的养生之喻。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水”是接近于“道”的东西,是老子思想的显著体现者,也是老子用以述“道”的实体例说。由于“道”的不可名、不可状、不可见,所以老子以“水”体“道”,以此阐扬“水”蕴含的养生哲学。在老子看来,“水”之性有三。一是“水”滋养万物,使宇宙生命得以萌芽繁育、去陈出新、生生不息。万物因“水”而长,但“水”以一种不有、不为、不恃的姿态含养万物。二是“水”往低处流,居处于众人厌恶之地。美好与丑陋之境都能兼顾而养,“水”以一种谦卑的态度,流向静默之渊,最终汇聚百川,长生与天地间。三是“水”可以“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第七十八章》)。“水”是天地之间澄明、柔弱的物质,但可以克制任何刚硬的东西。老子认为“水”持有以柔克刚的能力,但不显露与外,而呈静善之状。因此,老子以“水”之性喻上善之人、有道之士,以此代指“水”的谦下不争和有道之士的含藏。除此之外,“水”作为溶质,与任何物质都相容、相合。因此,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第六十六章》)

“水”之性具有不争、处下、居卑的特性,于养生而言,其本质在于“贵柔”。在老子看来,“柔”是人与草木具有生命力的象征,“柔”属于生的一类。“柔”不张扬、不显露自己,以一种谦卑的姿态示人,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理念;而刚强属于死亡的一类,因其以强大居上,自为自大,以一种傲娇的姿态处世,是一种不符合“道”的行为。故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第七十六章》)老子还以“婴儿”喻指守柔以胜强的道理。老子认为“婴儿”体现了“柔”的另一面,“婴儿”虽然身体各方面都很柔弱,但是当小拳头紧紧握着的时候,却是不易分开的。这彰显了以“柔”胜刚、以“柔”处上的观念。“柔”以谦下、不争为表里,故能居上,故能长生。

(三)守雌柔,用不勤

“雌”是老子谦下不争的养生之性。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谿。”(《老子·第二十八章》)《庄子·天下篇》在评述老聃之道时引用了此句。河上公对此句的注释为“雄以喻尊,雌以喻卑。”(《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反朴第二十八》)[3]河上公的注解道出了老子谦卑思想的旨趣。“雌”之性在柔,具有谦下、处后和含藏的意义。深知刚与雄,持守静与柔,做到“知雄守雌”,拥有一种谦卑的心态,老子认为这是天下万物应该遵循的法则。在老子看来,“雄”与“雌”是刚与柔、强与弱、动与静的象征,是两个相反相成的事物。老子以“牝”作为“雌”的指代形态,以“玄牝之门”作为万物化育的根源,突出了老子对“雌”这一母性形象的崇拜和尊敬,也阐明了“雌”是生生不息的事物。

知雄守雌是老子修身养性的蹊径,于养生而言,其本质在于“主静”。张松如和邵汉明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动和静不只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同时,它也被视为一对重要的养生学范畴。”[4]老子是主静的倡导者,“致虚守静”是老子的修身之道和养生法门。在老子看来,为人处世要有一颗恬静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动荡的局势下安定下来。水泛起波澜而浑浊,因守静而澄清如镜;“圣人”因“好静”而使天下百姓不崇尚贤才、名利与金钱,持有朴素的情怀与纯正的民风;万物因为持守安静而蓬勃生长,最终返回到本初的境界。这一切都源于“主静”。因为恬静之心消除了人们追逐名利的欲望,阻塞了躁动、争强的门径,使天下万物返回到质朴不争的常道上。

(四)后其身,弗敢先

“圣人”是老子谦下不争的养生之人。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第七章》)詹石窗认为:“‘不自生’‘后其身’‘外其身’并不是要舍弃生命和身体,而是用一种顺其自然的方式保养生命和身体,因而能够‘长生’‘身先’‘身存’,所以‘不自生’‘后其身’‘外其身’实际上是《道德经》的一种养生的方式和原则。”[5]“圣人”是老子理想中的人物形态。老子认为“天地”之所以长生、长久,是因为“天地”的不为己生;“圣人”之所以能保全生命、成就自己,是由于“圣人”的处后和不争。圣人无为、好静、无事、无欲,也就是以德去感化、教化,引导他们自我约束,自我导化,而不是依赖法令迫使百姓服从。[6]在老子看来,圣人以“无为”处事,遵行“不言”的教令,让天下百姓虚心实腹、弱志强骨,以不足奉养有余,天下百姓最终实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生活。这种理想生活基于“圣人”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第八十一章》)、不骄不躁和不妄为的处世哲学。因此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第八十一章》)并赞美道:“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刽,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第五十七章》)。

“圣人”的不争,于养生而言,其本质在于持有一颗“愚心”。“愚”是《老子》中一种积极的观念,其本质是怀有一颗朴素、纯真的心。张尚仁认为“愚”彰显了道家的形象,是接近于“道”的境界。他说:“道家所说的‘愚’,其实是对道的真正领悟。从领悟道德真谛来说,这样的‘愚’才是大彻大悟,大知大智。”故老子说:“我愚人之心也载!沌沌兮!”(《老子·第二十章》)在老子看来,不争是“圣人”应有的道义,“愚”是圣人不争之道的体现。老子指出:“圣人为腹不为目”(《老子·第十二章》),又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于老子而言,是践行大道的、完美的人物形态;而其内心却充斥着质朴和愚讷。故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浊,大辩若讷。”老子认为最完美、最充盈、最正直、最灵巧的事物都好像有欠缺一样,“圣人”亦如此。“圣人”能屈能伸,混沌质朴,不与人争,所以能不败事、不丧失,最终能通达长生的道理。

二、老子谦下不争养生思想的启示

谦下不争是老子处世的原则,也是老子修身养性的方法。在老子看来,贵贱、尊卑、上下是相反相成的对立观念。这一观念是老子谦下不争养生思想的体现。基于此,邵汉明认为老子力图打破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主张不同阶层的人虚怀若谷,平等相处。他说:“老子力图冲破等级制度,……竭力反对居上示尊、以贵傲贱,提倡居上而谦下、贵以贱为本的交往原则。”[6]在现实生活中,做到知足知止、淡泊寡欲,是老子谦下不争养生哲学给予方法论启示。

(一)知足知止

知足知止于养生而言,是一种常足、寡欲的心态。

知足知止的养生观一面是常足,一面是寡欲。面对名利和财货的诱惑以及内心欲望的扩张与不足,有些人选择了名与利,而轻视了自己的生命;有些人选择了重生,懂得知足与自知,适可而止,最终长生养身。故老子指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后亡。故知足知止,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第四十四章》)老子认为知足本身就是一种富有,这种富有于人于己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而知道这个道理的人,没有祸患,没有丧失,没有贪欲之心,最终归于常足的境地;而达于这种境地的人,即使身体死亡了、腐朽了,但是常足之道是永远存在的。因此,老子认为这种常足之人是长寿之人。寡欲是知足的另一方面。在老子看来,“无欲”是寡欲的一种表现。老子认为人民拥有贪欲之心是由于统治者崇尚贤才、名利和财货所致,只有去除伪诈贪欲之心,百姓才能安乐,天下才能走向正规。

(二)淡泊素朴

淡泊素朴于养生而言,是一种为“啬”、抱朴的心境。

淡泊素朴的养生观一面是为“啬”,一面是抱朴。面对众人熙熙攘攘、欢呼雀跃的模样,老子以一种宁静以致远的神态显露于人,像婴儿般的安静淡泊;面对百姓的智巧与伪诈,老子则保持着内心的素朴。“啬”是老子修身养性的方式。任继愈认为:“老子提出了治人、敬天的原则就是一个‘啬’字。总的方针是爱养精神,积蓄力量,不该做的事尽量不做。小到个人养生,大到管理国家,都离不开‘啬’这条原则。”[8]老子认为统治者治理国家、个人为人处世做到“啬”,就可以长久。这种长久之道基于一种淡泊素朴的心境,以此来养护身心、培植生命力。抱朴是淡泊素朴的另一面。在老子看来,善于行道的人,穿着粗布织成的衣服,以清淡无味的饭菜饱腹,安于淳厚朴质的生活方式,最终成为百官之长和长寿之人。老子认为素朴之道如未加工的素材般,虽然朴实无华,渺小甚微,但是让人内心宁静。

谦下不争是老子修身养性的原则,其含义颇丰。从形上的“道”论到具体的客观世界都潜藏着老子谦下不争的养生理念。正如老子所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第七十章》)老子的言语很容易读懂,也很容易实践,但是能取法老子之道的人却极少。因此,对于现实生活中而言,老子谦下不争的养生思想不仅传达了为人处世的方式,而且还给予了养生方法论的启迪。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011-1012.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王卡,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123.

[4]张松如,邵汉明.道家哲学智慧[M].长春:吉林出版社,2010:210.

[5]詹石窗.道教与中国养生智慧[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51.

[6]詹石窗,谢清果.中国道家之精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41.

[7]邵汉明.儒道人生哲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57.

[8]任继愈.老子绎读[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129.

猜你喜欢

不争淡泊圣人
张之洞的“三不争”
淡泊,在风骨之内
艾草
甘于淡泊,勇于自强
官场圣人范仲淹
不争的函谷古道
官场圣人范仲淹
淡泊才能明志
不 争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