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耻感、耻感伦理与转型期道德建设
——评章越松著《社会转型下的耻感伦理研究》

2017-04-13吕耀怀

关键词:理路耻感转型期

吕耀怀

(苏州科技大学 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215009)

耻感、耻感伦理与转型期道德建设
——评章越松著《社会转型下的耻感伦理研究》

吕耀怀

(苏州科技大学 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215009)

耻感既是人之为人的一种重要规定性,也是人之道德的心理基础。《社会转型下的耻感伦理研究》一书针对转型期的各种道德问题,将以耻感为根基的道德、伦理现象概括为耻感伦理,展开系统且有深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不可否认的现实意义。

耻感;耻感伦理;社会转型;道德建设

虽然人类中心主义在最近几十年中已经受到多方面的质疑,但毋庸置疑的是,人是自然界中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具有灵性、智慧因而也就显得最为优秀、尊贵的物种。人性因其超越于动物性而构成人之尊贵性的最重要特征。虽然对于人性的界定众说纷纭,人性论者莫衷一是,但大概没有人能否定(或敢否定)人有羞恶之心。这个羞恶之心,就是耻感的传统文化表达。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早就意识到羞恶之心或耻感是人之为人的一种重要规定性,将其作为人与非人或人与动物的基本区别,如:“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为甚大”(《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尽心上》);“夫人之患莫大乎无耻,人而无耻,果何以为人哉?”(《陆九渊集·人不可以无耻》)

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耻感或羞恶之心是人之道德的心理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有道德发生的可能性,也才有道德存在的心理条件,即孟子所谓“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失去这一基础,则道德无所附丽,人亦“何以为人”?缺德甚或无德之人,只要其耻感或羞恶之心尚存,就仍然有修德的可能,就仍然有可能通过修德而逐渐有德并进而达至道德高尚,甚至“进于圣贤”。而如果一个人连耻感或羞恶之心都已经阙如,则“入于禽兽”,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了,更遑论道德与伦理!由是观之,如果将道德建设落实到个体层面,则无疑须以耻感或羞恶之心为心理基地,由此善根而逐渐生发出道德。舍此而企图另辟蹊径,不仅会事倍功半,甚至是断无可能!这不仅仅是古之贤者的见识,而且也为现代心理科学尤其是道德心理学的研究所印证。

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传统道德受到强烈冲击,而新的道德秩序则仍在酝酿或发育之中。市场经济既带来了一些积极的、新的道德气象,也不可避免地混杂着某些消极的甚至低级的道德因素。虽然不一定非得要扣上一顶“道德滑坡”的沉重帽子,但严重的道德问题仍然引起国人的普遍关注甚至担忧。与市场如影随形的“拜金主义”,严重侵蚀着一些人的灵魂,在金钱面前,这些人可以抛弃道德、泯灭良知,信奉“金钱至上”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为钱、为权而脸皮厚到无任何耻感,寡廉鲜耻这种描述都似乎缺乏力度!“笑贫不笑娼”等的沉渣泛起,表征的正是羞耻之心的荡然无存!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这样的人来说,连所谓“底线伦理”也成了一种奢侈要求——因为他们不仅无底线可言,甚至连作为底线之根基的耻感或羞恶之心都没有了。针对这种现实状况,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之道德建设的当务之急,就不能不从修复或重塑国人之耻感或羞恶之心做起。只有以此为起点或基点,方能使得底线伦理不致成为空谈,方能使转型期的道德建设获得实效并扎扎实实地引向深入。

章越松教授的新著《社会转型下的耻感伦理研究》,敏锐地洞察到转型期中国社会中所发生的各种道德问题的症结之所在,将以耻感为根基的道德、伦理现象概括为耻感伦理,并对之展开系统且有深度的研究,显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具有不可否认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转型下的耻感伦理研究》中,章越松教授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批判、分析并吸取其有效成分的基础上,给出了自己对耻感和耻感伦理的界定。在他看来,耻感是“人们根据内在的善恶价值标准评估自我或他人的行为与现象时所生成的否定性情感体验”;“当人们意识到自身世俗活动中的恶与善形成差距无颜以对时,就会羞愧难当,是为耻感”。而耻感伦理,则是“行为主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面对耻感现象所涉及的应然性的道德准则与价值诉求”。在我看来,这样的界定准确地把握了耻感与耻感伦理的基本区别:前者是实然的心理现象,而后者则包括应然的伦理要求。耻感显现的是有耻或无耻,而耻感伦理则表征何者该耻、何者不该耻。在理论上对二者进行这样的区分极为重要,因为有无耻感是人与非人或人与动物的实然区别,而“何者该耻、何者不该耻”这一问题才具有典型的伦理学意义,是道德建设之应然维度的问题。一般而言,伦理学就是道德哲学,它与其他哲学分支一样,具有哲学的反思、批判功能。伦理学视野中的耻感伦理,也毫无疑问要展开对耻感现象的反思,而不是停留在日常耻感的层面上。耻感或羞恶之心不是底线伦理,而是底线伦理的某种实然前提,但耻感伦理则可如章越松教授所认为的那样归于底线伦理。修复或重塑国人之耻感或羞恶之心固然重要,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建设,而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建设的展开,又无疑必须始于以耻感或羞恶之心为实然前提的底线伦理。

章越松教授的《社会转型下的耻感伦理研究》一书,不仅对耻感伦理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探讨(除了解析耻感、耻感伦理的概念之外,还梳理了耻感伦理的历史、阐述了耻感伦理的思想基础、讨论了耻感伦理的核心德目等,这些探讨也显示出作者的理论功底并呈现出不少新见),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回答了“什么是耻感伦理”的问题,而且还回答了“怎样建设耻感伦理”的问题,即针对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中的耻感伦理困惑或现实状况,提出了明确的耻感伦理建设的理路或即实践路径:1.弘扬传统耻感美德,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加强耻感教育,以德修身;3.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道德境界;4.培育和发展公共文明,营造知耻抑耻的社会氛围;5.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和覆盖个人征信系统。在这样的理路或实践路径中,既注重耻感的诱导与培养,又强调耻感伦理的形成与提升;既设置了个体外部的制度、舆论的助力环境,又通过修德、提高道德境界来促进个体自身的自律。应该说,这样的耻感伦理建设的理路或实践路径,不仅是合理的、必要的,而且具有可行性或可操作性。我相信,按照这样的理路或实践路径稳步推进,以修复、重塑耻感或羞恶之心为前提来构建包括耻感伦理在内的底线伦理,由他律的为人所耻升华到自律的“行己有耻”(《论语·子路》),并进而从包括耻感伦理在内的底线伦理向更高的伦理水平不断升迁,就一定能够开创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 吕晓英)

Shame, Ethics of Shame and Moral Construction in Transformation Period——A Review of Professor Zhang Yuesong’sOntheEthicsofShameinSocialTransformation

Lv Yaohuai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Jiangsu 215009)

Shame is what makes a human being a human being and what psychologically grounds human morality.OntheEthicsofShameinSocialTransformation, which aims at the moral issues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with a systematic and in-depth research, summarizes the moral and ethical phenomena on the basis of shame into shame ethics, thereby having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undeniabl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shame; shame ethics; social transformation; moral construction

10.16169/j.issn.1008-293x.s.2017.03.019

B82-051

A

1008-293X(2017)03-0114-03

2016-11-30 作者简介:吕耀怀(1956- ),男,湖北黄陂人,苏州科技大学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猜你喜欢

理路耻感转型期
基本道德法治化的实践理路
皇侃论“学”与南朝玄学的经学化理路
论金岳霖接受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在理路
郭嵩焘政教思想的内在理路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竞技体育赛场上的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消失的耻感
社会转型期人民调解制度面临的挑战与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