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图示理论在高中课堂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13都锐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

都锐

摘 要:图示理论在高中课堂英语阅读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技能,同时也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该文首先从图示理论基础进行简单阐述,从中提出了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来决定,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接下来对三种图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终提出了图示理论对于英语教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语言图式 内容图式 形式图式 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236-02

1 图示理论基础

图式理论认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来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指的是学生掌握的有关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内容图式又称主题图式,指学生对阅读材料主题和内容范畴的了解程度。内容图式有着深刻的文化色彩。形式图示也称修辞图示。指的是材料的题材和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能识别不同文体特征是高中生在毕业时所具备的能力。在这三种图式中,语言图式是理解文章文字的基础,内容图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依据,而形式图示则是调用内容的能力,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该文试图通过课堂英语阅读教学这个重要平台,利用图式理论来努力激活学生已有图式,丰富学生图式,指导和鼓励学生建立相应的图式,从而使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2 重视语言能力,扩充语言图式

在高中课堂英语阅读教学中,要重視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其语言能力,具备相应程度的语言能力,是英语阅读的前提基础。

2.1 重视课堂词汇教学

在英语阅读中,如果对词汇都不理解,甚至不认识,将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一旦遇到生词,教师可采取猜词释义的教学方法。现阶段,猜词释义是阅读教学的一项新的阅读技能,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能够使其阅读兴趣得到显著提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内容,看生词的组成结构,来猜测和判断生词。

2.2 重视句式识别能力的培养

即使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但是也并不能理解课文的整体内容。文中段落的阅读,并非是逐词翻译,然后连贯阅读。对于阅读课文比较熟练的读者,有时仅仅是抓住一句话中的几个关键词语,便能理解整句的含义。这便是句式识别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句式识别能力,在整个阅读中,浅层阅读是第一步,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课文内容,教师应指导其抓住每句的关键词,一般情况下,关键词都能够代表课文内容中的人物、时间、地点等。抓住关键词后,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句子,关键句子往往能概括该段的内容。学生可根据教师所引导进行阅读,带着问题去阅读,更能提高其阅读能力。

3 提高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教学课程中的各自主体作用和互动作用,以此发挥内容图示的作用

对英语单个词语或者词组的理解,不能代表对通篇英语文章的理解,这个理解的程度问题要加以重视。在高中课堂英语阅读教学中,除了学生要对文章进行自我理解外,教师要能够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如何去阅读,用什么方法去阅读,如何区别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这里就要发挥内容图示的作用。以下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方面对内容图示的作用展开了论述。

3.1 阅读前的课文导入

阅读前的课文导入非常重要,是检验一堂阅读课是否有效的前提。课文导入,它能够使学生更快地对新课程内容有求知欲,并激发起他们的兴趣。课文导入的内容,不仅要新颖、生动,更要结合实际,导入后,让学生对新课程内容要进行深一步的了解。由于高中英语教材的课文类型丰富多样,所以,课文的导入方法也是各不相同,总体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即直接导入法和间接导入法。其中,直接导入法有以文章中的故事、事物、背景等内容进行导入,间接导入法有歌曲导入法、活动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模仿导入法等。无论任何一种课文导入法,都要有不同的导入技巧,将新课程有效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内容记忆更加深刻,但同时应该以最短的导入时间进行课文导入。

3.2 阅读中,以任务教学为载体,丰富学生内容图示

在课堂阅读中,要能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使之在记忆的同时,能够加深理解并推理,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内容图示。如何做到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就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先通篇阅读,再分段阅读,然后再通篇阅读。以下从浅层阅读、深层阅读、重复阅读3个方面来进行阅读中如何丰富学生内容图示做论述。其一,浅层阅读。浅层阅读,指的是让学生快速通读全文,对全文有个大概的理解,通过对课文标题以及段落主题,对文章的结构和作者写作意图有大致印象。阅读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文中内容,出判断题,以此来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其二,深层阅读。深层阅读,指的是对文章进行精读,对每一个段落要抓住细节,掌握重点内容,并根据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同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能够在学生精读完之后,引导其运用所学知识和对文章的理解进行分析,并帮助其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分析文章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起因、作者的写作意图等。其三,重复阅读。重复阅读指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后,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再重新对文章进行阅读,加深印象,并把握通篇结构等。

3.3 阅读后,挖掘文章内涵

英语课堂的阅读教学中,要能够在阅读完之后,对文章进行中心思想的分析,挖掘文章的内涵,以此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在课文图式的形成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已有总体的把握,运用图式复述课文,细化内容,使图式框架充实、精致起来。此环节以读促说,读说结合,既起到了复习巩固所学课文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该环节,教师既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也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通常在课上进行图式讨论,课后作为作业布置。

4 在课堂英语阅读教学中,注重加强文章体裁指导, 完善学生形式图式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形式图示,让学生能够找到文章内容的中心,从而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文章内容的体裁加以指导,是形式图式理论的重要内容。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写作手法,其也有不同的体裁,有散文、诗歌、记叙文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果在英语阅读中,能确定文章的体裁,阅读者在读起来更容易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中心内容,这样文章阅读起来会更加迅速,理解会更加准确。对于文章的体裁,要能够根据不同的体裁进行指导,故“体裁教学法”在课堂英语阅读中是非常重要的。所谓“体裁教学法”,是由于近年来体裁理论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其以对文章体裁的分析为基础,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阅读的语篇模式,同时能够相互借鉴。

在课堂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能够将体裁分析方法贯穿到整个课堂中,锻炼学生能够在看到一篇文章的同时,对文章的结构、内容、类型有明确的分类,同时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文章的段落和形式有大体的认识,对有代表性的文章,要能够分析它的体裁框架,在遇到同类型的文章,要能够举一反三。高中英语阅读文章中,阅读材料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一般情况下,主要是有叙事文和说明文两种。文章的内容不是杂乱无章的堆叠到一起,每一句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子,以此来展开文章的阅读。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课堂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训练,同时将图示的理论贯穿到整个教学内容中,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头脑,将内容图式、语言图式和形式图式三者有效地结合,形成图式结构,并能够有效利用三种图式,学以致用。图示理论在高中课堂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必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惠芳.刍议学生阅读的效应控制[J].中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2):177-178.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教学
探析普通私立高中生英语阅读学习困境及对策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抛锚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现语言知识的有效积累
构建多元图式,促进有效阅读
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如何让批判性阅读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