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电建设项目简化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7-04-13牛蒙吕剑淮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指标

牛蒙++吕剑淮

摘 要: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后,我国风电取得跨越式发展,目前电力行业后评价已成为各大电力集团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只重视其形式,没有建立完善的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使得后评价的作用没能完全发挥出来。该文针对风电项目后评价指标进行了优化,结合具体实例选取主要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为制定一套简化的方式进行风电项目后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电建设项目 后评价 指标

中图分类号:TM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223-02

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后,我国风电取得跨越式发展,2007年总装机容量超过了丹麦,上升到全球第五位。据《2015年中国风电装置容量统计简报》中统计,2015年,中国风电装机量再创新高。全国新增装机容量3075.3万kW,同比增长32.6%,新增安装风电机组16 740台;累計装机容量达到14 536.2万kW,同比增长26.8%,累计安装风电机组92 981台。在风电装机飞速发展的同时,如能采用高效、全面的方式针对项目进行简化模式的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电力行业后评价已成为各大电力集团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只重视其形式,没有建立完善的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使得后评价的作用没能完全发挥出来。该文针对风电项目后评价指标进行了优化,结合具体实例选取主要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为制定一套简化的方式进行风电项目后评价提供参考。

1 项目后评价的含义及主要评价方法

项目后评价是为投资决策服务的,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的规划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等所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通过对项目决策、实施和运营及效益进行分析,对投资活动作出总结,确定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和收益,项目或规划是否合理有效。通过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采取措施,对未来决策和提出有效的信息和建议。

目前后评价的内容已由单一的财务评价扩展为包括财务评价、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社会评价等多方面的评价。可选用的方法也逐渐增多,主要有如下几种:对比法、逻辑框架分析法、成功度法等等。

2 风电项目特点

随着风电项目的飞速发展建设,相关技术规范也在不断地完善,咨询单位在评价过程中应针对风电项目的特点才能全方位地评价项目收益和生存风险。

2.1 可持续资源、无污染、相比其他类型项目环境影响较小

我国风力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河北、新疆、山东、辽宁、山西和江苏等地区。相比煤炭发电的火电项目,风电项目作为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环境效益好。风电不需要化石燃料,不排放有害气体和固体废弃物,减少了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破坏。风电场主要建设在一些荒滩或者山地,因此不需要移民,解决了边远农村的独立供电,同时也开发了旅游资源。且风力资源是可持续资源,不会随着开发利用而减少。风电的主要环境影响集中在风机运行的噪声及开发过程中对生物的影响。

2.2 风力资源数据的测量周期长

风能是一种自然资源,风向和风速都具有随机性,对风速的测量与评估对风场的选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般取代表年离地10 m、50 m、70 m高度进行观测,还应观测转子预期高度的风速。一般取测量时间为一年,对年平均风速和年风功率密度进行评价。

2.3 风电场单机容量小、建设周期短

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一般较小。2015年,我国累计风电装机中,1.5 Mw的风电机组仍占主导地位,占总装机容量的56%,2 Mw的风电机组市场份额上升至28%。截至2015年,所有吊装的海上风电机组中,单级容量4 Mw机组最多,累计装机容量达代352 Mw,占海上装机容量的34.69%,其次是2.5 Mw机组,装机容量占18.48%,3 Mw装机进容量占比为17.74%。我国目前单级容量最大的是6 Mw。风电工程简单,主要集中在风机塔杆的基础构筑以及风机的吊装,单个风机的建设很快完成,建设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安装好的风机可即时并网发电。

2.4 风电场投资结构较简单、建设投资大、运行成本小

风电场投资结构较简单,主要成本集中在风电机组上,约占总成本的70%,虽然近年来风电技术进步很快,风电机组购置成本不断下降,但是其仍明显高于火电机组,风电的单位容量投资成本约为火电的2倍。机组运行后,运行成本较小,一般为折旧费及财务费用。

3 针对风电项目选取后评价指标进行实例研究

参照《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中的项目后评价参考指标集中的推荐指标,结合风电项目的特点,构建简化后评价指标框架及体系如表1所示。

以某项目为例,选取几个简化评价指标进行评价。该项目装机规模21 Mw,采用金风GW87/1500-75永磁直驱风电机组。

3.1 风力资源

根据现场风电场3521#和3530#测风塔测风数据分析,该地区70米高度上代表年平均风速分别为5.36 m/s,5.25 m/s;70m高度上代表年的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别为242.3 w/m2,221.28 w/m2。综合考虑到风机主要是布置在山脊上,风资源条件好于场区平均情况,因此综合判断该项目厂区内风资源等级为1~2级,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3.2 电网环境

近几年该省风力发电产业增长较快,风电装机容量从2010年的84.0 Mw增长到2013年的298.5 Mw,年均增长率达54.3%;风电装机占发电总装机的比重逐年增加,从2010年的0.6%,增长到2013年的1.9%,风电年均利用小时数也从2010年的2071 h增长2013年的2225 h。

该省一次能源资源匮乏,大力发展风电等清洁绿色能源,是优化该省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项目所在地用电负荷缺口较大,风电上网消纳能力强,风电产业发展前景看好。

3.3 财务效益

(1)投资分析。该项目实际完成动态总投资较可研批复概算动态总投资降幅12.27%;工程实际完成静态总投资较可研批复概算减少降幅11.3%。

项目单位千瓦静态总投资比可研指标降幅11.3%;风机单位造价比可研指标降幅2.77%;塔筒(架)单位造价比可研指标降幅25.1%;风电机组基础单位造价比可研指标降幅43.5%;建设用地费比可研指标增幅201.8%。主要原因是:项目征地面积较可研批复增加征地面积46.0亩,施工检修道路用地可研中为临时用地,实际为征地。

(2)财务指标。该项目计算期按21年计算,其中建设期简化为1年,运营期20年。

项目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评价值为9.98%,与可研该值8.07%对比较优。主要原因投资较可研降低。

通过测算,2014年、2015年、2016年该项目达到盈亏平衡点的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分别为1970.9 h、1962.5 h和1954.3 h。

4 结论

该文针对风电项目提出简化后评价指标体系,为更简便快速地对区域性风电建设项目进行横向纵向对比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2015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简报.Wind Energy Industry 风能产业[Z].

[2] 刘岚.风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8.

[3] 卫玉婷.风电项目财务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4] 冯超.风电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最新引用指标
数字电视指标测量及日常维护处理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线损指标在线管理探索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
沿海地区主要指标(2013年)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