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策略探索

2017-04-13陈玉飞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故事实物多媒体

陈玉飞

摘 要:高中化学是一门关于基础自然科学的学科,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认识未知的物质世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加深认识科学的本质,让学生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该文就是从利用实验、生活实例、实物展示、猜谜语、多媒体技术、讲故事等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验 生活 实物 多媒体 猜谜 故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201-02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具有高度的微观性和抽象性,学生不容易掌握它。那么,作为化学教师,如何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将化学的微观世界以宏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如何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化,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呢。该文试从利用实验、生活实例、实物展示、猜谜语、多媒体技术、讲故事等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积极创设各种化学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现象背后的本质,使学生学习化学更加有趣味性、有内驱力,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激活化学课堂的活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1 利用实验,验证理论

化學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自然科学,其中“实践”的重要途径就是化学实验。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通过直观、真实的化学实验,通过生动、有趣的化学现象,让学生沉浸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以将课堂理论知识延伸到实验中,进一步检验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巩固课堂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情趣,还能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从而有助于部分学生立志于祖国的化学事业。

2 运用生活实例,贴近学生实际

化学的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处处显示化学的光芒。教师要运用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生活实例教学情境,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又有助于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理解、掌握化学新知识。

例如,讲授“焰色反应”时,笔者创设“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实例:先引出“春节”话题,我们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在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往往燃放烟花爆竹以示庆祝。然后提出问题,五彩斑斓的礼花在空中瞬间绽放,十分的美丽,从化学的角度来认识,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美丽的色彩呢。大部分学生一时理解不了,但学生的兴趣点已被点燃,于是纷纷翻阅教材,从中得知焰色反应就是一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灼烧或燃烧时使火焰呈现的特殊颜色。正是因为不同的礼花弹里含有不同的具有焰色反应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所以燃放时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颜色,呈现在我们眼前就是美丽的色彩。接着,又提出问题,具有焰色反应的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产生的颜色肯定是不一样的,不然我们看到的空中礼花颜色就是单色了,那么,每一种具有焰色反应的金属所具有的特殊颜色,就是它的物理性质,例如,大家熟悉的铜的焰色是绿色,钠的焰色是黄色等等,正是因为具有此特性,所以科学家或者科研单位常常用它来鉴别一些金属元素的性质。

3 实物展示,吸引注意力

实物具有直观性,通过实物展示,便于学生学习观察,对学生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气味、色彩等)十分有效,有助于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

例如,关于“乙醇”教学,首先让学生背诵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从诗中引出“酒”。然后,向学生展示一个盛着酒的玻璃杯,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酒的颜色、状态、气味。接着出示乙醇的结构模型,让学生观察、研究、分析、探索。

4 猜谜语,激发兴趣

猜谜语是学生十分喜欢的,因为谜语的背后隐藏了化学的一些知识,且谜语的语言简练,虽然只有几个字,却能显示化学的乐趣,往往能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猜谜语的过程也是学习化学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巩固旧知识、联系新知识,通过推理、归纳、对比等方式进行科学思维,既开动了脑筋,又激发了兴趣,既活跃了课堂,又学习了新知。

例如,讲“二氧化碳的形态”时,我出示谜语,“似雪却无花,叫冰却没渣,无冰可致冷,细菌休安家”,此谜语一出,好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再如,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时,笔者巧妙地创设与《西游记》有关的谜语,“唐僧四徒慢行,妖风扑面而来;路边小花变白,胸闷头晕汗淋;猴子腾云驾雾,远处翠烟袅袅;各位学子猜猜,是何小妖现身?”化学课堂上,顿时一副西游记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为之一振,学生很快抓住了“小花变白”、“胸闷头晕”、“汗淋淋”、“翠烟袅”等关键词,又联系刚刚学过的二氧化硫性质,很快猜出此“小妖”就是二氧化硫。通过猜谜的教学方式,学生牢固掌握了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特点,学生印象深刻,教学事半功倍。

5 利用多媒体,激活课堂

既然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那么它必然具有微观性、抽象性的特点,因为每一种宏观现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微观的奥秘,每种现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现象的本质,所以,如何解开微观化学的奥秘,如何解释现象背后的化学本质是化学老师的重要任务。

而现代多媒体技术集多种教学资源于一身,它能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融合在一起,形成强大的教学合力,共同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例如,多媒体课件用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模拟化学微观运动的轨迹,使化学的微观世界宏观化,使化学的抽象知识形象化,这是以前的常规教学所办不到的。

6 讲故事,育意志

化学史不仅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的历史,也是一部关于化学家的历史。化学史上的名人趣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师要多搜集一些有关化学家的趣事,将这些趣事引入化学教学,以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学习化学家身上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总之,高中化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既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巧妙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想法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需要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的学习,发挥内在的潜能,主动去认知、探索、研究化学的奥秘,以便师生教学相长,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顾海文,刘和平.成才视野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索[J].成才之路,2014(34):68.

[2] 李旭.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学习:中,2013(2):63.

[3] 陆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化学教学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7):59-61.

[4] 梁红梅.关于有效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几点策略[J].基础教育,2013(10):127.

猜你喜欢

故事实物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当手绘遇上实物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基于Arduino控制的半实物模拟驾驶系统
实物与宣传不符,卖方担责吗?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