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眼睛怎么了

2017-04-13张丽霞滕月栾兆琳

大众健康 2017年2期
关键词:眼病视网膜动脉

张丽霞+滕月+栾兆琳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啊呀,我的眼睛突然看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呀?是不是休息休息就好啦?”“为什么我点了改善疲劳的眼药水,视力还是恢复不了呢?”……

这种一只眼或两只眼突然看不见,甚至失明的情况就是“暴盲”。现在关于“暴盲”各种各样的报道比比皆是,我们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9岁女孩补习班后双眼暴盲”、“29岁美女注射隆鼻后左眼暴盲”、“小伙连续三天喝酒熬夜右眼暴盲”等等。标题非常吸引眼球,事件也很令人震惊,惋惜之余人们不禁疑问,究竟什么是暴盲?会有什么表现呢?什么原因能引起暴盲?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又该怎样预防呢?

其实暴盲是一个中医病名,是指眼外观没有任何异常,突然一眼或双眼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的严重眼病。暴盲是眼科的急症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视力严重损害。暴盲可以对应多种眼科疾病,比如说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神经炎、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血管炎、外伤、视网膜脱离等等,中医将暴盲分为络阻暴盲、络损暴盲和目系暴盲。

1. 络阻暴盲

络阻暴盲是患者眼外观正常,突然一眼或双眼视力急剧下降,视网膜可见典型缺血性改变为特征的致盲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视网膜动脉阻塞,该病多突然发生,多单眼发病,患者一般眼部没有红肿疼痛等症状,视力急剧下降,部分患者发病前可有一过性视力丧失并自行恢复的病史。属眼科急症,一旦延误病情,病变动脉所供应的视网膜出现缺血缺氧,视细胞迅速死亡,视力丧失将不可逆转。

视网膜动脉阻塞多见于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的中老年人。阻塞多是由颈动脉硬化斑块中脱落的栓子造成,栓子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的主干或分支后,引起其所供应区域的视网膜发生急性缺血,导致视功能急剧损害或丧失。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除年龄因素外,与性格急躁易怒、喜食肥甘厚腻或喜饮酒嗜食辛辣密切相关。而文章开头提到的“29岁美女注射隆鼻后左眼暴盲”,则是由于不正规的整形机构对面部解剖结构不熟悉以及操作不当,导致填充物阻塞视网膜动脉造成左眼暴盲。

小贴士:

视网膜动脉阻塞发病较急,后果严重,因此出现短暂视力丧失的病人,要考虑有可能是发生了本病,应立即就医,采取紧急处理,如果处理不及时,视力的损害将不可逆转。本病与全身血管疾病有关,老年人特别应该注意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及动脉硬化,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紧张及情绪波动。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腻及烟酒等刺激之物等。同时提醒爱美的女性,整形要到正规医院找专业的整形科医生。

2.络损暴盲

络损暴盲是指眼底出血导致视力突然下降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等因血管壁渗漏或破损引起出血而视力骤降的眼病,如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等。患者视力突然下降,或眼前有黑影飘动,或者眼前一片红色、一片黑色,如果反复出血,视力损伤会更加严重,且很难恢复。

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病初期症状多为突然出现的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轻者可无自觉症状或仅有少许黑影,严重者可骤降至眼前手动。可分为视网膜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分支静脉阻塞。中央静脉阻塞又分为非缺血型和缺血型,非缺血型病变较轻,如果没有累及黄斑时视力无下降或轻度下降,出血可在数月吸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缺血型;而缺血型视网膜大量出血,常累及黄斑,引起黄斑水肿,视力下降明显,病情较非缺血型严重。严重者可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出现眼睛胀痛、头痛、导致失明。

视网膜血管炎是一类累及视网膜血管的炎症性疾病,多数患者动脉静脉均受累。典型表现为眼底灰白色血管鞘,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毛细血管扩张等,可出现视物模糊、视物变形、眼前黑影等症状。常伴有其他眼病或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大动脉炎等。

有的患者病情复杂,反复出血,大量出血进入玻璃体,则形成玻璃体积血、混浊继而出现机化牵拉视网膜,最终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则视力减退严重。

视网膜静脉阻塞年龄较大者发病较多,与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局部因素与开角型青光眼有关。

视网膜血管炎与免疫复合物沉积、细胞免疫反应有关,同时,患有上述常与视网膜血管炎共同发生的疾病也应提起注意。

中医认为络损暴盲与情志抑郁、肝肾阴亏、过食肥甘厚味、嗜食辛辣、吸烟饮酒以及眼部过度劳累有关。前面提到的“小伙连续三天喝酒熬夜右眼暴盲”,据报道是因为喝酒及熬夜导致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而发生暴盲。

小贴士:

出现视物不清、眼前出现黑影或者眼前一片红色或黑色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发生进一步损害。已经发生出血的患者,发作期应适当休息,坚持长期治疗和观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合理饮食,宜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忌肥甘厚腻及辛辣烟酒等。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动脉硬化,患有葡萄膜炎、病毒性視网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大动脉炎等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检查眼底,避免暴盲发生。

3. 目系暴盲

目系暴盲是指因外感六淫、情志内伤或外伤等致患眼忽然盲而不见的眼病。本病类似于西医的急性视神经炎、严重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引起视力突然下降的视神经病。

急性视神经炎分为视盘炎和球后神经炎两类,两者均可发生暴盲。视盘炎常突然发病,患者视力急剧减退,短期内可降至黑曚,早期有前额部疼痛、眼球及眼球深部痛,瞳孔散大,视野发生改变,多累及双眼,或两眼先后发病,儿童及青壮年多见,预后较好。急性球后视神经炎视力突然减退,甚至无光感,多单眼发病,也可累及双眼,瞳孔散大,眼球运动时有牵引痛或眶后痛。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由于睫状后动脉循环障碍造成的视盘供血不足导致视盘急性缺血缺氧水肿。多发生于老年人,常突然视力减退,或出现眼前有固定暗影遮挡,可双眼受累。本病严重者可致盲。

急性视神经炎常见于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也可继发于眼眶、鼻窦、牙齿炎症或者由于葡萄膜炎蔓延引起。一些不明原因的患者,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文章开头提到的“9岁女孩补习班后双眼暴盲”中的患者经检查诊断为球后视神经炎,与用眼过度,双眼长期处于透支状态有关,且课业负担重,休息不足,身体抵抗力较差而诱发本病。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其他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大出血或休克等导致急性血压下降的疾病。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狭窄也可影响神经供血。眼压增高或动脉压下降至一定水平也会引发缺血性改变。

中医认为目系暴盲者或外感六淫、五志过极、肝火内盛,或悲伤过度、性情暴躁,或热病伤阴、阴精亏耗,或久病体虚、气血不足。

小贴士:

避免悲伤和急躁情绪,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悦。除针对病因治疗外,应积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后应静心休养,减少用眼,要坚持系统的及时的治疗。有原发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减少暴盲的发生。科学用眼,注意用眼卫生,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多进行户外活动。

另外,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脱离也可引发暴盲,此类患者可先有眼前有漂浮物、闪光感或有帘幕遮挡的感觉,而后脱离范围扩大累及黄斑部,则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甚至仅存光感。视网膜脱离多发生于高度近視或继发于其他眼病,高度近视要避免剧烈运动及眼外伤,有其他原发病变如血管炎症、视网膜血管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葡萄膜炎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检查眼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我们的古人早在数千年前就树立了“治未病”的理念,至今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人人都渴望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守卫光明,预防为先,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发现眼睛有问题,能够及时就诊,早诊断,早治疗,防患于未然。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们也曾接诊和治疗过因看手机时间太久后出现的暴盲,但是,看手机只是一个诱发因素,而不是引起暴盲发病的直接原因。由于暴盲属于眼底疾病,所以点抗视疲劳的眼药水并不能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提醒各位朋友,如果眼睛忽然出现视物模糊不清或者视野变小,请马上到专科医院进行正规的诊治。

张丽霞,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名老中医高健生研究员学术经验继承人,建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张丽霞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重点病种青光眼、视疲劳的主要负责人。擅长青光眼、神经眼科、眼表疾病、葡萄膜炎、眼底病等疾病诊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天人相应等基本理论指导眼科临床,临床疗效确切。

猜你喜欢

眼病视网膜动脉
如何防治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相关知识,你了解多少?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分析
眼睛太突出可能是病
股骨颈部的轮匝带在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作用
视网膜脱离能治好吗
小腿疼痛查血脂
TOP10遗传性眼病防治应引起重视
介入治疗右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眼前一道“闪电”可能是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