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的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的研究

2017-04-13王迪方海文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专业能力新课标

王迪++方海文

摘 要:“教育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教师决定着教育的好坏。”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实施者。随着数学新课标的实行,对中学数学教师的执业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使中学数学教师有效地实施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中学数学教师进行专业能力方面的培养是当前的关键和热点问题。该文分三个部分论述了新课标下的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第一部分是新课标及理念;第二部分是新课标对中学数学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第三部分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方案。

关键词:新课标 中学数学教师 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176-03

在21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也被科学技术改变了。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继承者、传播者,归结为是新的知识的缔造者,要培养21世纪的素质人才,从中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教师。因此,只有加强对数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才能培育出符合21世纪要求的教师人才,才能使国家的教育队伍更加强大。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都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相应的专业要求。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导力量的教师,如果专业能力得不到保证,有效教学与高效教学又从何而谈?因此,提高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新课标在教育改革方面要强化的重要问题。

1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定位课程价值,重视新学力观

1.1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课程理念形成于对现实教育的深刻剖析和对未来教育的展望,在理念方面,新课程与旧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不同的理念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改革,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旧课程观中,课程是文本课程,教师是传授者,因而教师是中心。而新课程观中,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自我建构的过程。二是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材意识是第一意识,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计划尤为重要。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由教材以及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和教学环境等构成的一个紧密的关系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学习方式产生转变是教学过程的主要任务。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是数学新课程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单单只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对这种理念进一步领悟,而这种领悟只有在实践教学中才能够得以不断完善,因此这种意识在数学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攻坚阶段才显得尤为突出。

1.2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课程的价值是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是多元的和多种价值的交融,是人的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交融,因此新课程的价值是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种简化成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虽然我们向来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但至今,在如何处理好“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人的价值”这3种基本价值的关系上,经历了许多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1.3 课程价值定位是人的发展

新課程的定位是人的发展,也就是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主要是指以个人能力和个人的个性发展为核心,这就是课程价值取向的定位问题。数学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品质,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信息整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等。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奠基工程,面临的教育任务,不仅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尖端类人才,还要为农业建设、工业建设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要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三者关系。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面向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一技之长,成为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的有用人才。

1.4 重视双基,重视新课程下的新学力观,提高学生未来的生活质量

学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基础学力是指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的学力。发展性学力是指以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主要内容,使学生能发展自己的未来的能力。把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及掌握与终身学习三者的关系联结在一起,便形成了新课标中的新学力观。

在新课改中,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处于突出位置,它提倡将双基作为一种载体,强调对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探究问题能力及合作意识的培养。过去,我们比较重视学生的健康体魄和健康心理,却一直忽略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新课程强调,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现实生活世界,而且还要关注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意义远不只是学习本身,还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2 新课标对中学数学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给予了越来越大的关注。广大教师虽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观念、理论和要求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灵活运用,还存在着一些困难,这就要求广大教师通过具体实践,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2.1 教学基本能力

数学语言是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特定的词语、符号、式子、图形等,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师生间相互交流数学知识和情感交流的工具,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数学教师要保证做到:熟练使用普通话,课堂教学时口齿清晰,语调抑扬顿挫,传授的课堂内容要保证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要严密,数学试题中的符号语言要准确、几何语言的表达要规范。

教师的板书是展现教材内容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进行演示例题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环节之一。数学教师的板书要保证做到:布局要合理且简明扼要、字迹要工整且避免出现错字。同时,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板练空间,以便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例题示范时,步骤要规范、详略要得当。

例如,讲解例题:若直线与直线平行,且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求直线的表达式。

分析:由直线与直线平行,可求出的值;由直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可求出b的值。

解:因为直线与直线平行,所以=-1。又因为直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所以b=-2。因此所求直线的表达式为。

2.2 分析研究教材能力和灵活运用教材的能力

教师要具备分析教材和研究教材的基本功,这是教师能够上好每堂课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做到: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熟练掌握各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潜在的功能因素,注重教材中例题的变式、延伸和拓展内容,重视教材内容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智力,提高了能力。

例如:

(1)复习旧知。

问题 当取何值时,下列函数有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大值和最小值是多少?

(1)12;(2)

解:(1)当=1时,函数有最小值,为y最小值=-13。

(2)当=-1时,函数有最大值,为y最小值=3。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纠正,让生共同回顾旧知,教师板书:

二次函数的最值:如果a>0(<0),则当时,y最小(大)值。

(2)探究新知。

某商品现在的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以卖出300件。已知商品的进货价格是每件40元,制定怎样的涨价或降价的方案,才能使利润最大?

(3)变式训练。

某商品现在的销售单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以销售300件。根据市场情况反映:如果调整价格,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已知商品的进货价格为每件40元,如何制定价格才能使利润最大?

在新课标中,中学数学内容方面有了比较大的调整和变化,这也要求中学数学教师在具备较强的挖掘教材的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分析和理解教材的能力。同时,还要全面熟悉新旧教材的变动情况和新旧教材之间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更新数学课堂教学理念,不断改变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做到灵活地使用和运用新教材,不断积累新的课程资源。

2.3 创造性的指导能力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内容,既体现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体现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依据中学生的不同的年龄特点,根据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改革要求,中学数学教师要不同程度地开展探索性教学活动和创造性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多样化、兴趣化。

目前,中学数学的教法還处于转型期,很多教师还习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新课,要使教师都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实行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实现新课标教学行为的重大转变,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所以,要求广大教师,在抓好数学双基的同时,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放到首位,在课程的构建上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把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作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培训,同时也要对每一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注意力、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效果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 对中学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再思考

从新课程改革方面来看,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学数学课程方面,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内容。为了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中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还可以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等方面的信息收集,来充实数学教育教学资料不足的问题,进而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数学文化课和综合课程的设立,还要求中学数学教师要熟悉数学史,掌握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以及数学在其他相关学科的应用等文化知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迅猛发展,数学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多样化,所以要求中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及时地学习心理学、教育学,不断提高教师职业能力。

4 结语

目前,关于中学数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问题,是一个热点话题,许多数学基础教育方面的课改专家和大多数一线数学教师,在此方面都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和细致的研究工作。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进程也会逐渐加速,中学数学的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地增加,在新课标下,如何培养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当前学校及教育部门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多年来,笔者虽然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但由于水平和知识面受限,有一些问题的阐述还不够深入,今后需要不断地研究和学习,并对中学数学教师专业能力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期待与各位数学教师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 平翠,高宗泽.教师教育者的知识基础:荷兰的视觉[J].外国教育研究,2015(3):105.

[2] 孙永良.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09(15):30.

[3] 李学农.论教师教育的专业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2(12):55.

[4] 荀渊.教师教育者及其自我研究: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新途径[J].教师教育研究,2012(5):15.

猜你喜欢

专业能力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不同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在发展规律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