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物理专业英语教学探索

2017-04-13赵朋金毅李萍刘海英张英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科研专业英语物理

赵朋++金毅++李萍++刘海英++张英

摘 要:《物理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与物理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之后的升华,已经成为各高校物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学好物理专业英语,可以为物理专业学生将来在物理及其他领域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该文针对《物理专业英语》教学,从授课内容、科研促进教学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物理 专业英语 教学 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170-02

得益于实验手段的迅猛发展,物理研究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概念和技术,要想跟得上物理研究飞快的发展速度,就必须掌握第一手的原文资料。众所周知,英语是全球的通用语言,绝大数的科研进展和最新成果都是以英文论文的形式报道的。由此可见,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对于学习和掌握物理前沿研究是非常有益处的。正因为如此,《物理专业英语》已经成为各高校物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从课程特点上讲,《物理专业英语》既不同于《大学英语》,也不同于物理专业课程,更不是二者的简单综合,而是《大学英语》与物理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之后的升华。学好物理专业英语,可以为物理专业学生将来在物理及其他领域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显然,全面了解物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应该成为《物理专业英语》重要的教学目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专业英语很容易与双语教学发生混淆,即把英语当作交流的工具,偏重于物理专业知识的讲解。授课内容基本就是英文版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授课方式基本就是《大学英语》的授课模式,即教师对专业知识进行翻译,对专业词汇进行讲解。而这些教学内容,学生都已经在前期的各门相关专业课程中学过。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机械的授课方式极易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也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更谈不上去了解物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1]。可见,对上述传统的《物理专业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物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笔者针对新时代背景下《物理专业英语》教学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在实际授课当中,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更新教学内容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物理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彻底的改革。诺贝尔物理学奖无疑代表着当前物理学界的最高奖项,每位获奖者的研究工作也必然是物理各领域的研究热点。一般來说,物理学研究的领域可分为四大方面: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和光学物理、高能和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和宇宙学。因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基于百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奖(含部分化学奖),将授课内容划分为以上4个模块,具体见表1。通过内容模块化,在有限的学时内,可以更好地向学生介绍当前物理方向的研究领域和最新动态。将平常枯燥的物理知识分解到各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含部分化学奖)相关的研究工作上,可以使得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和词汇的同时,极大地拓展其物理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物理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

2 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

早在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创立者威廉·冯·洪堡就提出了“通过研究进行教学”和“教学与研究统一”的教育思想。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院士也曾讲过:“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由此可见,作为一名高等学校任课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传统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将自己的科研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从而促进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2]。在科研工作中,笔者长期专注于计算凝聚态和材料物理领域,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低维材料中电子及自旋极化输运方面。最近,笔者基于低维碳基材料(包括零维的富勒烯、一维的碳纳米管和二维的石墨烯)设计了各种分子器件模拟,并在其中实现了不同的逻辑功能,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J. Chem. Phys.、J. Phys. Chem. C、J. Mater. Chem. C、Org. Electron等高水平SCI学术期刊上。在这些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去繁就简,将其有机地融入“纳米科技”“有机电子学”“半导体”以及“超导体”章节的课堂教学当中,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超导体”章节为例,笔者采用了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适时地将取得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当中。首先,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调研资料,除了课上讲过的铜基和铁基无机材料之外,还有哪些材料是目前高温超导领域的热门研究材料。学生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富勒烯是热门的高温超导材料之一。基于此,笔者在课堂上对富勒烯分子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介绍了笔者自己在富勒烯分子器件方面的研究。这样,不但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让学生感觉到科研其实并不神秘,科研原来就在自己身边。

3 新的成绩考核方式

在传统的考核方式中,一般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为了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了更大力度地开阔学生的知识面,笔者在传统成绩的考核模式基础上,增加了一项新的考核内容,即完成一篇不少于1 000字的中文小论文[3]。例如,在课堂讲完“纳米科技”章节后,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写一篇关于除了石墨烯之外其他二维材料(如硅烯、锗烯、二维氮化硼或二维过渡金属二硫化物)的小论文;在课堂讲完“中微子”章节后,教师要求学生调研并写一篇关于中国科学家在中微子研究领域的贡献的小论文。像这样的小论文,教师一学期会布置10个左右,学生任选其中之一完成即可。通过这种方式,不但锻炼了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4 结语

总之,在长期实际教学基础上,笔者更新了《物理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编写了基于诺贝尔物理奖(含部分化学奖)的教学讲义;同时在课堂授课当中,将自己平时的科研工作有机地融入其中,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习兴趣;并且,笔者还通过引入论文写作考核的方式锻炼了学生写作科技论文的能力。希望笔者的教学探索能够对高等学校《物理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赵朋,金毅,郑中山.提高物理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2010(26):185.

[2] 葛文君.关于高等学校科研促进教学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1-3.

[3] 黄玉梅.项目驱动教学法在物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69):103-104.

猜你喜欢

科研专业英语物理
只因是物理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我不是教物理的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