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服务中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探讨

2017-04-13陈志鹏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公众号微信图书馆

陈志鹏

摘 要:网络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已经发生转变,从“以书为主体”发展到“以知识为主体”。这就意味着,除了传统的纸质图书载体之外,有更加丰富多元的途径可以进行知识的传播,微信公众号作为近几年的新兴产物,发展势头猛进。该文就图书馆服务中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微信 公众号 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119-02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数字时代早已到来,人们对“大数据”“云计算”等名词更是耳熟能详,所有的信息资源都高度数字化,呈现海量、多元、便捷等特征。在这种氛围下,现代化图书馆需要紧跟时代特征进行转型、优化,融入新的互联网环境,才能发挥图书馆最大的使用价值,满足智能化社会的需求。

3G、4G技术的广泛普及以及免费便捷的Wifi服务,促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设备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的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基于智能手机开发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创新服务方式的必然产物。其中,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更是图书馆行业近年来的关注热点和重要發展领域。

1 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

微信,作为即时通讯工具,发展至今每月活跃用户接近7亿,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手机社交应用APP,而是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公众平台的信息推送以及朋友圈的信息分享功能,为图书馆的信息发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图书馆可依托公众号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升服务质量。

在微信公众号得到推广前,智能手机上使用较多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主要有:手机WAP网站、微博、移动图书馆客户端APP等。相较于这几种方式,微信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从手机WAP网站建设来讲,由于各个品牌的手机屏幕尺寸大小不一,需要制定不同规格的页面来获取用户最佳的体验效果,运营成本高,管理上也非常麻烦。手机客户端APP则由于手机系统繁多而面临困扰,现在市面上的主流系统就有Android、iOS、Windows等多种,更有其他小众品牌,程序员在开发应用时需制作多种版本,实际操作起来耗时费力。

微博与微信是近年来图书馆界最常拿来对比讨论的两个服务平台,关于二者的研究有着非常丰富的文献资源。相较于微博,微信有腾讯公司多年积累的庞大用户数量以及公众号推出后不断改进升级带来的丰富的应用、强大的功能,凭借这些优势,微信赢得了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通过微信公众号的菜单功能,读者可以查询馆藏书目、图书推荐、讲座活动等信息,在绑定读者账号后,更能实现查询借阅情况、办理续借、预约图书等功能。微服务大厅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热门图书、有声读物、微课堂、公开课、学术视频等,可以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通过微信公众号,图书馆可以高效、便捷地将馆内活动资讯、新书预告、阅读推荐等服务信息推送到用户手里。

2 微信公众平台的不足

从目前大部分图书馆公众号的使用情况调查来看,图书馆公众平台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和局限之处。公众号命名没有固定规则,各级图书馆公众号名称呈现多样化,真假难辨。图书馆缺乏专门工作人员导致的公众号信息推送频率过低、推送内容质量不高,也使得微信用户关注度下降,社会影响力不足。另一方面,从图书馆长远的发展考虑,微信公众号的使用依附于腾讯公司,图书馆并没有完全的掌控权,主动性不足,一旦腾讯公司对微信应用进行大幅度的变动更新,图书馆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这个过程是无法预知的。

3 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

微信是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和新兴媒介,图书馆要把握住机遇,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转变服务方式,实现本地服务与移动服务之间的对接,完善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水平。

沟通和交流是拉近读者与图书馆距离的最有效办法,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实现双方的良性互动。微信的实时性可以让读者随时随地使用图书馆服务,简单的操作以及图片、视频等丰富的信息类型也提高了微信用户的使用体验。秉着“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宗旨,图书馆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3.1 打造微信服务团队

图书馆要利用好微信公众平台,就需要一支有经验、有能力的队伍来进行管理工作。目前图书馆微信服务的工作人员组成方式常见的有3种:一是由图书馆原有的业务部门承担,比如:技术部、信息管理部等;二是成立新的专职部门,培养专职人员;三是由图书馆各个职能部门抽调人员成立工作小组,集众人之所长,进行分工合作。其中以第三种方式为最佳,跨部门合作可消除部门间的职能障碍,加强馆员之间的意见交流,不同领域的人才思想火花的碰撞更能产生创新的想法。

技术是服务的支撑与保障,图书馆要充分调动服务团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团队的学习能力,加强微信公众平台业务的开发和使用,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减少用户流失。微信平台的开发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对于某些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图书馆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各级图书馆要明确目的,根据自身能力选择性地加以利用。目前微信开发者模式可利用的接口权限非常丰富,可自定义公众平台界面菜单,实现多种辅助功能、娱乐功能。除了要将现有实体图书馆的图书借还、续借、预约等基础流通服务搬上平台,还要结合公众平台提供的接口以及第三方应用,大胆创新开发新功能,优化图书馆服务系统,不断拓展图书馆服务范围。

3.2 提高推送信息质量

图书馆公众号可以将自己要发布的信息以推送的形式传递给每一个微信用户。在碎片化信息时代,读者接触到的信息是海量的、快餐式的,图书馆需要明确读者需要什么服务、想要什么信息,只有精心制作的高品质内容才能吸引住读者,留住更多的用户。

就内容创作方面,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公众号推送信息主要以活动公告、书目推荐、网络转载文章为主,高质量的原创图文非常稀缺,图书馆需要在这方面加大力度挖掘。网络转载的文章需要紧跟舆论的热点,让读者更有参与感,原创图文制作时可以适当结合地方文化特色。

做好推送内容优化的同时也要注意用户的体验效果,推送频率不宜过高或过低,排版形式要简洁大方、清楚明了,发送时间尽量固定在某个时段,可以提前制作好图文内容,等到时机良好再推送给读者。

3.3 分析公众号影响力

网络时代下的图书馆更加强调“以知识为主体”的服务理念,其重点核心思想就是“交流、分享、学习”,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方式,加强读者与读者、读者与信息之间的交流。在公众平台的管理中要充分重视读者,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注意分析公众号的几个参考指标,包括推送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转发量以及评论量,其中要兼顾总数、平均数、最高值等数据,这些都可以反映出读者的阅读喜好和接受程度。

4 结语

科技在进步,而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方式和手段也在不断变化着,图书馆必须跟上读者的生活方式转变,加快科学技术前进的步伐。微信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图书馆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已经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研究领域也在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拓展。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读者获取资源的成本降低,图书馆应该抓住机遇,建设好微信公众平台,探索并挖掘新的服务方式吸引更多的读者,最终实现图书馆服务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刘丽萍,庞彩云.图书馆微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4):60-63.

[2] 孙翌,李鲍,高春玲.微信在图书馆移动服务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4(5):58.

[3] 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80-83.

猜你喜欢

公众号微信图书馆
图书馆
微信
微信平台促进旅顺口旅游发展的实践研究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