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堂应变方法

2017-04-13刘玉萍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异常情况课堂

刘玉萍

[摘 要]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突发情况要采用相应的应变方法,常见的有因势利导法、幽默启迪法、有意忽视法、设悬法、存疑法、开诚布公法、将错就错法、转移法等。

[关键词]课堂;应变方法;异常情况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79-01

课堂是一个控制场,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课堂教学具有其复杂性与变化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会遇到令自己措手不及的“异常情况”,这些“异常情况”是对教师课堂应变技能的考验。

课堂应变技能,通过具体的应变方法表现出来。课堂应变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因势利导法

有时教师会遇上一些难以解释清楚,甚至有可能使教师陷入尴尬,但又不能回避的突发性问题,包括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预设发生较大偏差,这时就要利用因势利导的应变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顺着学生的思维,进行适应学生实际的教学。因势利导的应变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从而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因势利导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要搞清楚学生的“势”,如果学生的“势”是正确的,则引导学生努力向纵深挖掘;如果学生的“势”是错误的,则可将其化作教师正确引导的起始点。

二、幽默启迪法

幽默是一种包含了思想、学识、灵感,能瞬间迸发出光芒的思維火花。幽默更是一种强有力的武器,它能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也是化解课堂诸多矛盾的妙法之一。拥有幽默,教师可以在笑谈间解决问题,摆脱尴尬,既保护学生的自尊,也能稳定自己的情绪,不因学生的捣蛋行为而产生过激的情绪,这是衡量教师课堂应变能力高低的标尺。

三、有意忽视法

中小学生中,试图通过恶搞来引起同学和老师关注的不在少数,他们好胜、要强、爱出风头,却又缺乏学习竞争力,成为课堂上的“另类”。对这部分学生的恶作剧,教师如果产生强烈的反应,有可能达到他们恶搞目的,反而会强化他们恶搞的欲望,在未来的课堂中他们会制造出更多意想不到的闹剧。因此,对这部分学生制造的课堂“事故”,只要不影响教学,也无关教育原则,教师可有意忽略。一般来说,这些学生会在自讨没趣后放弃恶搞的行为。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因学生的捣蛋行为而产生过激的情绪。

四、设悬法

悬念往往能带给人一种强烈的思考动力,使人对之后的事件发展产生迫切追问的心理。当学生精神疲倦或者教师遇到突发提问无法正面回答的时候,都可以用设悬法。教师可通过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的思维从压抑或一个不当的兴奋点,转向亢奋或积极健康的兴奋点。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所设置的“悬念”必须要基于学生问题中有价值的部分,而不应是插科打诨。

五、存疑法

教师不是全才、通才,会有知识上的盲点和结构上的缺陷,有时学生的突发奇问,教师并不能立即给予满意的解答,甚至会被难倒。此时,教师不能因维护所谓的尊严和权威,非把问题在课上解决不可,而可将问题暂时搁置起来,留到课后来解答。但值得强调的是,“存疑”只能是暂时的,教师应当言而有信,课后马上收集资料解决疑问,否则,存疑法就会被学生误认为是教师忽悠学生的把戏。

六、开诚布公法

课堂中某些偶发事故,教师并不是能全部解决,或者不能当堂解决;又或者教师在课堂上出现明显的知识错误,被学生发现。一旦出现上述情况,教师不能文过饰非,敷衍了事,或者反过来责备学生,而应当开诚布公、心胸坦荡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出的,教师需要具备真诚、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不仅能够获得学生的理解,还能让学生觉察到教师对待知识科学认真的严谨态度,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观与价值观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七、将错就错法

教师开诚布公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一种勇气。而能将错就错,巧妙纠正,是一种智慧。当然,将错就错法的关键在于改正错误,而不是将错误掩饰到底。教师要巧妙地把出错转化为借题发挥的契机。它与教学方法中的示错法较为接近,只不过前者之“错”是无意而犯,后者之“错”是有意而设。

八、转移法

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意外状况,有的经过恰当的引导能转化为积极因素,并能直接应用于教学;有的较为棘手,不能直接应用于教学。在难以因势利导、借力打力的情况下,教师就需要运用转移法,即借助语言、实物、电子媒介等手段,将学生因偶发事件而偏离的兴奋中心转移到文本学习中来。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异常情况课堂
恐龙公园
甜蜜的烘焙课堂
基于仿真计算的城市燃气管网异常情况分析
美在课堂花开
某1000MW超临界机组脱硫石膏异常情况分析与处理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几种常见的线损异常情况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