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分析

2017-04-13张跃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果戈里吝啬鬼葛朗台

张跃

摘 要: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吝啬鬼都是为人们所鄙夷的一类人。他们的所言所行,所做所想,都成为世人揶揄嬉谑的对象。本文对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主要吝啬鬼形象做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中西方文学;吝啬鬼

中图分类号:I0-03;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9-004-01

吝啬,一个贬义词,代表小气的意思,也被世人视为一种不良的人格特征。拥有这种品性的人,被称之为吝啬鬼,即指非常小气或很小气的人。过多的将财富占为己有,不愿意与人分享。这样的人物,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不分过境,比比皆是。

一、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

欧洲文学中最为人所知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分别是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吝啬鬼》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和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吝啬这样一种“品质”。

(1)凶狠的夏洛克。16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变得越来越不可调解,到90年代,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也日益尖锐。莎士比亚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威尼斯商人》的,并塑造了夏洛克这样一个吝啬鬼的形象。夏洛克是高利贷资本的代表,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他采用封建社会残留下的方式敛财。同为商人的安东尼奥为人宽厚,借钱给别人从不收取利息,夏洛克对此嫉恨在心,认为威尼斯只要有安东尼奥的存在,自己在收集钱财的路上便有了绊脚石。而为帮助好友结婚,安东尼奥向夏洛克借高利贷,夏洛克想借此机会复仇,便与安东尼奥签约,若到期便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一磅肉。由此可见夏洛克记仇凶狠。(2)多疑的阿巴貢。莫里哀创作《吝啬鬼》的时候正处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在经济快速的发展下,诞生了一个靠高利贷聚敛钱财的吝啬鬼阿巴贡。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不仅对雇佣的仆人非常抠门,甚至对自己都舍不得,经常饿着肚子夜半三经去马棚偷吃。他还苛刻自己的家人,因为他的儿子爱上了一个叫玛丽亚娜的女人,阿巴贡说也爱上了她,和儿子争风,并让他的儿子取寡;他的女儿爱上了管家,而阿巴贡为了省去嫁妆费,逼迫自己的女儿嫁给老头。一个嗜财多疑的吝啬鬼形象被刻画出来。(3)迂腐的泼留希金。十九世纪的俄国正处于农奴制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果戈里创造了《死魂灵》泼留希金这样一个吝啬鬼形象。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则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 虽说是地主,是守财奴,但是泼留希金的装扮却是十分的寒酸,从外表上看,泼留希金就是个穷乞丐,看到一块破布,一个钉子都会去捡,但是正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乞丐却是堆积如山的财富、一千多个死魂灵的拥有者。果戈里用了一种对比的方式来描写泼留希金,一方面泼留希金是出了名的吝啬鬼和守财奴,压榨农奴,敛取财富,所有的财物都被收进仓库里。另一方面,泼留希金并没有好好地“利用”这些压榨来的财物,而是任由它们在仓库里“变烂、腐烂”,就这样白白浪费掉。就是在这样尖锐的矛盾中,一个愚蠢落后的地主形象被描述出来。(4)狡猾的葛朗台。19世纪上半期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复辟王朝大势已去,巴尔扎克创作出《欧也妮·葛朗台》。描述了一幅法国19世纪前半期外省的色彩缤纷的社会风俗画。刻划出一个狡黠的吝啬鬼葛朗台。通过投机货币流通,增加收益,葛朗台成为了法国索漠城最有钱的商人,但他的这种狡猾也断送了他的家庭,他的吝啬对家人也表现的淋淋尽致,在他眼里,一枚银币比自己的女儿妻子要贵重的多。

二、东方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

吝啬鬼作为一个被知晓的文学形象,也存在于东方的文学中。其实吝啬鬼的典型非吴敬梓《儒林外史》严监生和郑廷玉《看钱奴》贾仁莫属。(1)严监生。吴敬梓刻画的严监生是个有钱人,“钱过北斗,米烂成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这样财富的拥有者却吝啬到不行,饿却舍不得买猪肉,落个骨瘦如柴的地步。奄奄一息之际,伸出两根手指,众人不能理解这为何意,妾侍上前解释,“爷,我懂您的意思。您是不是担心那灯盏里放了两茎灯草,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便走上前去挑掉一茎;此时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当场就没了气”。这便是严监生吝啬铁证如山的证据。(2)贾仁。《看钱奴》主要写贫民贾仁因得周荣祖家祖财而暴富,后又廉价买得周荣祖之子为养子,最后钱财重归周家。郑廷玉运用讽刺的手法勾勒出贾仁这样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贾仁一心馋着烤鸭,却舍不得花钱去买。他想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手放在烤鸭上,把整只烤鸭都挝的全全的,然后回家之后就凭着手指上的鸭油吃饭,咂一个手指头就吃一碗饭。无奈一个手指被狗舔了,如此小事却气恼之下一病不起。另外,在贾仁奄奄一息之际,叮嘱自己的后事。他不让儿子为自己买棺材,而是用斧头剁了自己然后埋掉。即便这样,他还要求用别人家的斧子,生怕把自家的斧头砍卷了刃。钱成为其人生的唯一乐趣,他也成了金钱的奴隶。就是在这样细枝末节的描写中,吝啬鬼的形象油然而生。

三、结语

不管是中方还是西方文学作品,在表现出吝啬鬼这样一个文学形象所具有的品性时,也反映出文学作品所出的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这些吝啬鬼形象,也深深留在了世人的脑海中,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2]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果戈里吝啬鬼葛朗台
白领葛朗台的秘密
果戈里写作
吝啬鬼
智服吝啬鬼
果戈里烧稿
《欧也妮·葛朗台》的人性寓言
烘云托月月更明
不要吝啬鬼你的鼓励
The mean man’s party 吝啬鬼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