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聊书吧
——开启班级读书新路径

2017-04-12陕西渭南北塘实验小学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书吧考勤读书

陕西渭南北塘实验小学 宋 盈

近几年,我校切实践行快乐阅读、自主阅读、师生共读、海量阅读等理念,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

让阅读滋养人生,是传承文化基因,助力儿童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要“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我校在深化新课程改革中认真落实这一理念,不断实践探索“乐贤幸福”教育内涵,坚持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奠基的办学方向不动摇。我们以“快乐阅读”为抓手,创设“乐贤斋”,为教师读书交流提供安静高雅的环境;创建“乐读馆”,落实语文教师每周为孩子们上阅读课的制度;创编“我爱读书”评价争星手册,引领孩子们天天阅读,养成人人爱读书的好习惯。通过阅读,使师生汲取优秀文化精华、积淀文化底蕴、提升文化素养。

班级读书活动的广泛开展为营造书香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初,微信群的兴起,各种阅读平台APP的推广,使学校读书活动的开展有了新抓手。我校各个班级随即创建微信聊书吧,利用新技术媒体及时跟进,开启了班级阅读的新路径。

一、创建特色微信聊书吧

1.给微信聊书吧起个响亮的名字

2.师生共同制定聊书吧的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了微信聊书吧之后,师生在一起共同制定聊书吧的制度。对家长、孩子读书的时间、评价、考勤等逐一制定细则,群内成员共同遵守。

二、有效管理微信聊书吧

创建微信聊书吧后,我校语文教师有的放矢地管理微信群,使聊书扎实有效,真正让学生有所获益。

1.读书时间

读书贵在坚持,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校固定的读书时间一般为:晨读、午间阅读、双休日大阅读。为了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语文作业几乎都在学校完成。每天晚上18点到21点是孩子们在聊书吧尽情诵读、展示的时间,低年级每位学生每晚在聊书吧读书展示3—5分钟,高年级撰写读书感受20—100字。

2.读书内容

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可以共读一本书,也可以自选喜欢的书来阅读,交流读书收获、分享阅读快乐。

3.读书交流和汇报方式

可以是微信文字留言,也可以是微信语音或者以录音上传。前两者刷屏太快,后来老师给家长推荐了“荔枝FM”听语音当主播这样一个软件(这个软件可以收听优秀的电台节目,有歌单推荐、心理倾诉、美文朗读、广播剧、脱口秀等),有些家长还下载了“为你诵读”软件,孩子将一个完整的故事配乐诵读,效果很好。这样就不用家长不停地为孩子录音、刷屏,也方便了考勤。

4.读书考勤

我校每个班级都有读书考勤表,读书考勤由老师和家长合作完成,周一到周五按照学号由家长考勤,周六、周日是各语文老师负责考勤。

5.读书评价

班级聊书吧的建立,老师的及时引导也是必不可少,老师的评价要跟上,要有导向性。

谢老师最常说的是:为今天坚持读书的孩子们点赞。因为老师每天定时浏览,所以能很准确地点出读书的是多少个人,也给孩子们传递老师已阅这样的信息。

当孩子们尝试谈出自己的观点时,谢老师也会及时跟进:×××有了自己的观点了,真好!为他竖起大拇指。

虽然土木工程施工企业成立了企业内部往来,运用计算机网络项目管理系统,但是这些信息基本上只在施工现场以及项目内部流动,没有与其他工程项目和网络进行交流,折旧导致虽然积累了大量科学、实践性数据资源,但是这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有时候,老师还和孩子读同样的书,谈谈自己看书的感受,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也在和他们一起读书。他们的读书按照考勤,一周七天,读书次数达到5次以上,评选为周明星,奖励一枚乐贤娃娃,连续四次评选为周明星的就会被评为月明星。每周学生汇报自己一周的阅读收获,每组评出一名读书小博士,每月评出5名读书小学士。

三、教师巧妙引导,学生兴趣盎然

1.营造读书氛围

良好的氛围保证孩子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地阅读。我校语文教师身先士卒,在微信聊书吧给家长和孩子展示朗读,或故事或诗歌,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为学生起到很好地示范引领作用,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老师们各显神通、家长们不甘落后、孩子们兴致盎然。

热爱阅读的王老师通过和孩子们共读一本书,让他们爱上阅读。没有讨论的阅读是无趣的,所以重视“读后讨论”也是十分重要的。孩子读书时,老师积极参与,与他们一起交流读书的心得、收获,这样创设读书氛围,有效调动读书兴趣,强化了孩子们读书的动机。在老师的带动下,家长们也积极行动起来,周同学的家长是这样做的:在给自己孩子买书的时候,给孩子的好朋友也买上一本送给他,和同伴一起阅读,孩子的兴趣更浓,这也是群体动力学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2.感受读书的乐趣

当学生向我们讲述自己阅读的快乐和收获时,我们一定要表现出和他一样的开心,分享学生的读书成果,这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并对读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心理学分析显示:只有不断地利用外界刺激加以强化,兴趣才能保持持久和稳定。当学生对某种读物产生兴趣时,家长和教师最好采取主动参与的态度,和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以激发和强化孩子持久阅读的内在动力。例如开始创建班级微信聊书吧时,谢老师立足培养兴趣,首先向孩子推荐了适合他们阅读、且富有童趣的书目,孩子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挑选。读章节,甚至是2—3页童话故事都可去读、去谈感受、去分享。于是,每天聊书吧都会看到:“大家好,我是××,今天我读的是什么书,从中我知道了什么。”

于是,班级微信聊书吧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有的展示好词佳句的积累、有的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独特感悟、还有同学分享自己写的读书笔记或鉴赏小论文。

对于那些不愿意读书,家长也无奈的孩子,谢老师则加孩子家长为微信好友,每天接收孩子的语音读书信息,为他点评、点赞。

四、多方互动交流,让孩子爱上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

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上也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为此,我校在阅读方面挖掘身边资源,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邀请家长参与,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通过阅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通过阅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阅读,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同时教师适时介入,和家长、孩子一起在阅读书吧里进行读书心得交流,畅谈感悟,为孩子的阅读成长奠定基础。

一年级二班微信群里的一百多位家长都很给力,每天,老师、家长、孩子都有互动。作为老师,主要任务是引导孩子选择读书的内容、读书的方式方法、不断地给孩子鼓励;向家长推荐好的文章、好方法,表扬优秀的家长。家长在老师的影响下,纷纷为孩子们点赞!每天值班的家长和老师互动,大家及时对孩子的读书进行点评。总之,一年级二班这个微信群里暖意融融,孩子优秀、家长给力、老师欣慰。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哲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养阅读习惯,当孩子爱上阅读,他将同时学会爱的方式,他会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生命、爱世界。

我校的班级微信聊书吧正在让孩子们人人都爱上读书。我们相信,被书籍浸润过的童年,未来人生之树会更繁茂。

猜你喜欢

书吧考勤读书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书吧里的故事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考勤应用研究
智能人脸识别考勤系统
浅谈电子考勤的优势及简介
便携式指纹考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