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R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及发展探究

2017-04-12闫文瑞

视听 2017年7期
关键词:出版业虚拟现实数字

□ 闫文瑞

VR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及发展探究

□ 闫文瑞

数字出版是出版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形态,以科技创新为助力,不断变革发展模式。当下最为引人注目的虚拟现实技术在近年不断冲击着大众视野,引爆消费与投资市场。对于数字出版业而言,VR技术的融入能够创造更为新奇的平台,形成新的产品,有利于数字出版形成新的视角。当然在应用VR技术时也要妥善处理相关问题,比如产品的稳定性、产品成本的把控等。

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出版;智能科技

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出版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特别是报纸、杂志、图书等传统纸质出版物,可以借助科技力量将文字转化为视频、音频、3D影像,甚至是当下时兴的VR视图,借此为大众提供立体的沉浸式体验。

一、虚拟现实读物研究背景与意义

传统的纸质图书是通过文字、图片等方式来呈现作者的思想与内涵,但这种方式是单一且静止的。而时下的数字出版可以弥补这些缺点,通过多维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读者,实现阅读的立体化。但由于技术的瓶颈使得电子阅读缺少新的发展点,VR技术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沉浸式阅读,增强了参与感,使整个过程更为生动灵活。因此,研究VR技术与出版的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跟随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又拓展了出版业的产品目录,带领着读者进入新的虚拟交互时代。

二、VR与数字出版融合的可实践性

虚拟现实技术与出版业的融合已不再是一个想法,近年有许多出版集团相继展开了研究。

(一)以教育出版领域为例

2016年1月,北京出版集团与北京易视互动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依托VR技术开发出儿童科普可视绘本“大开眼界恐龙世界大冒险丛书”,小读者们可以全方位体验恐龙世界,极大程度上丰富了阅读体验。目前幼儿教育行业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庞大潜在市场。我国都市家庭教育消费占家庭支出的65.5%,其中,0至6岁的儿童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30%以上。幼儿早教市场的预计发展规模不断攀升。而根据传统出版社常年的数据来看,教育板块的占比一向占据大半江山,所以作为逐渐活跃的婴幼儿出版市场,各大出版社应该抓住机遇,迎难而上。

(二)在技术类出版领域

美国科学家与艺术家开发出用于解刨学的VR系统。应用于教学中,学生们可以通过这款应用观察复杂的人体结构,用更为生动的方式学习解剖。比如说通过心脏解剖图,用户不仅可以查看血流、血管、心室等部位,还可以观察不易探查的图层,并查看心脏的搏动、运作。这种新兴的VR系统还被应用到普通的课堂教学中去,比如系统可以清晰追踪学生们的动态,并加入“增强凝视”的功能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目光,进而提升注意力,有效增强教学效果。在校园教育中运用VR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形成多感官刺激,全方位输入教学信息,还能有效避免在日常教学中真实实验带来的危险,同时也可以弥补部分地区教学设备的不足。

(三)在文艺类出版领域

2015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梵高地图》,用来纪念梵高,该书一度在网络上掀起了梵高热,占据了当当文艺类图书首页推荐及新书热卖榜。电子工业出版社为了给此书造势,举办了国内第一场以“梵高地图”为名的虚拟现实艺术展。总的来看,该出版社打破了“VR”只是虚有其表的噱头这一偏见,充分利用最精尖科技巧妙地将VR影像技术与图书丰富的文艺内涵相结合,实现了图书内容的充分展示,以及VR技术与出版领域合作的可实操性。

三、制约传统出版物实现VR应用发展的关键要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虚拟现实技术在出版领域有着越来越多的尝试,VR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指日可待。但当下VR在出版领域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技术层面

目前,VR设备并不完善,普遍容易造成使用者有眩晕的不适症状。造成眩晕有三大主要的原因:一是某些使用者患有延迟眩晕症;二是画面自身质量有问题;三是模拟眩晕症。能否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VR与出版物融合能否成功的重要关卡。处理这一问题,一方面要不断地升级VR技术,由于VR技术在出版业还处于起步期,系统漏洞多,经济支柱薄弱,技术困难多;另一方面要出台相应的质量合格标准,比如以眩晕程度为标准。有了具体的衡量标准,才更有利于消费者选择商品。

出版物与VR技术结合虽然是极有前景的,但是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技术合作方的成熟度和稳定性,否则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像是被迫大批召回,或是被迫关闭产品线的惨痛教训。在技术服务商的选择上,第一是要注意其服务器是否在本国,因为服务器不在国内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隐患,而且会对用户体验有影响;第二是选择成熟稳定的技术服务提供方才能更好地服务读者,及时的升级维护是不可或缺的。

(二)成本问题

VR技术的出现,并不是创造一种出版行业的附属品,而是将领衔一种新的视角。这在技术方面是一个新的挑战,更意味着开发成本的提高。高水平的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在设备的要求上必定更加严苛,这为消费者建立了一定的门槛,想要享受这种科技,就需要购置显示头盔和数据手套,这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与此同时,还有人员的问题。传统出版社有大量的采编文字、图片的工作者,大都没有受过数字知识的培训,不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VR产品的出现,需要工作人员具备立体的、互动的、创新的出版理念。出版企业向数字出版转型,技术的革新是绕不过去的先决条件,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精良团队,才有可能实现后期产品的开拓。当进行产品测试时需要有先锋思维的人员判断产品是否契合市场需求,是否具有科学性,此时就涉及人员的增减与培训,产品成本随之提高。

(三)读者的接受度问题

VR出版物在初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还处于读者的兴趣红利时期,而能否获得长期稳定的市场认同,还是取决于是否满足读者对内容的需求。因此在满足读者新奇体验的同时,增加出版物内容的娱乐性和交互性,避免只是将VR当作一种噱头,使形式大于内容。应该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内容上满足读者需求,形式上新奇有趣,沿袭传统出版物的优点,吸引相应的传统顾客勇于尝试新技术。

四、版权问题

盗版一直是出版业的寄生虫。出版业的数字化使得盗印盗存更为快捷,让侵权的成本愈加低廉。数字出版不能变成盗版的温床,而应该有效地保护版权,提高防范侵权能力,保护出版方合法利益,完善法律条款。当然版权保护并没有纸上谈兵那么简单,这是一种综合性技术。以数字图像文件的版权保护为例,普通的防盗手法如网站标识,不仅改变了原始图像,而且图像中的重要细节可能会被标识覆盖。而使用数字水印技术,可以将重要的版权信息隐藏在图像中,表面并无法看出,但如果有人未经许可使用该图像,可以通过软件检测到版权信息,从而证明该图像的版权。这一技术的唯一缺点是并不能事前防范,只能在事后取证。但我们相信,针对版权保护的技术措施会不断地发展,盗版者可以盗取图书,但无法盗用服务。因此,数字技术固然重要,开发数字产品的衍生价值更为重要。

五、结语

对出版业来说,想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抓住机遇,从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需要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运用现代科技来提升读者体验,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VR在数字出版业中的运用,切实体现了当下的发展是为读者而服务的,是为技术革新而奋斗的,是为专业内容而研发的,是为智能生活而畅想的。VR应用于出版领域,可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促进文化知识的传播与弘扬,为我国的社会科技发展提供良好的方向。现阶段,出版业不缺乏创意,关键是如何将创意与科技结合起来;同样,数字出版业也不缺技术,关键是如何将科技与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融合起来。因此,如何有效提升文化产业价值链、合理升级文化产业结构,从而形成新兴的文化业态,形成新的市场,这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命题,而且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需要国家法规的全面支持。

1.毕秋敏,曾志勇.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纸质出版立体化[J].出版发行研究,2014(02):52-57.

2.谈国新,郝挺雷.科技创新视角下我国文化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的路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2):54-61.

3.崔芳.社区文化建设中新媒体运用研究——以“掌上赣图”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6(06):12-17.

4.周敏,李一男.虚拟现实技术(VR)视野下的数字出版发展探究[J].科技与出版,2016(06):110-113.

5.张瑞静,王卉,李金城.虚拟现实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J].出版发行研究,2015(05):47-50.

(作者系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出版业虚拟现实数字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答数字
REALITY BITES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数字看G20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成双成对
南宋出版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