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启动器启动过流跳闸原因分析

2017-04-12刘艺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7年3期
关键词:待机晶闸管阻值

刘艺

(江西新余钢铁集团公司第一设备检修厂,江西新余338000)

软启动器启动过流跳闸原因分析

刘艺

(江西新余钢铁集团公司第一设备检修厂,江西新余338000)

采用一拖一智能软起动器降压启动方式用于启动3台水泵电机,出现软启动器上电待机时,软启动器负荷侧出现较大感应电压,启动水泵时,空器开关速断跳闸,分析跳闸原并给出处理方法。

软启动器;感应电压;跳闸故障

0 引言

三相异步电机在直接启动时会产生很大的启动电流,随不同的负载和电机配置,启动电流能达到额定运行电流的4~7倍,有些甚至达到十余倍。如此大的启动电流会对电网产生很大的冲击,也会影响设备的寿命,同时供电电源峰值的增加更导致额外的输配电投资。采用智能软启动器启动电机,可以控制和减少启动电流,避免以上不良影响。

1 智能软启动器原理简介

智能软启动器由3组晶闸管模块构成,每组模块由两个反向并联的晶闸管组成。电网进线分别接到3组晶闸管模块的L1,L2,L3上,电机接至3组晶闸管模块的输出端T1,T2,T3上(图1)。

控制模块采集电网和电机的供电信号,并将信号送至处理器,由处理器经过计算、判断,再将指令送至功率组件,控制晶闸管的导通与关闭,从而控制电机电压。根据三相异步电机启动时电流公式(1)。

图1 软启动器原理图

式中U1——定子绕组启动电压

R1——定子绕组电阻

R2'——转子绕组电阻的折算值

Xσ1——定子绕组漏电抗

Xσ2'——转子绕组漏电抗的折算值

降低启动电压可以降低启动电流,从而减少启动过程中对电机产生的热冲击,降低启动冲击电流对电网造成的压降影响。根据三相异步电机启动转矩公式,见式(2)。

式中Tst——启动转矩

P——电机极对数

U1——启动电压

f1——定子频率

从公式(2)可以看出,启动转矩和启动电压U1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在降压启动中,启动转矩会迅速减小。智能功能软启动器,通过晶闸管的通断控制启动电压和启动电流,见表达式(3)和(4)。

式中m——导通m个周期

n——关断n个周期

使得启动转矩和启动电流按相同比例减小。在保证启动转矩的前提下,同时限制启动电流,可以很好地解决三相异步电机启动的冲击问题。

2 故障现象

3台水泵软起装置,曾相继出现启动时400 A空气开关跳闸故障。起初认为空气开关故障,但更换空开后故障依旧。后经仔细排查,发现智能软启动器上电待机过程中,启动器负荷端有电荷累积的现象,存在感应电压。感应电压随待机时间的延长,逐渐由0升高至170 V左右。断开电源侧空气开关后,负荷端感应电压消失,排除了外部干扰原因产生感应电压的现象。通过分时测量2#和3#水泵,得到感应电压逐渐升高的数据。

从图2可以看出,经过40 h,感应电压升高至稳定值。此时,将2#水泵停电,测量智能软启动器每组功率组件上下两端的电阻值,对比全新智能软启动器备件的电阻值,得图3结果。

从图3可以看出,3组功率组件的阻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且产生了3相阻值的不平衡。

对2#水泵进行停电处理,每隔2 h对2#水泵智能软启动器进行上电待机测量,测得2#水泵软起负荷侧感应电压数据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出,感应电压随停电时间的延长而衰减。停电约8 h左右,感应电压将会从峰值降到接近0。

3 原因分析

从以上数据得知,软启动器启动水泵时,空气开关过流跳闸的现象,是由于软启动器上电待机时,负荷端T1,T2,T3存在感应电压所致。

负荷端T1,T2,T3有感应电压时,单项交流调压等效电路如图5所示。由于晶闸管的导通角小,电流断续,而负载回路中的电阻又很小,故输出同样的平均电流,峰值电流大,因而电流有效值将比平均值大许多倍,从而导致起动电流的瞬时值激增至空气开关短过流跳闸值,从而导致故障的发生。

对于软启动器上电待机时,负荷端存在感应电压的现象,根据软启动器标准接线图(图6)可知,在智能软启动器上电待机状态时,QF闭合,软启动器源侧接通电网,功率组件(反向并联晶闸管)两端承受AC 220 V左右的电压。

晶闸管在只加电不工作的情况下(待机状态),由于半导体的特性会产生漏电流,使得软启动器负荷端带电。但正常情况下漏电流很小,积攒的感应电压平均在AC 1.3 V左右。这几台智能软启动器的晶闸管经返厂检测,晶闸管的动态阻值在长期带电运行后发生变化,导致晶闸管在关断状态时,关断漏电流的能力下降,从而使软启动器在上电待机状态时,负荷端存在过高的感应电压。

图2 2#、3#水泵感应电压逐渐升高趋势

图3 2#、3#水泵功率组件阻值变化

4 解决方案

将软启动器返厂更换晶闸管,然后安装,启动水泵,启动过程正常,故障排除。断电测量其功率组件阻值为0.61 MΩ,上电测量其待机状态负荷侧感应电压为AC 1.3 V,符合正常状态值范围。

由于晶闸管的半导体“软”关断特性,即可关断电流(少量漏电流通过)不可关断感应电压,无法像开关、接触器一类的电气元件做到完全关断漏电流、感应电压,所以使软启负荷侧在上电待机状态下存在感应电压。而长期的上电待机,使功率组件(反向并联晶闸管)在关断状态长期处于AC 220 V电压下,从而导致晶闸管动态阻值变化,使得负荷侧感应电压升高。由此可见,在不排除晶闸管自身性能原因的前提下,软启动器上电待机状态时,源侧长期带电,是造成负荷侧产生较高感应电压的因素之一。

在智能软启动器源侧与电网之间加入三相接触器,启动电机时接触器吸合,电机停止后延时断开。用接触器来关断漏电流、感应电压,使得软启动器在上电待机状态下源侧不得电,可解决因感应电压造成软启启动时,源侧空气开关过流跳闸的故障。

〔编辑 利文〕

图5 带感应电压的单项交流调压等效图

图6 软启动器标准接线图

10.16621/j.cnki.issn1001-0599.2017.03.20

TH17

B

猜你喜欢

待机晶闸管阻值
一种晶闸管状态和极性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关机不断电 电表悄悄走——防止待机能耗成“隐藏的浪费”
遏制“超长预售”,需监管“超长待机”
“超长待机”的余震
四线制阻值检测电路实验研究
漫“话”抗疫·人与自我:“超长待机”的假期,你收获了什么?
励磁线圈对插入式电磁流量计的影响
低电阻碳膜板制作及其阻值的优化
对一道电学实验题的思考
改进式晶闸管电容无功补偿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