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7-04-12李维俊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自我教育心理健康教学

李维俊

[摘要]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今天,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关系到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自我教育 教学

G444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逐步深入,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一层面也受到更多重视。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农村小学却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处环境的落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现象!

一、“习以为常”的现象

现象之一:学生家长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不听话你就打!没问题!”而老师也感到这样的家长真是通情达理,对老师信任,跟老师配合。 现象之二:老师对学生说:“今天晚上的家庭作业谁要完不成,明天早晨你就别进教室了!”第二天早晨,果真有的学生被拒之门外,有的明知“进不了门”,干脆就呆在家里不来或逃学。 现象之三:老师对反驳自己的学生说:“你这是什么态度?竟敢和老师顶嘴?你还想不想念书了?”在老师的呵斥中,学生满腹委屈但不再讲话。 现象之四:老师规定:“作业错一次,罚做50遍,再错,罚做100遍,依次翻番”。结果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因一错再错而老师又不给他“指点述津”,被罚做2000遍!这样一个近乎天文数学的庞大作业量,使这名学生再也不敢上学了! 现象之五:一位学生因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用小树枝抽打左手心,导致学生的左手肿得像小馒头,家长要找老师论理,学生还极力阴拦不让家长去学校 ....... 这些都是笔者所耳闻目睹的真实事件,在农村小学,这些现象可谓见怪不怪,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但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也可以说是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浓缩。

二、看不见的危害

1、不尊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 对学生的体罚、讽刺、挖苦以及家长式的“霸权主义”作风,使学生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不被宽容,从而产生了羞愧、自卑、不思进取、委屈、失望、说谎、无助、失落、对老师疏远,逆反心理等心理现象,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 2、不讲究科学,使学生的心理产生障碍。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研究学生的心理,不讲究科学,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滥用不正确的惩罚措施,例如前文提到的罚做2000遍作业,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如厌学、考试焦虑、学校恐怖、自卑感、受挫感、丧失自信、缺乏兴趣、忧郁、压抑、胆怯、畏难、自我形象降低...... 总而言之,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情”,其实不平常,它们造成了我们看不见的伤害却是更深的伤害——心理伤害,破坏了儿童的健康的心理状态。而这个问题恰恰就是长期被我们广大教育者尤其是农村小学的教育工作者所忽視的问题。

三、原因探究

1、教师地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提起心理健康教育,很多人想当然地把它理解为思想教育,品德教育,认为思想健康,品德高尚就是心理健康。其实,根本就不懂得心理健康是怎么一回事,更谈不上心理健康教育了; 2、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也有一些教师,朦朦胧胧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但却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与己关系不大,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那不是自己该研究和能研究的,而是专家学者的事; 3、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也有部分教师,切身体会到了心理健康对于学生、对于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当他想认认真真地来做这方面事情时,才发现,原来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是那么缺乏,无力支撑,心有余而力不足,没办法操作; 4、小环境的过低要求纵容了教师的“懒惰”和“无知”。农村的信息比较闭塞,家长的文化水平从整体上来讲相对较低,所以农村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诸如“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这些名词更是闻听未闻,也无人对此提出什么要求,而在家长群体中和一定范围的社会舆论中被普遍接受的论点是:“老师如父母,老师对学生没有坏心,打两下也没关系”,“教师总是对的,无论怎样批评学生都应该的,对老师的语言、方法态度不能苛求”,“教师对学生的惩罚是必要的,那是对学生负责任的再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而家长和舆论却从不考虑这“打两下”批评“惩”是否已对学生的心理构成了伤害?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师也就开始“打两下”、“批评”、“惩罚”......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什么是心理伤害,什么是心理障碍等也就懒得问津了,自认为“省事无事”,却不知是贻害无穷?

四、农村小学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使教师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作为农村小学,不可能配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那么就需要普通教师来“兼职”,所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切围绕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2、活动性原则。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定要以活动为载体,因为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才展示出真实的一面,这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机会。3、协同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最讲究协调一致,双向互动,切不可一厢情愿地说教或以某此手段施压,那样的结果只能给学生造成更大的心理障碍和心理伤害。

当然,有些有效的途径是靠教师们在亲身的工作体验中摸索出来的。只要我们有心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把这项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甘肃省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全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施意见》

[2]甘肃省教育厅支持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3—2020年)

[3]吴增强.理性关注教师心理健康[J].思想.理论.教育,2004,04.

[4]李瑛.论教师人格与心理健康[J].上海教育科研,2005,06.

猜你喜欢

自我教育心理健康教学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设定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中职学生良好习惯的自我教育模式探索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