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方式

2017-04-12马育轩田旭升王海燕殷越闫忠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中医师中医学基础课

马育轩+田旭升+王海燕+殷越+闫忠红+杨琳

1现代中医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当前,“办什么样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中医药人才”已成为各中医药院校迫切回答和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反思中医药高等教育现状以院校教育为主的高等中医教育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学术争鸣、中医理论没有突破、中医药传统特色优势衰减等弊端。主要包括一下几方面。

(1)在招生取向上,中医专业应招理科考生,还是文科考生?现在主要是招理科考生。中医学特点是要求学生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哲学思辨能力。目前中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薄弱,文史哲和“四大经典”著作教学并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中医学习脱离了传统文化的根基,大多数学生中医基础文化严重缺乏,文化底蕴不足,往往难以深入学习和把握中医学的精髓和真谛。

(2)在课程设置上,应多设中医课程还是多设西医课程,两者各应占多大的比例?现在高等院校教学中医特色不够突出,西医课程比重偏大,中医课程课时不足,两者约为1:1,且中医课程仅总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约1200学时。中医教育西医化,甚至有的以西代中,中医院校实际上已成为中西医结合院校。中西医各有其宏大的理论体系,本科5年学好中医已经很难,何况两者都要学,结果是顾此失彼,严重影响学生对中医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中医不精,西医不通”,成为中医院校毕业生的特征。

(3)在教学流程上,入学后应先开中医基础课,还是中医基础课与西医基础课同时开?现在中医基础课与西医基础课同时开课,违背了学科知识结构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思维方式相互抵触,扰乱了学生的思维,甚至有些西医授课老师对初学者灌输中医不科学的思想,严重影响学习中医的信心和效率。如此,加之就业压力的增大,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已有很多不相信中医,甚至出现了学历层次越高,越不相信中医的反常现象。

2.中医药学科的特点与教育的特殊性

中医药学植根并孕育于丰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吸取古代哲学、天文、地理、气象、植物等科学的优秀成果,形成了人文与科学相统一并体现东方文化底蕴和思维方式的知识体系。其学科内涵是以医学知识为主体,以调整生命状态为目的,具有多学科交叉,复杂性的学科特点。但中国传统文化素有重人文轻自然的显著特色,面对人体生理和疾病规律等生命现象,中国历代医学家采用中国特有的人文形式进行描述和阐释。如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气”、“阴阳”、“五行”等哲学范畴成为构建中医学说体系的核心范畴;“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则成为贯穿中医学说体系的核心思想和理念。正是基于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和思想理论的指导和渗透,才形成了中医学以‘气为核心概括和描述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以阴阳五行作为构建人体生理病理、诊疗治疗体系的基本模型,以“天人合一”思想指导,确立了宏观整体和功能态的思维方式,使中国传统医学结束非系统的自发发展阶段,完成了医学学科体系的建立。

3.中医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与发展

中医学专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中医药学的继承与创新形成了不同时期的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在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初创阶段,对于中医人才的培养目标经过数次调整,1956年卫生部和高教部规定中医学院的方针、任务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有计划的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的,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体魄健全的,掌握中医知识及医疗技术,并具有现代医学专业基本知识的高级中医人才”。1959年首次提出了中医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了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经过劳动锻炼,体魄健全,系统掌握中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并且有现代医学基础知识的高级中医师。”这一培养目标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在某些培养要求上有所变化,但培养中医师的目标没有改变。1978年卫生部颁发了《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了中医专业培养目标为:“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又红又专、身体健康的中医师。业务具体要求为系统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熟练地运用中医理、法、方、药防治常见病,并对疑难病、急重症基本上能够辨证施治;学习一定的西医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整理研究祖国医学遗产的能力,为充实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1982年卫生部在衡阳召开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强调高等中医教育必须坚持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的办学方向。其后,卫生部在《关于调整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针灸、中药专业教学计划的通知》中确定,中医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掌握中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又红又专的中医师。业务具体要求系统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学习一些必要的西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较熟练和准确地应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对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对一些常见的急重症进行一般处理,为继承发展中医药学打下基础;具有一定古汉语基础,能较顺利地阅读中医古代文献;学习一门外国语,借助辞典阅读本专业书刊。”到200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中规定了中医学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其一,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事业的初步合格的中医师、并为他们在中医学教育、科研、对外交流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其二,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较为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中医传承能力和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交流,适应能力和职业道德;其三,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有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安全、有效、有道德地進行医疗活动的能力;其四,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总的培养目标要求更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逐步趋向国际医学生的教育标准要求,更能体现中医药学学科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作者简介:马育轩(1983-),男,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方剂配伍规律。

猜你喜欢

中医师中医学基础课
渗透式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开展及探讨
《中医药法》助力中医师职业教育发展的完善路径
吕华主任辨治支气管扩张经验
乡村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
职业技术院校应如何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中医学中的“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