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读写方法指津

2017-04-12黄小玲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李四光大石头列宁

黄小玲

语文学习方法很多,但根据个人的特点,应有不同的选择;选择得好,就有明显的效果,选择得不好就收效甚微。常有学生问我:老师,我学语文花去了很多时间,为什么成绩老上不去,这是什么原因呢?请您给我指点一下迷津吧!指点迷津说不上,与大家交流一下我多年来的体会还是可以的。

我认为,主观上努力了,花了很多时间,却又不见成效,就应该好好想想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不对。现在,我把多年来总结出来的语文读写方法奉上,供大家参考。

这读写方法就是:多读、多记、多练;勤看、勤想、勤写。语文读写,厚积而薄发。前“六字”为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方法,后“六字”为作文的方法,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语文学习,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各占半壁河山,谁都不能偏废。

一、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六”字法。

1.多读,即广泛阅读课内外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包括古文和时文。试想,哪一位伟人和大方之家不是广读博览的典范?

下面,我讲几则古今名人读书的故事。

一则: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二则,列宁读书。列宁从小就酷爱读书,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全理会不到了。

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三则,毛主席读书。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的天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博览群书能在知识面的宽广上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开阔你的视野,能避免一问三不知的现象发生,而达到谈吐自如、思如泉涌、妙语连珠的境地。古语有云:秀才不出门,善知天下闻。就是这个道理。

2.多记,就是记下你在广泛阅读中发现的那些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把它储入你的知识库里,供你用时提取。积累知识和有用的信息,犹如在银行存款一样,没有事先的存入,哪有事后的提取?今天的存入,是为了明天的取用,所以,我们应尽力的去做知识积累存储的工作。

3.多練,是指在可能的情况下对新摄入的知识进行巩固性练习,没有这一步,新摄入的知识就很生疏,且容易忘记。只有熟练了的知识技能才能长时间在记忆的仓库里储存下来,永不丢失。所以,“练”是巩固新知的一种很好,很有效的方法,我们要经常用它来巩固我们学到的新知识。

二、写好作文的“六”字法

1.勤看,就是勤于观察自己周围的人、事、物、景,做到处处留心。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嘛。一个粗心大意的人永远也摆脱不了写作素材匮乏的困境。观察是我们写作的第一步,要想写出好文章来,就必须随时注意身边的事物,因为,大千世界,丰富多彩,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发生。

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下面,我讲一个善于观察而一举成名的人的故事。

李四光小时候,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转着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有一天,他绕着这块大石头一边观察,一边寻思: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我小的时候这块石头就在那儿了,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这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陨石吧!”

李四光想,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的大坑才对呀,可它为什么没有砸进地里去呢?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知道了冰川可以推动巨石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的事,他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2.勤想,就是经常开动脑筋想一些事情,在通过一番比较思考后,把知识进行分类,把有用的部分储存起来供今后调用。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光学习,不对所学的东西进行一番审视和思考,那结果将会是满脑子的迷惑。想什么?想你看到的一切,想出个道道来,存入你的题材库,供你作文时提取。就如上面谈到的李四光的例子,他看到这块独立于草坪的大石头,就展开了寻思和想象,结果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解除了心中的疑惑。

3.勤写,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写,就是经常练笔,把你读中得来的知识、看中获得的信息、想中得到的启示都写下来,写成片段或者完整的文章都行。这种练笔不求过高过全,只要达到目的就行。

只有勤于写作的人,才会有丰富的写作素材的积累;只有勤于写作的人,才会有丰硕成果的问世,只有勤于写作的人,才会成为一代名流大师。

“多读、多记、多练;勤看、勤想、勤写”的“三多”“三勤”的语文读写方法是我多年来的体会,其效果确实不错,但每个人都有其特殊性,这些方法不一定对每个人都完全有用,但我想,对大多数人还是有用的,不信你可试试看。

猜你喜欢

李四光大石头列宁
李四光纪念馆:走近“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科学巨擘
中国地质学之父
李四光家风
小路上的大石头
路中央的大石头
从贫困家庭里走出的地质学家
拉美有多少“列宁”?
“运动和力”易错题练习
纪念列宁
最后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