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情感,让中职语文教学充满生机

2017-04-12白洁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情感教育教学

白洁

摘要: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情感过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运用情感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让语文教学成为一列开往春天的地铁,载着他们茁壮成长,可见情感教育是语文成功教学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利用语文来感染、熏陶学生,引导他们感受生活的真、善、美,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呢?

关键词:情感教育;中职语文;教学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优势

(一)中职语文教材的优越性

教材中的课文本身就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好素材。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数是文质兼美、形神俱佳的,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多方面表现了生活之美、世界之美、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思辩之美。这一切都能够在认识上给人以丰富,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在情感上给人以熏陶,在审美上给人以悦愉。这些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都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二)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除课文教学外,学生习作、口语交际、社会实践活动等都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些丰富的教学内容设置为情感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三)中职语文教学目标设置的灵活性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更具灵活性。因为语文教学之间的逻辑性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强,它可以随时根据学生的情感教育需要调整教学内容,这对于学生在知识的接受、理解等方面并无影响。

二、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措施

(一)激发情感认知,营造情感氛围

著名的教育家叶澜教授曾提出新教育基础理论核心思想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这就说明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我们的教学,表达他们真实的思想情感。师生交流的主要平台是课堂,若要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更好地对症下药,我们就必须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在课堂的教学中,我们应当努力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将学生带入教学的情境中。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应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努力搭建沟通的桥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信任我们。我们根据文章的不同内容及不同体裁,可以选择讲故事、听音乐、看视频等手段,营造氛围,做到“以境育情”。记得,我在教《木屐》这篇课文时,我就从自己的父亲说起,他的出身、经历等,虽然我没有用华丽的语言讲诉,但当时的课堂特别的安静,学生们都静静地注视着我,认真地倾听。随后,他们谈起了自己的父母,拨动他们的心弦,敞开了他们的心扉,也让我们走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好地了解他们,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

(二)挖掘教材情感,形成独特体验

著名作家谢冕曾说:“读书人是幸福人。”确实,读书人除了拥有一个现实世界外,还拥有更为广阔浩瀚的精神世界。同样,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很多专家学者从古今中外许多优秀作品中精挑细选的,内容广泛丰富。它既有知识的广度,又有思想的深度。因此,有必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找到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努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思想品质,让他们体验到语文课的幸福。

我们的语文教材,提供了许多的教学资料,可以说是教学活动的“基石”,所以我们应当要活用教材,要让教材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运用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的素材,让学生品味作品字里行间的韵味,培养他们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意识。例如,在教学《哦,香雪》这篇课文,我让学生叙述故事发生的背景、情节,也让学生体会主人公香雪在那样艰苦条件下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改变落后追求幸福的强烈愿望。接着,再回顾我们今天的学习环境,把我们同学的学习态度与之对比,这样不仅激发他们的幸福感,同时让他们明白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三)强化课堂朗读,感受文章情感

朗读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朗读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记忆与理解,同时也是语文老师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学生的语文课本所选取的内容都比较丰富多样,感情色彩也比较浓厚,因此要求语文老师在阅读文章时,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通过语言的流露将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表现出来,从而使得整个朗读环节变得有声有色,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朗读课文《项链》时,语文老师应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去朗读文章,通过朗读,读出作者对马蒂尔德给予的同情感以及对他爱慕虚荣所表现的憎恶感,如此的朗读,可以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物质观,对年轻人进行合理性的教育。在讲解这篇文章时,语文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阅读文章,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更能够深刻体会文章中的情感,进而到达情感教育的目的。

(四)注重课外实践,升华情感认知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孩子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孩子在心灵上体验到情感美,进而感悟到人生的真善美。

而我们中国有很多的节日,而且都很有教育意义,正好可以借此引导我们的学生。比如,植树节、端午节、母亲节、父亲节、建军节、国庆节等等,当这些节日到来之时,就可以告诉学生这些节日的由来,让他们明白其中的深意,传播正能量,当然有些也可以让学生付诸行动。比如,母亲节要求学生为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会亲情的可贵;植树节带他们去种植树苗,体会自然的美好;清明节带他们去瞻仰烈士墓,体会生活的幸福等等。这样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验到人生的精彩,升华自己的情感认知,树立自己对未来的信心,让自己健康茁壮成长。

新课程改革后,将情感教育作为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来抓,实践证明,将情感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环节中,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而且还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起到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培周.加强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探讨[J].时代教育,2015(22)

【2】路漫远.浅谈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实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17(12)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情感教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