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标准颁布后的语文教学

2017-04-12梁永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情感体验教育理念教学情境

梁永红

摘要:新课程标准颁布后,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一股新鲜血液。但是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及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理解不深,在教学中仍存在着较多的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本文将从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变化这方面探讨一下新课程标准颁布后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 教育理念 教学方式 教学情境 情感体验 主体

近两年来,在和老师们的交流中,我遇到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语文教材,以前的教学方法都不用了,今后的语文课该怎么上?另外,有些老师有这样的感受:听一个专家说,对新课程改革还有一点感受,听两个专家讲,就变得模糊了,再听第三个专家一样,你讲得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我最好的办法还是和以前一样。

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颁布后,语文老师对语文教学处于彷徨状态,有点无所适从了,到底今后的语文教学该怎样进行呢?

先从教师说起。新课程标准颁布后,教师的关注有一些新表现。○1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③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④关注学生的处境和感受。这些是在以精英培养为目的的教育框架中难以实现的,新课程为教师开辟了新的课堂专业生活。

这些变化在语文课堂上是怎么表现的呢?

一、 教育理念的变化

新的理念,它的真正来源不是“文本”,而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新觉悟,是教师教学反思后的新变化。

在新课程中,我们将看到的教育理念的变化有: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改变了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例:王老师担过初三年级的语文并主任,每天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一天,她突然有一个想法,学生“自设作业”。学生先是吃惊,马上便是一种带有新鲜感的激动和喜悦。“自设作业”的要求就是内容和形式不拘一格,自由发挥。第二天,她打开作业,这是怎样的一些“作业”啊——有“老师,考考你”,有“小发明”介绍。有的干脆是一幅“我的自画像”,画的自信而调皮。更有别出心裁的孩子,像精心侍弄一个花园那样,把自己的作业点缀得多姿多彩。看着这些丰富多彩的作业。她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当下午放学前,她把作业发下去时孩子们一改以往看也不看便塞进书包的习惯,而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作业本,品味着老师批改的一字一句。以后的日子,“自设作业”在许多同学的作业中生了根。同时王老师还高兴地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成绩也随着学习举的浓厚而“水涨船高”了。

从文中丰富多彩的“自设作业”中能够看出,王老师在教学中重视语文实践活动,使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与课外紧密结合。在老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学生的情感丰富了,视野开阔了,认识提高了,使孩子在自学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创新能力。长期下去,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和善于品味生活。从而真正走向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天地,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现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二、教学方式的变化

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教学方式,重要的是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不能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

张老师进行了发现式学习的尝试,即“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后来,他尝试上了一节语文课——《三顾茅庐》。

初读课文,学生了解主要内容以后,他布置了学习课文,尝试运用“发现法”学习课文。把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文字进行比较阅读;发挥自己的感悟能力,领悟文章的妙处,然后每组讨论交流,特别强调感悟多少就说多少,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这一番话还真的起了作用,调动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这时教室内呈现出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学生的精神力都高度凝聚到对课文理解感悟这一教学重点上来了。

思考时,同学们神情专注,或在字里行间圈圈画画,或在文中作旁注;畅谈声一组高过一组。自学后的自由发言,积极踊跃:

……

这次教学,使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不教自明,也训练了他们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新课标主张“研究性学习”,面向每一位学生,它重过程,轻结论,从而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张老师是高明的教师,因為他教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进而构建新的知识。无论是“自学讨论法”还是“发现法”都蕴含着张老师“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的现代教育理念。

三、教学情境的变化

教学情境的变化,主要因为新的课程因素的增加和教学环境的改变。这样,常规教学活动的框架将发生变化,常规教学活动的方式将发生改变,新的教学工作方式将随之建成立。

在新的教学情境中,不但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变化,师生间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范老师是一位语文老师,母亲节前夕的一节说话课上,她问学生“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大家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话刚一落。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说起来,范老师抓住契机,夸奖,鼓励他们并让他们写下来,并且伴着“我的好妈妈”的音乐来创设课堂气氛,写完后让一些学生念,并和小朋友一起点评,学生当场修改后范老师接着给学生准备了一份书信的格式,教小朋友们运用,同时教给他们一些急用又不会写的字,放学后,学生都乐滋滋地揣着这封信回家了。

周一返校后,学生则个个都情不自禁,争先恐后地向老师汇报…………

在范老师的课上,当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能获得愉快的时候,课程也就适应了学生的发展,范老师的这节课从小处着眼,抓住“母亲节”这一契机,罗列妈妈平时对孩子的关爱,从而激起学生热爱妈妈、尊敬妈妈的思想情感,将语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训练了说话与写话能力,又使学生从小懂得了学会关心他人的道理,这也说明,当学习中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产生高效而快乐的学习。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它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

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傅道春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2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2版

3.黄厚江 《“改革”还是“革命”》 《中学语文教学》 2003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情感体验教育理念教学情境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