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院校教学管理探索

2017-04-12赵立铭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高职教育问题

赵立铭

摘 要:中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些实用型和技能型、管理型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本文分析了中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完善教学管理结构、健全创新教学管理制度 、增强创新意识、加强进修培训,提升教学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学管理 问题 策略

一、中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教学管理缺乏高职特色

目前的中职院校通常设有理论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考务管理等岗位,然后各个岗位的人员根据业务流程分别开展教学管理工作。面对这种分离状态的管理模式是和中职院校工学结合的教学不相符合的,且此种管理也并不能达到较好的管理效果。中职院校和普通高校还有一个大的不同,那就是中职院校的学工交替模式对于学生学习的时间以及期限是和传统不同的,所以在寒暑假之时可能需要进行学习或者实践,学期的时间也可能无法固定。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和普通高校相比存在差别,模块组合的课程打破了学科课程,考试也不仅仅是限于卷面,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进行。但以上讲的几个方面,中职院校现有的教学管理当中却并没有注意到,同时没有体现出其特色。

2、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很多中职院校都是从以前的中专院校或成人院校升格过来的,很多管理人员也就原封不动的照搬过来。他们的教学管理人员来自非教育专业,基本上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专业的基本训练;有部分人员还来自非高校。因而,他们对教育管理不甚了解,对高职教育特色的认识也非常模糊,缺少深层次的理性思考。

在对这些教学管理人员的访谈中,很多教学管理人员觉得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当作一门普通职业,仅仅视为一种谋生手段,殊不知是较高专业要求的教学管理工作,也不开展专业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的改革创新。有的管理人员反映管理工作好繁琐,学校行政机构又繁杂,每天疲于应付,身心劳累,没有时间进行学习。这种种原因,使得目前中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队伍整体专业素质较低,与目前中职教育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笔者还曾对几所中职院校的教师进行访谈,50%的教师认为他们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缺乏协作精神。80%的教师认为他们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管理的相关知识不甚了解。

3、教学质量问题

首先在专业建设之上不够专业。中职院校的专业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上的体现并不明显,专业的培养在内容和技术之上都比较落后,没有突出其办学特色和水平。这就导致了中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较为缺乏专业认可,专业性也不够强。其次中职院校在进行教学之时,还是以讲授知识为主,因此许多学生的技能方面就相对较弱。较为缺乏对于各项专业技能有效的实训教学模块,只是简单地进行一些教学内容的修补或者拼凑等。

再者教师在教学当中执教不够严格。中职院校实行扩招之后,学生大量增多,而教学资源却并不能跟上步伐。因此就极其容易出现教室不足、实训场紧张等资源缺乏问题。同时在教学当中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进度等之时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规划,极大地影响课堂效果。最后在教学质量之上的监控不够。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较为偏重课堂教育,在其他教学环节和过程监控就较为轻松。虽然实行了学工结合,但是还是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在实践之上就较为缺乏。而且对于学生的理论和实践之上的监控,企业也并没有参与其中。

二、提高中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1、 完善教学管理结构

针对中职院校工学结合的特点,中职院校在进行教学管理之时应该积极地和相关企业共同合作。让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到教学管理当中,结合中职院校的特色和企业的需求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计划和目标。可以设立工学结合的管理委员会,并且让学校和企业的人员共同管理,真正建立一个从上级到下级,内外相结合,学校和企业结合的管理模式。保障课程的设置、教学实施等是符合社会和学生需求的。真正培养学生走出校门和实践相结合,实现中职院校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目的,成为综合型应用型人才。

2、健全創新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是对客观教学规律的反映,高职教学管理制度是高职特色和教学规律的反映。而中职的层次、类型是中职最基本的特色,因此中职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创新必须要围绕中职的层次类型进行。

从中职教学管理制度类型上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据国家的法律、教育方针和政策,结合高职的特点和学校具体情况制定学校适合市场化运作的教学管理制度。从类型上来讲,高职的教学管理应该采取三级管理的方式,教务处的重点应该是加强教学计划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学院层次要充分发挥系部和教研室的作用,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3、转变教学管理观念,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中职院校进步的动力,同时创新也是提高中职院校教学管理质量的主要途径。目前中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理念较为落后,不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学管理的发展。必须使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树立高度的创新意识,让他们明白创新的重要性,督促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养成创新的习惯。让教学管理人员认识到创新是教学管理工作发展的基础,是教学管理工作出质量、出效果、出成绩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中职院校要激发教学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建立完善的创新督促机制,不断的创新教学管理理念。

同时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培育“以人为本”服务式教学管理理念。“以人文本”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本管理思想把管理看做是以物质技术过程或制度安排,与社会文化、人的精神密切相关的管理方式,他们共同起作用,所以不能忽视科学管理和管理环境等外在因素,也要重视责任心、事业心等内在因素,把两者结合起来。

要以师生为本,不仅要树立其中心地位、也要深化教学改革。现在看来比较重要的是要有服务意识,展示普通教学管理人员自己的能力。当然这不是要把他们当做主体,而是要在创造好的条件助于他们,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认识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及时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让他们自己做主。他们的参与和重要,氛围同时也是很重要的。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探索创新并实现发展和成长。

4、加强进修培训,提升教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工作人员理应是教育专业人员。因此,作为中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他们不仅要了解大学教育的基础理论,懂得现代化管理知识,能够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具备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而且要对教学过程有实际体验,了解高等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各个具体的操作细节及高职教育的特点。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一些途径进行进修或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胜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探讨[J].职业,2010(35)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高职教育问题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