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瘾的教育对策

2017-04-12苗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网络成瘾教育对策大学生

苗阳

摘要:大学生是未來发展的主力军,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离开父母与老师的关注,使得许多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我放纵。加之他们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薄弱,致使不少人导致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我们应该弄清导致大学生网瘾的心理原因,并且对已经成瘾的学生用心理学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矫治,改正他们的陋习,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成瘾 教育对策

广义的网络性心理障碍的治疗和矫正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应该包括社会文化的健全、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心理治疗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及时介入等。目前在临床实践中采用的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心理分析治疗法都属于狭义的心理治疗。

1.行为治疗

网络性心理障碍是网络成瘾行为疗法的主要适应证。自我管理法是目前最常用的行为疗法之一,它是一种矫正非期望性行为过剩的行为校正法,表现在行为者要使用控制行为去影响目标行为将来的表现。主要做法是:

(1)前提操纵,即实现安排一些措施,影响目标行为的出现。比如对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而言,可以尽量到没有电脑的屋子里进行学习,或是把与电脑有关的一些必要物品锁起来。

(2)时间管理。此方法的核心在于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给予适当的支持,帮助个体发展一种积极的应对策略,以取消消极的成瘾行为。具体做法,如上网过程中保持平静心态,不宜过分投入,上网之前先设定时间,每天上网累计时间不应该超过5个小时,且连续操作1小时后应该休息15分钟;上网目的明确,有选择的浏览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把它列在纸上;设定目标后,估计大概多长时间,例如你估计40分钟,那么把小闹钟定到20分钟,到时候看看你进展到哪里。

(3)安排强化和惩罚,即根据目标行为完成与否进行强化或惩罚。如果患者能执行契约无误,则奖励自己吃一顿好的或买一件喜欢的东西;否则长跑1500米。有条件的也可以请同学或老师家长监督自己,帮助实施强化或惩罚,根据执行的情况,获得家长的赞扬或批评;如果未能自控,要帮助家长做更多的家务等。

(4)社会支持,即通过行为者生活中的其他重要人物提供目标行为的暗示或强化。如可以与班级里最爱学习的同学约好,经常在一起学习。同时帮助那些同样沉迷电脑和网络的同学和朋友。

(5)自我指令和自我鼓励,即通过特殊的自我对话方式来影响行为。如果患者又恐出现玩电脑的念头时,就反复自我暗示:“不行,现在不是时候!现在该学习!等周末在说。”每当他有抵御住了诱惑,认真学习,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夜晚后,就进行自我鼓励:“今天学的有收获,很投入!坚持就是胜利!”

(6)目标建立和自我监督。目标建立包括写下目标行为的程度标准及其出现的时间范围。如果患者规定每日、每周的学习时间并监督目标实施的情况。

建立在上述一种或多种自我管理法上,行为者可以制定相应的自我管理方案并执行,最终矫正网络成瘾等网络性心理障碍。当然,根据时间和不同的报道,该治疗方法比较适中用于轻、中度的网络性心理障碍,尤其适用网络成瘾者。其治疗效果与患者是否主动求助密切相关,主动求助者效果较好,其他治疗方法也是如此。

2. 认知治疗法

认知疗法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病人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认知治疗的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的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的认知有关。目前认知治疗的技术种类很多,根据互联网成瘾综合症 的特征,认为采用艾利斯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来矫正较为适宜。对应于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的矫正,人们往往把互联网成瘾综合症学生的“成瘾”原因归结为电脑或网络,而实际上真正引起“成瘾”的原因是人们包括青少年基于电脑或网络所产生的精神活动,电脑或网络为人们构织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在这个世界里找寻自己的精神寄托。所以,我们应该对互联网成瘾综合症进行领悟指导,使网络成瘾的大学生意识到真正产生网瘾的原因并不是电脑或网络本身,而是个体对于电脑或网络的主观活动。然后与互联网成瘾综合症进行讨论或辩论,以此方法来动摇他们对网络的依赖信念,使他们认识到沉溺于网络的危害以及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等等,这一阶段非常关键,一定要与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的大学生共同讨论,不能只做单方面的说服教育,配合做家庭作业,或进行放松训练以加强治疗的效果。

3、心理分析和治疗法

心理分析治疗即精神分析治疗。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起因应该追溯到口唇期,婴儿通过哺乳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并保留了对代表母爱的温暖、关怀、安全等美好感觉的回忆和思念,而患者通过上网重新获得这种从口唇期结束后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满足感。成年后,青少年受到挫折,如学业上失败、工作中的失落、社会交往恐惧、失恋、家庭打击等,为了寻求解脱,而沉溺于网络之中,使得这种埋藏在潜意识中的压抑情绪得到释放。在分析治疗中,治疗者应该帮患者指出迷恋网络是一种幼稚的表现,是行为退缩。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与网络联系越来越密切,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无不受到网络的深刻影响。因此,我们应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已经成瘾的大学生应该借助于心理学的方法进行矫治,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逐步的在黑暗的网瘾中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登峰 崔红 心理卫生学[E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何金彩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3]金伯利 《网虫综合症一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4]牧之 单鹏飞《心理健康枕边书Ⅱ》 新世界出版社 2005

猜你喜欢

网络成瘾教育对策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异质性的关系研究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谈中职学生痴迷电子产品的现象与对策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