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别的爱 给来自星星的你

2017-04-12余晓洁

养生大世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自闭症障碍发育

余晓洁

2017年4月2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自闭症多发于儿童群体,中国儿童发育行为研究院专家指出:根据权威数据表明,我国已确诊自闭症患病人数约在160万以上,未确诊人数约在500万以上,而就诊人数却不足總数的1/10。由于自闭症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的训练和治疗过程,有一位自闭症患儿家长这样写道:“当我发现,我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不一样时,我要做的,不是跪下,而是躺下,躺下来为他架座桥,让我的孩子,从我的身上走到另一端……”那么,传说中来自星星的孩子们到底如何被诊断?家长又应该怎样去对待呢?让我们听听心理咨询师怎么说。

在笔者的来访者中,有一部分是学校转介过来的家长,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咨询室,第一句话就是:“余老师,请你给看看,学校的班主任说我家孩子患了自闭症,建议我们休学,还让我带来做心理辅导……”细细问来,得知由于孩子在班级的表现大致为暴力冲动、不爱与同学交流、扰乱课堂纪律等,因而便被老师贴上了“自闭症”的标签。其实,对于自闭症,还有许多知识需要社会大众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关于这个群体的情况。

问:自闭症是什么?

答:自闭症是一种发育障碍类疾病,一般指儿童孤独症(起病于婴幼儿期),也有少数是成人受到精神刺激后形成。以男性多见,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情况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2008年,联合国大会决定,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旨在提高人们对自闭症患者以及相关研究与诊断的关注。

问:自闭症儿童的所有行为表现都是不正常的?

答:正如前文提到的案例中老师贴标签的做法一样,很多人一旦发现身边有被确诊的自闭症患儿,就会把他(她)所有的行为表现归因为自闭症。似乎来自星星的孩子就理应因为他们的“特别”,永远“居住”在其它星球上一样。受歧视是这个群体面对的普遍现象,幼儿园老师会因为他们的怪异行为,将他们安排在教室的角落;中小学里,老师则会因为他们的智力问题影响班级成绩,希望他们退学;公众场合中,人们会因为他们的社交障碍而取笑他们。

实际上,除了上文介绍的自闭症的表现之外,他们与正常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儿童时期的他们也会有同龄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成年后,他们也渴望与外界接触和交流。经过长期艰苦漫长的训练,克服着疾病带来的巨大困难,自闭症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更希望他们可以独立生活并融入社会。

问:性格内向孤僻=自闭症?

答:自闭症是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疾病,患者由于脑回路“断电”而不善于体验情感,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甚至害怕与他人发生肢体上的接触。但这并不意味着性格内向孤僻的人都是自闭症患者,某些心理问题也可能以情感淡漠为症状表现。自闭症的诊断需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通过患者与家人一起进行专业的测量量表和相关医学检查,才能确诊并进行后期的辅助治疗,而不能仅凭外在表现来进行主观判断。

问:自闭症患者都会有某方面的天赋?

答:在《海洋天堂》、《雨人》等以自闭症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看到主人公在罹患自闭症的同时,也拥有某一方面的神奇天赋,比如:超强的记忆力、艺术创造力等。而现实中,只有10%的患儿会在特定的刺激和环境下,表现出某种技能。这些所谓的天赋,实际上是大脑功能受损后的代偿表现,而且大多数会在患儿的成长过程中消失。他们和正常人一样,也需要后天的教育与引导。

问:特殊教育对于患有自闭症儿童来说是浪费钱吗?

答:或许有人会认为,对于被确诊为自闭症的孩子,几乎可以放弃教育,因为他已经不是正常的孩子。但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都有专属于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这些学校接收经过专业诊断后的患儿,并对他们进行长期的教育训练和干预。很多研究和经验都表明,自闭症儿童在经过有效的干预训练后,可以与正常儿童一样获得知识和社交技能,掌握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且最终获得融入社会的可能。当然,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最离不开的是父母的耐心陪伴与付出。

问:每位自闭症患者都有一位冷漠的母亲?

答:早年的学者由于对自闭症缺乏深入的研究,曾一度把自闭症产生的原因归于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当,并特别指向缺乏和孩子温暖接触的母亲,所以大家常把患儿的母亲称为“冰柜妈妈”。近几年来,大量的科学研究发现,自闭症是大脑的发育性疾病,当胎儿还在母亲的子宫里时,就已经出现了大脑发育不正常的问题了,而致病原因尚未清楚。盲目地将孩子的疾病归咎于父母,会使很多自闭症患儿的父母遭受双重打击。

问:自闭症不是病,孩子长大就会好了?

答:正因为目前为止,对于自闭症并没有特效药或彻底的康复治疗,所以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时,通常会选择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认为孩子的异常只是一时的,长大就会好了。但这样的想法,却常常会耽误孩子的最佳诊断和康复训练的时间。自闭症的症状通常会出现在三岁左右,患儿无法同其他人交流,语言发育迟滞,在他人触碰其肢体时会尖叫,还会由于小脑发育出现障碍而存在运动迟缓、行为刻板等问题。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以上表现,应尽快去专业机构进行诊断。

他们是一个孤独的群体,比正常人更需要关爱。在此,笔者呼吁社会大众,对于自闭症患者,少一分歧视,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注,多一分陪伴。

猜你喜欢

自闭症障碍发育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
跨越障碍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刺是植物发育不完全的芽
中医对青春发育异常的认识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