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教育引导机制研究

2017-04-11赵美瑜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党委政府社会阶层教育引导

赵美瑜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教育引导机制研究

赵美瑜

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大量涌现,他们存在群体交叉、流动性强、素质较高、参政意愿较强等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社会阶层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引导好这队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当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教育引导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在教育、联谊组织、参政渠道等方面的几点建议,从而建立健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教育引导机制。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教育引导机制;特征;问题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我国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新形势下我们党治国理政高度关注的重要群体,做好这一群体的教育引导工作意义重大。

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特征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要包括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当前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总体规模约为7200万人,其中党外人士占比为95.5%。[1]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身份多重,交叉存在

新的社会阶层成员中身份交叉多重的情况大量存在,有的成员可能既是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也是自由职业人员。据中央统战部的调研资料统计,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各群体规模分别为: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约4800万人,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约1400万人,自由职业人员约1100万人,新媒体从业人员约1000万人。[2]这样直接叠加的总数是8300万人,而实际总数是7200万人,差额即是因为各类群体存在人员交叉现象。

(二)流动性强,分布广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职业选择和价值取向决定了他们的生活、就业方式的不确定性,他们岗位变动频繁,经常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之间相互转换、频繁流动,这也就造成成员在各社会阶层之间变动频繁、分布不固定。

(三)素质较高,价值观多元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有的具备留学经历,文化层次普遍较高,经济收入相对较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构成多元、结构复杂,直接参与社会经济生活机会多,思想独立性和市场意识较强,不会盲目追随新兴思潮,也不会轻易认同某种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

(四)参政意愿强,影响力大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了自身事业的发展、自身权益的维护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政治需求越来越强烈,他们渴望有更多的途径来表达他们的诉求,可以让党和政府听到他们的声音,他们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也越来越强烈。另外,部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影响力大,如济南律师李荣凯在当地民众中威望高、影响力大,在百姓维权、普及法律方面影响广泛,他除了在传统媒体做相关访谈节目影响大众外,在新媒体上也很有影响力,其网易博客在更新慢、内容匮乏的情况下,访问量超过20万,其言论的社会关注度极高,社会影响力不容小觑。

二、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教育引导的意义

(一)促进代表人士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参政议政意愿更加强烈。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教育引导工作,搭建这部分群体的教育培养平台,能促进他们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再提升,不断增长其才干;可以进一步畅通政治参与渠道,增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可以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与党委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合作,支持帮助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在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健康成长。

(二)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一个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源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活跃于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汇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是一支不容忽视的新生社会力量。开展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教育引导工作,能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这部分群体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举措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新知识、新思想的代表,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前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和国内外复杂环境,要通过教育引导最大限度把这部分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最大限度把这部分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社会稳定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教育引导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培训与现实需求有差距

目前,针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培训需求的调研较少,没有形成系统性、长期性、针对性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培训体系,甚至有的基层统战部门很少组织此方面的专题培训。同时,教育培训形式也比较单一,效果不理想;培训内容不够丰富,适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实践课程较少。另外,参加培训的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在整个新的社会阶层群体中占比较小,远远达不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培训需求。

(二)自身属性导致教育引导有较大难度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流动性较大,各群体之间不是相对固定的,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之间频繁流动,同时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有一定的文化差异,这些问题给开展针对性、长期性的培训带来了难度。一些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是企业的骨干力量,尽管愿意参加培训和实践锻炼,但由于平时工作繁忙,不能按计划进行培训,教育引导效果不理想。部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比较活跃,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不愿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元化,这也给教育引导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缺乏有效的政治参与渠道

参政议政的渠道如情况通报会、座谈会、政治安排等形式相对单一。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但是与民主党派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相比,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参政议政渠道较少。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参政议政愿望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越来越多,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渠道表达自己的诉求,希望党委政府能倾听到他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

(四)沟通交流机制还不完善

目前,党委政府联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一般采用联席会议、座谈会等形式,有的地方还建立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社会组织联合会、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等,但是由于机制不健全,实际成效有待提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群体多是新型知识分子,尤其是新媒体从业人员,可熟练运用新媒体,但是目前网络沟通联系渠道还比较缺乏,党委政府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无缝对接机制还没有实现。

四、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教育引导工作的建议

(一)通过教育引导,加强思想引领

建立立体式的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形成思想共识。通过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调研,对群体进行合理分类,然后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分类施教。注重理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依托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同心讲坛等平台,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教育培训。发挥好实践锻炼的作用,按照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原则,选拔一批优秀的代表人士到体制内挂职实践锻炼。同时,要注重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以党组织为依托开展统战工作,与组织部门联动向新的社会阶层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全力推动新的社会阶层党组织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二)通过联谊组织,加强沟通交流

在充分发挥好传统联谊活动作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活动载体。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社会组织联合会、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等联谊组织的作用,及时了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做到及时反馈,通过联谊组织把各行各业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组织起来,为他们搭建一个思想交流平台。

(三)畅通参政渠道,注重选拔

畅通“线下”“线上”两条渠道。“线下”渠道指的是传统渠道,通过情报通报会、座谈会等形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征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意见、建议,增加这部分群体的参政议政机会。应着力发现和教育引导一批代表人士,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适当增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比例,让更多的人实现参政议政愿望。同时要建立“线上”交流渠道,利用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知识新的特点,建立网络沟通平台,通过“线上”交流,增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面对面”与党委政府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直接向党委政府表达自己的意愿、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实现党委政府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无缝对接机制。

[1][2]【印象2016】数据告诉你不一样的统战[EB/OL].(2017-04-01).http://tyzx.people.cn/nl2017/0104/c396781-28998919.html.

赵美瑜,女,中共招远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长期从事统一战线工作。

猜你喜欢

党委政府社会阶层教育引导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家教育引导工作研究
民意直通车:架起沟通百姓和党委政府的连心桥
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
面对环保督察常态化_基层党委政府如何做?
高校港澳台学生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教育引导青少年严密防范宗教极端思想
加强民主党派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