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研究

2017-04-10田海舰

社会科学家 2017年10期
关键词:总书记思想建设

田海舰

(河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互联网意识形态是以虚拟网络社会为基础而产生的网民看待网络世界的有机思想体系,是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在网络上的反映和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斗争新阵地的客观现实,以互联网建设、运用和管理、对西方网络意识形态渗透的抵制、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保障为主要内容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方略。本文从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和当代价值三个维度对习近平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思想进行探析,以求教于方家。

一、习近平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时代呼唤理论,理论应运而生。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习近平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学理基础,以对我国在互联网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内外挑战做出科学判断和回答为前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其一,从国际背景来看,习近平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是应对西方国家互联网意识形态渗透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对整个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产生深刻影响。互联网的全球性、开放性、虚拟性、分众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导致了纷繁复杂的观念形态充斥其间,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重冲击和巨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国际形势在风云变幻中经历着大变局”[1]。“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2]西方国家顺应新兴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建立了一整套从官方到民间、从政府到军队、从智库到个人的完善意识形态舆论斗争体系。它们借助网络霸权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对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输入其价值理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产品,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扩张,企图西化、分化甚至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各国普遍关切的综合安全挑战。”[3]积极而有效地抵制西方国家敌对势力意识形态和腐朽文化的渗透与侵蚀、切实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安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已然成为互联网时代必须正视和回答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其二,从国内背景来看,习近平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是应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网络社会思潮冲击的产物。同以往相比,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社会背景和条件已发生很大变化。当今的中国,人们的思想认识由单一化转向多样化、由平面化转向立体化、由一维化转向多维化,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性特点与发展趋势。一个时期以来,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公民社会、“普世价值”、“宪政民主”、“新闻自由”、“三权分立”、“公共知识分子”等错误思想和思潮以网络为载体迅速蔓延,“非意识形态化”、“去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等现象泛滥,致使部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西方意识形态的俘虏。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有的人奉西方理论、西方话语为金科玉律,不知不觉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4]可以说,互联网的挑战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最大变量”,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面对互联网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挑战和冲击,如果不未雨绸缪,及早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将有可能导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时代的淡化、削弱乃至消失。而“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5],犯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颠覆错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讲,互联网和新兴媒体建设关系到我党的长期执政问题。这绝非危言耸听。

二、习近平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互联网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的重要地位,赋予意识形态建设新的内涵,对其地位和作用做出新的判断。笔者从地位意义、目标任务、原则方针、重点关键、方法途径、阵地平台、责任使命、人才队伍、技术支撑、保障机制等十个方面,挖掘和梳理习近平总书记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丰富内涵,概括和勾勒其系统的思想体系与理论框架。

其一,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的“地位意义”论。习近平总书记将网络安全纳入国家总体安全观,把互联网建设尤其是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重要战略地位。2013年8月19日,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他根据网络中意识形态的主流与非主流斗争的客观实际,将互联网作为当今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看作,为保障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首要的是高度重视网上的意识形态斗争并占领、巩固互联网阵地。2016年2月19日,他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地提出“五个事关”的重要思想。他深刻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6]从提出“三个事关”到强调“五个事关”,反映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升华。2016年4月19日,他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网络安全之于国家安全就如同信息化之于现代化,在一个国家诸多领域都起着关键作用,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紧迫性和任务重要性,顺应形势有所作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互联网和意识形态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论断,为信息化时代下维护和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导。

其二,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任务”论。“两个巩固”是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使命任务,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要重视思想宣传工作。为此,对于“指导思想多元”论以及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非学术”论、“外来文化”论等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必须在立场上坚决反对、在理论上深入剖析;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巩固和扩大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学术领域的阵地;必须加强互联网领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追求和行动力量;必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对保障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和关键作用。

其三,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的“原则方针”论。坚持“两性”统一、“正面宣传”是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为工作方针。要坚持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他还指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党性和人民性具有统一性。党的意志和主张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主张,坚持党性与坚持人民性具有内在一致性。党的任何媒体和一切宣传舆论工作都是为党即为人民服务的。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辩证阐释,为新的历史时期下我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其四,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关键”论。网上舆论工作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近些年来,一些低俗的不健康的文化在网络上呈蔓延趋势,经由“网络水军”和某些策划公司的包装与病毒式传播,充斥整个网络,严重地伤害了社会的主导道德价值。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20-29岁的青年网民占有我国网民的最大比重。青年既已成为推动我国互联网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也同样成为境外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作业对象”。为此,必须加强对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的道德教育和引导,提高其网络文明素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重点就在哪儿……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8]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要义和关键,即宣传思想工作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基本职责,具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视野,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并顺势谋划和作为。

其五,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途径”论。科学把握和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充分运用新技术,灵活运用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的途径方式,是做好互联网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方法。在意识形态斗争激烈的网络主战场上,必须把互联网意识形态挑战的问题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率先牢牢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以大方略、大视野和大智慧的设想谋局,努力提高网络意识形态战略研判能力、战略预置水平和问题对策方案,把宣传教育、技术、法律、管理等多个方面力量整合起来,合力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如同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部署、推进实施。网上舆论阵地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任务,要掌握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改进和创新网上宣传的方式方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网上舆论引导的时间、程度、效果,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其六,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的“阵地平台”论。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加强“阵地建设”、平台建设,实现媒体“融合发展”。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反复指出与证明: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占领意识形态领域,那么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就一定会去占领。要加快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阵地的信息资源建设,唱响网络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前沿阵地建设,把党校、行政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等教育单位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学习、宣传培训的重要阵地,建设、管理好各类基层宣传文化阵地。要掌握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的客观实际,有针对性地建立载体、搭设平台,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大力推进执政党占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平台建设,如“三微一端”媒体平台建设,全方位地覆盖受众,努力做到正面舆论宣传工作及时跟进传播技术发展。主流意识形态要主动承担起弘扬正确的国家观和辩证的世界观的责任,这就需要积极提高对外传播能力,创新传播方式,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

其七,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的“责任使命”论。要搞好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就必须全党秉承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合力行动。各级党委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重视起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究水平、对重大任务的统筹规划能力。同时,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强化责任担当,在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方面做到“三个有责”,即“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他特别提出,我党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6]这“48字要求”,涵盖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方方面面,关切新闻舆论的方向路线、根本职责、基本方针、目的效果、职业担当、传播使命,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促进作用。他强调对待错误社会思潮要有“亮剑”精神,以求在主动有效的批判中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话语权。他要求领导干部要敢于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表明立场、进行争论,坚决回击恶意攻击、造谣生事的现象,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其八,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才队伍”论。网络空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竞争,意识形态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民心之争。人才队伍对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具备互联网领域的技术精英与管理人才,才能增强互联网络空间中国家的调控管理能力和意识形态主导话语权。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人才队伍,突出培养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家、网络信息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工程师、先进创新团队。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人才引进和选拔上具备全球视野,建立健全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同时,加快造就一支立场坚定、业务熟练、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意识形态工作者和新闻舆论工作者都要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理论能力,勤学多练,争取真正成为灵活运用现代传媒的行家里手。

其九,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的“技术支撑”论。互联网本身就是高技术发展的产物,因此,对于互联网的管控和网络渗透的防范,理应在技术层面做好相应准备。从国际来看,当今各国都在利用网络技术提升自身的意识形态传播力度,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不断完善,其信息霸权地位逐渐强化。从国内来看,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并不占明显优势,涉及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的元器件、中间件、专用芯片、操作系统和大型应用软件等基础产品自主可控能力较低,关键核心技术还没有取得很大突破。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还不是“网络强国”。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9]要争得信息化技术的主导权和控制权,就必须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出进展,加快信息技术的研发、运用和创新,主动利用先进技术来认真鉴别、严格控制、审查和筛选外来信息,及时防止错误、虚假、垃圾、有害信息的渗透和干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10]争取在某些领域和某些方面实现核心技术层面的超越,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其他安全。这里提到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依现状进行分析,技术的发展应着眼于“防”渗透、“控”威胁,即利用技术手段对威胁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网络行为和渗透手段进行管控,建设主动发现、自动防御、客观禁止的网络技术手段。同时,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重视并把握好互联网带来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和我国发展全局的情况下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战略支撑,必须将其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他指出,“动力从哪里来?只能从发展中来、从改革中来、从创新中来。”[11]“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6]

其十,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的“保障机制”论。“党管媒体”、“网络治理”等措施有力保障着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兴媒体不断发展,媒体格局也随即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流媒体与商业媒体、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固定媒体与移动社交媒体并存,党管媒体原则的对象由相对单一变为高度发散,由有形实体拓展到虚拟空间,大大增加了党对媒体领导管理工作的成本和难度。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党的部分意识形态工作者不懂网、不知网、不会网、不用网,并且我党的一些意识形态管理部门对新媒体的管理方式陈旧落后,互联网上反主流意识形态言论出现泛滥蔓延现象。对此,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及其所在部门单位都要立场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思想行动要符合党的要求和规定。同时,保障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必须要坚持依法治网和以德治网相结合,综合治理网络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不是“法外之地”,要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和正面宣传,大力培育积极健康、崇德向善的网络文化。加快网络立法和执法进程,坚持在法律的约束下治网、办网、上网,完善依法监督管理的相关措施,使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有序地运行。营造一个清明干净的网络环境需要多方系统治理,需要相关部门以及网络媒体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三、习近平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和人民幸福的战略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大局,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相关思想理论和重大实践问题,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原则遵循。作为其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思想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开放思维和底线思维,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指向,呈现出契合时代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理论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运用和反映,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习近平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科学界定了网络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对确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增强我国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推动意识形态理论创新、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12]

从实践层面来看,习近平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为做好互联网意识形态工作、在实践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正确把握习近平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思路、根本要求和精神实质,对于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网络的渗透和冲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生命力、影响力、战斗力,推进社会主义网络强国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开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格局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N].人民日报,2013-08-28(01).

[2]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197-198.

[3]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一个讲话开启了一个时代[EB/OL].海外网,2015-08-20.

[4]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人民出版社,1995.539.

[6]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01).

[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4.

[8]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01).

[9]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02).

[10]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N].人民日报,2016-10-10(01).

[11]习近平.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4-06-04(02).

[12]杨英法,聂雅.社会思想引导、社会舆论调控与社会情绪管理[N].光明日报,2014-9-28(07).

猜你喜欢

总书记思想建设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