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在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实践

2017-04-10文娟任海燕张钰鸽许晨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实践

文娟+任海燕+张钰鸽+许晨波

[摘要]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在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实践,在普通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卫生事业管理、中西医结合、护理、维吾尔医学、哈医学的学生为实践教学对象,从人体机能学的教材、教学计划与大纲编写、集体备课、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实践。综合评价考试成绩和学生反馈表明,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综合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器官系统;人体机能学;实践

基金项目:新疆医科大学Ⅵ期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YG2011037)

R-4;G642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是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的课程模式之一。该课程模式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根据临床需要综合和重组医学各学科知识,强调基础和临床课程之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我国医学教育权威专家认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程模式更符合21世纪对医学人才的要求[1]。人体机能学是教学改革的产物,它是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将相关联的课程内容紧密联系,使学生形成一个现代医学整体概念,将基础医学课程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基本内容整合在一起而设立的一门课程。如何合理正确的整合人体机能学课程体系,优化人体机能学教学效果,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值得我们探索与实践,现报道如下。

一、编写教材

教材是教学目标实现的主要载体[2],选择好医学生适合的人体机能学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障。在我校,人体机能学已从社区和全科医学专科专业教学扩展到了护理、中西医结合、卫生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维吾尔医学、哈医学等本科专业的教学。在20世纪90年代我们使用的是校内讲义授课,到2000年开始使用由原西安医科大学樊小力教授主编的、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出版的国内第一本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人体机能学》,此教材我们使用了6年。为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医学生全面素质教育,高等医学教育的变革和创新势在必行。教育部在全国高等院校启动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制改革计划”及时而有力地推动了医学教育改革进程。此外,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科的发展亟须调整和增补。为此,我们以第6版教材《生理学》、《生物化学学》、《病理生理学》和樊小力教授主编的《人体机能学》为参考,以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规定和相应专业教学大纲与培养目标及教学特点为依据,结合我们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实践中的体会及我区我校的教学具体情况编写了《人体机能学》,2006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供我校学生使用。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本着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整体意识的原则,对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了重组和优化,内容上做了合理的增减,实现了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并力求简明通俗,便于自学,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该教材目前已经使用10年。

二、设计教学计划与大纲

为了配合新教材的使用,我们依据整合后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编制了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此计划强化培养目标,体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教育的精神。结合教学计划,

编写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供学生学习时参考。新的大纲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注重生理学、生物化学与病理生理学三个学科内容的衔接、融合、渗透与联系。例如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基本病理过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先讨论正常人体机能状态心脏的泵血功能、生物电现象和特性、血管的功能及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之后讨论病理状态下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包括代偿机制)及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三、重视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学中的基础环节,它的价值取向是达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扬长避短、推陈出新,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以器官系统整合的人体机能学的课程模式下,教学中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集体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做了有意的尝试:集体备课是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三个教研室的教师为备课单位,由高年资的教师在课前带领教师们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教学设计、反馈教学实践信息、显示出各专业特色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实现正常人体机能向疾病状态下异常生理过程转变为特色等系列活动内容。虽然高年资教师理论知识扎实、基本功过硬、教学经验丰富,应对和解决课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强,但青年教师思维敏捷、外语水平好、接收的新技术新方法多,为了凸显高年资和青年教师的优势互补,在集体备课时我们还采取由一名青年教师首先带领大家备一个课程内容,备课重点放在教学的方法、技巧、手段及体现出以器官系统整合的人体机能学如何讲解上,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思考、经验和困惑,之后由高年资教师补充内容,或由其他教师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课程结束以后要求教師写出备课体会或发表教研文章。这种形式的集体备课沿用了三个学期,一方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另一方面集体备课的核心是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理论教学凸显整合性

长期以来,医学教育传统化模式是:先形态后机能,先基础后临床,各门学科独立编排、讲授,存在许多弊端。如在知识结构的衔接方面,出现 “断层”。例如在讲授病理生理的课程内容时,常常会花费一些时间来回顾生理,生化等知识,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整体性。因此,改革势在必行,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的原则进行重组[3]。删除重复内容,强化总体目标,扩充新知识体系,注重学科之间、临床之间的密切联系,按人体器官系统将医学基础的诸多内容分成若干板块逐一学习。例如肾的排泄功能和体液调节的教学,首先介绍肾的结构特点和血液循环特征;再从生理目标入手讨论尿的生成过程、生成调节与尿的排放及水、电解质平衡。之后提出肾的排泄功能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疾病:肾功能衰竭、脱水、水中毒、水肿、高和低钾血症、代谢性和呼吸性酸碱中毒等发生的原因、机制及其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整个学习遵循从结构到功能,从生理到病理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凸显出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模式。

五、实验教学突出综合性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知识的实验。就是把已学过的多系统、多学科内容、多因素的要求,做综合运用的实验。它是通过实验着重训练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在新的教学模式下,突出综合性实验的地位,在原有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基础上,将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实验课加以整合,形成新的实验体系和实验内容。整合后的新的实验体系中,更重视学生技能的培训,实验课程独立于理论教学,减少演示性和基础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例如,整合后的综合实验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及右心衰,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呼吸运动调节及呼衰等。

六、综合评价考试成绩和学生反馈

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常用手段,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我们倡导对学生综合评价考试成绩。包括平时成绩(期中的诊断性考试、回答问题、参加专题讨论、知识竞赛等)(10%)、实验成绩(考勤、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结果)(20%)、期末考试(70%)进行综合评定,给出一个总成绩(100%)。这种综合评价方式操作起来虽然有些繁琐,但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素养,改变了学生“重理论,轻实验”、“重期末,轻平时”的思想,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提高了人体机能学的教学质量。课程结束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反馈,学生问卷结果显示:①以器官系统整合的人体机能学课程的学习比未整合其它课程的学习难度,90%以上学生认为难度较大;②对从正常人体机能到机能异常及纠正失衡的整体性、系统性与连贯性的学习意识是否建立,85%以上学生认为有建立;③对整合后的理论和实验内容对自己综合逻辑思维、独立解决问题、综合学习素养等方面的能力提高,认为作用较大的学生占83%。

总之,整合课程模式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还要有综合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搞好整合课程的教学,就必须培养博学的教师。整合课程实施过程中碰到的有关问题也将在改革深化过程中逐步完善,最终构建有利于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模式[5]。

参考文献

[1]唐俐,李龙江,余华荣.“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人体机能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索与实践[J]. 西北医学教育,2014,22(4):739-741.

[2]王建,张茂恒,白世彪,等.“现代自然地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6,(4):67-68.

[3]谢娜,王芳,陈建国. 以器官系统整合為基础的药理学教学实践浅析[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专刊):99-101.

[4]汝海龙,刘传飞,林国华,张丽慧,赵剑波,陈维亚.机能实验学课程内容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 健康研究,2010,30(4):318-320.

[5]付四清,晏汉姣,王小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概论整合课程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1):27—30.

作者简介:文娟,1968年12月生,女,博士,副教授,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副主任,神经病理生理学。

通迅作者:许晨波,女(白族),副教授,从事人体机能学的教学及相关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