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策略之我见

2017-04-10骆谢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学具创设有效性

G623.5

现今教育热门话题之一就是有效教学,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有效呢?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如果学生学得很费劲,毫无什么收获,那就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就达不到教学的有效性了。作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也一直在探究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一位教育专家认为:教师的职责不是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种种观念,而是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环境中进行学习,同时必须十分谨慎地对学生接触的事物加以选择,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与合理的教益。

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首先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另外还要创设开放的生活情境。例如: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折扣》这节课时,考虑到这节课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我是这样创设情景的,把学生熟悉的广百购物商场图片做成课件,模拟带学生购物的情景,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便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最后本节课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研究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效的课堂教学前提必须有好的提问,这需要我们教师要善于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有效性提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善于利用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指出:当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兴趣时,学生学习就能集中注意力,就能对所学知识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像,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例如:在教学《利息》一课时,先创设李奶奶到银行整存整取一万元一年的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到期时,李奶奶的利息有多少钱?李奶奶一共能取回多少钱呢?李奶奶计算不好,你能帮帮李奶奶算算吗?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让学生体会到助人为乐的情感。

2.要善于利用提问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巧妙的提问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诱发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维活动。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让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探讨圆的周长公式,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圆的直径总是它的直径的几倍多一些?什么叫做圆周率?它的值大约是多少?圆的周长公式怎样计算?这样通过这些问题,指明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方向,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操作

根据现代教学论的观点,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生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具的特点及其操作活动的特点,决定了使用学具的教学过程既不是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动手操作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应从这几方面去关注:

1.课前要精心准备好学具。成功的一半离不开好的开始,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前提,学生的课前准备是使每位学生调整自我的状态,达到发展的需要,是关系到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学习质量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所以,要特别注意让学生精心准备学具,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设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给每位同学提供了用学具展示自我的机会。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课前我先分好四人小组,每个小组都准备好一盘沙子和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圆锥形杯子,充分准备这些学具后,然后做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的体积关系,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2.操作要给予学生适时指导。教师教具的使用,不仅只是为了直观地演示给学生看,更重要的是可为学生的学具操作起到引路示范作用。所以,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创设情境,让教师手中的教具和学生手中的学具一起动起来。例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实验前我先通过课件演示如何操作实验,通过直观的演示,让学生就更好地明确掌握了实验的方法。

3.选取方法要灵活。学具操作最重要的是过程,它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在这一过程中,能体现出数量间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教学中,可以选择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方法。

四、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课堂练习,它是学生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课堂实效,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练习设计要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学以致用。

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在课堂学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例如:学完《折扣》一课后,设计的练习和作业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题材进行设计,这样不仅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2.练习设计时要注重趣味性、层次性和多样性,以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练习设计时,首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其次,要注重练习设计的层次性,让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要注重练习设计的多样性,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新的练习形式、新的题型、新的要求出发,避免陈旧、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

以上几种策略的最终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面要讲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我们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常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 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15期

[2] 郑斌琳.讲求策略 追求高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例谈[J]. 小学数学教育 2015年19期

作者简介:

骆谢华,男,汉族,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银林小学 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有效策略研究.

猜你喜欢

学具创设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创设未来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