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预习方法指导

2017-04-10郭秀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预习指导小学

郭秀英

摘要:新课标提出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目标。为了实现这项重要的目标,加强小学预习方法指导至关重要。加强小学预习方法指导,利于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学习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预习方法进行总结,以期能够为教师指导小学生掌握语文预习方法提供些許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方法;指导

G623.2

不管是上哪门学科,总是听到教师说回家以后记得预习。为什么教师如此强调预习的重要性呢?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这样不仅利于更好地完成某件事,还利于提高效率和质量。而预习指的是为了学习新知识而做的准备。如果学生在教师正式授课之前,就能够凭借自己掌握的预习方法对教师接下来讲授的教学内容进行自学,就会在正式上课前,初步了解教师所讲的教学内容,就会根据在预习中发现的学习难点在教师正式授课中寻找答案,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质量。此外,在预习的过程中,在掌握预习方法后,学生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就会在预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带着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主动接受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就会主动地向教师提出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答案,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能力。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加强小学语文预习指导?该指导小学生掌握哪些预习方法呢?下面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对此谈些许看法。

首先,教师应当指导小学生在预习时学会“勾划”。一篇课文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学生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因此,指导学生在预习课文的时候,就要眼、脑、手并用,将预习时遇到的这些问题用笔划出来。除了要掌握课本上要求掌握的生字、生词外,学生在预习课文时,也可以用笔将不熟悉的生字、生词勾划出来,以便在预习时对这些生字、生词加深记忆,在正式上课时加深对这些生字、生词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预习标记符号,如“?”表示疑问,“『』”表示不懂的词语等。

其次,教师应当指导小学生在预习时学会“读”。上述已经提到指导学生将一些生字生词勾划出来,为了更好地记住这些生字、生词的读音,学生可以借助拼音对这些勾划出来的生字、生词进行反复的读,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音、边音、鼻音等,熟读生字、生词后,再读读课文,对所读课文的大意加以了解,同时通过反复读对生字的读音加深记忆。具体来说,指导学生要对新授内容进行通读,并在通读的过程中,对课文的大意加以了解,对课文有一个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此外,在通读的过程中也要完成上述所提到的“勾划”,要将生字、生词以及难以理解或者不理解的词句等勾划出来。之后,还需要结合课后问题对全文再次进行通读。值得注意的是,要提醒学生在进行通读时,朗读的声音要洪亮,朗读要反复,一般情况下,读三遍,第一遍读的目的是对生字、生词的读音加以巩固,将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读时要注意对课文内容加以了解;第三遍读时对课文的文章结构、写作方法加以注意。通过反复大声的朗读,利于理解课文内容和记忆生字词等。

再者,教师应当指导小学生在预习时学会“查”。查阅工具书在预习上或在学习上,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小学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在预习时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生词时,可以利用字典查查这些生字、生词,对这些生字、生词的意思加以了解,以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提醒学生在查字典的过程中要再看看生字还可以组成哪些生词,这样利于学生逐步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且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

最后,教师应当指导小学生在预习时学会“记”和“想”。为了给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在预习时,应当指导学生记忆课文中所涉及到的生字词,指导学生在对生字词进行记忆时要注意将生字词和之前学习过的类似的生字词进行比较,在回顾之前已经掌握的字词外,还可以对新生字词的字形加深印象。此外,还需要指导学生学会“想”,指导学生在已经预习完生字、生词后,对新授课文进行反复读,一边了解课文的大意,一边结合课后习题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答案,并做出记号。在通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在对课文加以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思考一下,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思考一下需要向老师同学请教哪些问题,将这些问题记录在预习笔记上,以便于带着问题认真听课,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提醒学生除了要在预习时加深生字、生词等的记忆外,还需要注重摘抄,可以将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为了提高预习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如指导低年级学生在预习时要注重将课文读通、读熟练,并读准生字,注重比较已经掌握的字词和生字、生词。指导中年级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能够在字典的辅助下对生字、生词的音形义加以掌握,能够将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录出来,能够将重点段落的中心句勾划出来,能够及时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标记清楚。指导高年级学生在中年级学生预习要求的基础上能够提出一些预习中难以理解的问题,读课文时多思考一下文章的大意和写作顺序等,可以尝试在课文空白处写上自己的阅读心得。

总之,预习是学生自己寻疑、发现的过程,也是学生自学的初始阶段,如果小学生经小学语文教师指导掌握一些语文预习的方法,则利于提高预习效果,利于在预习的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也利于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利于大大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预习方法,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供预习要求,以提高小学语文预习效果,促使学生在预习中真正获益。

参考文献

[1]何晓俐.浅谈小学语文自主预习[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02)60.

[2]朱艳.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有效预习[J].考试周刊,2012(06)54-55.

[3]苗焕缺.浅谈小学语文预习[J].学周刊,2015(07)39.

猜你喜欢

预习指导小学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