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管理探讨

2017-04-10王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实践教学

王平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践学习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实践教学的管理工作必须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本文对不同阶段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以及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识岗实习;校内实习;顶岗实习

G712.4

中职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是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得职业能力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笔者多年从事中等职业学校生产实习管理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针对对现有的生产实习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将实践教学分成识岗实习、理实一体化、校内实习、顶岗实习等阶段,力求做到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中职学生的整个培养阶段。

一、识岗实习

识岗实习又称认识性实习和参观学习,一般安排在新生入学初期或安排在学生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之中进行。在识岗实习中,学生以参观学习为主,通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讲解让学生了解将要从事的专业(工种)的职业情境,使学生对将来从事的职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初步掌握本专业(工种)的基本知识,为下一步的理论学习打下基础,识岗实习一般不求精而立足于全面。

识岗实习一般由专业任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同合作企业共同制定识岗实习教学大纲和具体参观计划。我校的识岗实习主要采用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模式。

(一)集中式识岗实习

对于集中式的识岗实习是在学校统一安排下,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安排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在四周的识岗实习里,要安排一周的操作技能的学习,以增加学生对本专业(工种)的操作技能的了解。学生要进行简单的操作技能训练,并观看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操作。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这种实习模式过于注重全面,使学生对自己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认识不深,给后续的理论教学造成了一定困难。

(二)分散式识岗实习

分散式识岗实习作为集中式识岗实习的补充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往往是根据任课教师的授课需要,在学校和企业的安排下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参观学习,将课堂搬到生产车间,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识。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现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的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生产工艺流程、机械设备、职业技能要求的认识。

二、校内实习

校内生产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之一,一般由学校教师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标准教材要求进行训练,这种教学方式具有系统性标准化的优点。目前,中职教育的定位趋向于培養学生成为“技术工人”,教学模式由理论型向技能型转化。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在师资力量、实践教学形式、职业情境的营造上进行不断的探索。

(一)实训教学工作的师资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需要有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特别是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开展好实践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培养教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力

首先打破理论教师和实习教师的固有模式,生产实习教师要担任理论教学任务,而实习辅助教师全部由专业理论教师担任,利用担任辅助教师的机会,同生产实习教师进行交流与学习操作技能。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通过学习,取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加强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通过这些可以为学校打造一批具有“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

2.拓宽师资来源“走出去,引进来”

中等职业学校通常会选派一些中青年教师、专业带头人到合作企业和高校去学习先进的一线生产经验和教学方法。我校鼓励专业教师去参加技能大赛和学术交流活动,同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合作等形式提高师资力量。将一些不具备校内实习条件的专业(工种),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聘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具有一线生产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从而拓宽了师资的来源,以优化教师队伍,实现教师队伍的科学组合。

(二)建立生产实习教学管理机制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采取一年基础课的学习,一年专业课的学习和一年生产实习。这种教学模式有其合理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时,对单纯的理论讲解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感到难于理解,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产实习中又要重新温习以前的理论知识,降低了教学效率。针对此类突出问题,可采用以下管理模式。

1.制定实训计划,实行多样化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相对较困难,一味的理论学习势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制定实训计划时要有明确的实训目标和要求,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优化整合,开发出适合学生的实训内容。通过多年的摸索,采用实践教学可以将学生引入学习当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制定实践教学上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教学内容要有层次,由简到难,让学生有一定成就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增强他们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信心,这样就会克服学生学习的困难,达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目的。

2.“教、学、做”一体化,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做”即老师要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整个过程都是围绕“做”在进行,通过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进行,从而避免了学习上的脱节。将课堂设在实训车间,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将枯燥的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三)加强校企合作,贴近职业情境

职业教育要实现专业与未来职业的零对接,就要实现中职学生职业思维化的养成,中等职业学校要重视职业化环境的营造。校内生产实习是教师按照制定好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操作技能培训。然而,这种技能培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校内的生产实习不具有企业的职业情境,学生不能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不能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学生的视野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拓展。这些会造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的要求不一致,使学生一时间无法适应企业的生产要求。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训基地,校方根据合作企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技能的要求,修正校内生产实习计划,将企业的生产车间作为实践教学的课堂。与此同时在校园内建立职业化标准的车间和管理体系,使校园实践学习更贴近职业情境,将实践教学活动做到职业化,锻炼学生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环境的能力。

三、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理实一体化的实践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环境从校园进入企业,学习的内容也从书本理论进入一线生产实践。这顶岗实习对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至关重要。顶岗实习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下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认同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管理,与就业实现零对接,为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劳动者做准备。

(一)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习计划

由实习管理中心牵头,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教学要求和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要求,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大纲的形式予以确定,形成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共同文件。在学生顶岗实习前由指定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委派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的师傅,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具体教学计划并交学校和企业备案。

(二)岗位轮转制

有些岗位工种,在某一确定岗位上的操作技能单一,为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适应将来的职业变化。学生以某一岗位为主,同时要兼顾其他崗位技能的学习,可以将学生的实习岗位进行适当的轮换,每个岗位再实行“见习—实习—生产”的轮岗流程,强化实践教学管理。

(三)配置双指导教师

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成果,学校为每名学生指定专业的指导教师,并聘任企业中具有较高操作技能水平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师傅,从而为学生配置顶岗实习的双指导教师,结成师徒对子,签订实习合同,明确双方的职责、权利、义务,共同完成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工作。

(四)校企双方制定督导措施和考核标准

由合作企业和校方各确定一名人员作为顶岗实习督导教师,每周对顶岗实习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和督导。重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对实习表现不佳的学生及不能良好执行教学计划的师傅予以警示。

分期中和期末两次,按照教学大纲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评选出优秀师徒对子。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师傅进行奖励和表彰。

四、结束语

职业教育是一项终身的教育,实践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拉近与未来专业岗位的需求距离。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做到科学合理,有计划地贯穿于中职学生的整个培养阶段。但这种实践教学的管理模式仍有诸多不成熟之处,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沈建国.中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2(33).

[2]宴俊泽.关于提高中职实训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论谈,2011(3).

[3]冯斌.完善顶岗实习制度确保中职教学质量[J].职业教育,2011(7).

[4]任登安.中职生顶岗实习管理策略[J].职业教育,2013(1).

.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实践教学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