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多元文化学校课程的构建策略

2017-04-10韦春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3期
关键词:课程构建多元文化核心素养

韦春

摘要:近年来,“核心素养”呼声日盛,本文即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对多元文化学校课程的构建策略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究,其中包括构建国际教学平台,引导学生体验国际课、通过分科教学与课程整合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合作探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博览文史,继承并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等等,以飨于我国小学多元文化课程构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多元文化;课程构建

G632.2

如今,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地球村”已经成为了现实。为了能够让小学生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发展,创新式、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成为必然。在此形势下,小学教育者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他们具备可以良好适应终身发展的必要品格与关键能力。基于此,笔者结合我国小学阶段的教学现状制定几点有效的教学创新措施,以期对新时期背景下小学生培养模提供借鉴。

一、引导学生体验国际课程,培养学生审美素养

为了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小学院校可以同其他国家建立起互动访问合作关系,让学生获得到异国他乡生活与学习的机会,在接受异国教育的同时更好的把握对方的文化特色与风土人情。以澳大利亚的境外修学活动为例,学生在参加澳大利亚的修学课程时,不仅可以感受到纯正的澳式英语环境,同时也能够在科学生活类课程中自行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在家政课程中学习插花和美食烹饪等,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在学习校园课程之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调研课题,将实地调研报告带回中国。除此之外,在接受多元文化的过程中,教育者也要注意在其中融入正缺的价值观念,以此来培养学生辨别优秀思想的能力,为审美素养的构建打好基础。

二、通过分科教学与课程整合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课程整合过程中,小学教育者需要着重考虑如下的两点问题:首先,处理好分科同整合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教学模式的整合工作即为将传统的学科教学转变为知识领域,除此之外还会涉及到主题教学与主题单元等多种教学方法。众所周知的是,每一门学科都具有着其独有的性质与核心知识,因此教育者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特点等因素来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其次,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在过去,课程整合所指的即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整合,如果要细化到课堂中,势必就要看教育者的能力,如果其本身不具备整合的知识基础,无法同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情感互动关系,那么也很难达到整合后的多元文化课程教学效果。

以清华附小为例,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多元文化课程的构建体系,学校开始推行了“1+X课程”活动,彻底改变了过去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在校学习有机的融合到一起。“1+X课程”教育模式不仅保留了传统分科教育的优秀之处,同时还将德智体美劳这五项教育资源整合到一起,同时设置出如下五个主要的教学板块:社会与品格、健康与体育、人文与语言、科技与数学、审美与艺术。在课堂中,教育者会将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主要的教学重点,从而让学生从之前的“要我学”逐渐的转变到“我要学”的状态。

三、合作探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将信息科技纳入到核心素养中已经不再是新鲜事,在日后的多元文化课程构建过程中,小学教育者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多的为他们设计一些合作探究式活动,让他们在自主完成科学探究活动的同时获得更加丰富的感性体验。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者在选择研究题目时需要尽可能的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处着手,深入到学生身边来了解他们的喜好与想法。例如,可供小学教育者选择的研究题目如下:“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隐藏在空气中的可怕杀手——雾霾”、“还我一双明亮的双眼——小学生近视眼调查分析”、“安安全全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周边十字路口的交通安全状况调查与分析”等等。

四、博览文史,继承并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在我国过去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并沉淀了无数优秀的文化内容,这些都可以被作为是小学多元文化课程的构建基础与文化源泉。在日后的教学课程中,小学教育者要进一步发扬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文化,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与爱国情怀的作用。在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教育者可以从中挑选出有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文化资源,例如“谦和好礼”、“仁爱孝悌”等诸如此类的基本人伦守则;“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的优秀道德品质等等。除此之外,教育者还要将学生的道德教育与身心培育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的关联到一起,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之上开设有关于西方文化的诠释课程,让学生可以在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同时懂得如何鉴别西方国家的外来文化,从根本上培养小学生的涵养品德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在动态化的环境中得以构建,学校与教育者需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元素,为他们打造出不同类型的主题教育活动,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夏雪梅.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划分与干预实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7).

[2]涂元玲.论班克斯多元文化课程改革的途径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2).

[3]廖辉.多元文化背景中的课程资源开发[J].民族教育研究,2005,(2).

[4]朱小曼.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作为小学教育的使命[J].“1+X课程”专辑_顶层设计,2015,(13).

[5]窦桂梅,唐卫红.核心素養的学校应答——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为例[J].中国德育,2016(1).

[6]钱米青.上海市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技能构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6).

猜你喜欢

课程构建多元文化核心素养
关注校本,有效教学
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机械工程标准体系》课程的构建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构建探析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