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

2017-04-10曾道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心理健康创新

曾道艳

摘要:目前大学生正是处于学习知识、开拓眼界、心理成长的阶段,但是不少大学生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困难、就业压力、感情受挫等各种问题,导致心理发展方向不正确,对人生有着消极的态度。根据对有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之后,教育部逐渐开始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大学校园这个環境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来构建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有效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引导大学生正能量的一面。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

G444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的教育创新原则

在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过程中,为了有效促进高校学生的健康发展,其教育理念应该在多方位、多角度上进行分析,通过全方位创新与本校基本教育现状的融合,构建与本校学生自身需求相适应的原则,从而强化学生的心理素养。在原则构建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构建应该与学生自身进行紧密联系,充分彰显教育机制的个性特点。第二,在教学的过程中高校心理教育系统应该与其他的社会支持系统相结合,形成相互合作、相互结合的互补关系,从而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构建协调性的发展机制。

2.实现以学生为根本的教育原则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综合性发展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现阶段高校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将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学习能力的分析,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进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并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高校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维护学生的发言权,主动关心学生,从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依据。

3.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创新原则

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并将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作为基本要求,使学生在和谐环境下实现心理健康养成的最终目的。与此同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对教育内容进行了规定,其内容指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将学生作为基础,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认知、提升自身素养,并为学生个性化及社会性意识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基础

1.协调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在生活中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性格发展都可归结为心理健康,但就其这两门课程来说确实不同,内容也各有侧重。思想政治教育是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等方面,希望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感,具有正确的信仰和积极的奋斗目标。而心里健康教育主要是侧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对于不积极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整和矫正,帮助学生构造独立健康人格,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将现在的心理咨询引入到思政课程中,两者得以结合,这不仅是高效心理健康教育所处于地位决定的,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得到合适的解决方法,而对于那些教育思政课程的教师们来说,也是引入了新思想、新理论,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有效性有所提高,也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了保障。同时心理健康教学老师能够利用思政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来进行应用和实践,帮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长。

2.协调发展性教育和协调性教育的关系

从功能上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发展性教育和协调性教育。协调性教育主要是针对的那些少数的学生,那些具有轻微心理障碍的学生,针对这些学生,主要采取一些心理辅导和治疗的方法,对其心理进行疏导。而发展性的心理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在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激发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的心理向正面积极的方向发展。针对我国的大学生来说,具有轻微心理障碍的学生还是少数部分的,所以我们还是以发展性教育为主要导向,以协调性教育为辅助,针对所有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服务对象,主要是为了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新的优化策略

1.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程的融合

对于高校心理健康课程而言,其教育内容的创新应该实现教育的相互渗透及补充,课程之间要确立共同目标,从而促进学生身体及心理的健康成长。由于人的心理健康在产生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价值取向以及理想信念组成,因此,应该在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困难、解决困难,从而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互动。

2.实现调适性心理健康与发展性心理健康的结合

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其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两种:发展性、调适性。其中的调适性主要是面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使其通过健康教育实现心理教育的辅助治疗,度过心理困难的阶段;而发展性心理健康主要是将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针对性辅导教育的创新,彻底解决障碍性的教育内容。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而言,应该将教育中的重点放置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充分满足创新性的教育原则,将学生作为教育中的重点,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多角度、多方位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推进健康教育,并对传统的教育进行互补分析,为教育的创新及优化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论

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构建及创新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引进前沿的创新理念,将教育的基本原则作为教育创新中的重点,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将这种限制因素作为研究的重点,并构建科学化的教育创新途径,从而为高校教育的优化提供科学性的保证。与此同时,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构建,应该将学生的教育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充分彰显学生的自主性,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并为学生能力提升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卫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研究[D].辽宁大学,2015.

[2]周小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结构及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06:33-36.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心理健康创新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