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双语教学浅析

2017-04-10陈志颜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高职护理必要性

陈志颜

摘要:在各大高校掀起双语教学教改高潮的今天,结合本院情况就高职护理专业开设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双语教学的重要元素及课程实施模式进行了论述和浅析,以期对高职护理双语教学的不断完善提供一定的视角。

关键词:高职护理;生理学双语教学;必要性;实施模式

R47-4;H319.3

正文随着2001年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教育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教育国际化呼声愈发高涨。随后,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汉-英双语教学在高校开展的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 ,目前全国许多学校都在进行和加强双语教学的实践。[1]然而总的来说,双语教学在我国开展的时间尚短,尤其是在高职护理专业方面的研究和报道较少,故本人将结合本院情况对在高职护理专业开设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重要元素、课程实施模式、存在问题进行浅要剖析。

一、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我院在近年来根据学生意愿和高考成绩开设了一个护理双语班,要求学生在学习普通大学英语课程外,还应掌握一定量的医学英语术语以及能够用英语就临床护理事宜进行简单的表达交流,最终致力于培养一批能够在国内三甲及以上对英语要求较高的医院就业的高级护理人员。而早在开设之初和好多其他高校一样,我校在学生大二时才开始引入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双语课程。然而事实是:医学英语本就涵盖面大,其学习并非一蹴而就,加上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大二时陡然引入临床护理学科的双语教学,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消化大量的医学英语术语,更别提灵活应用了。

医学英语的学习本应循序渐进,逐渐积累。如若在学生大一学习专业基础课的时候则开始进行双语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习与后续学科甚至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医学英语术语,势必为大二正式引入护理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增加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可接受度。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现象及规律的一门学科,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高年级学习临床护理学科的强大理论基础。由此看来,大一开设生理学双语课程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二、生理学双语教学重要元素

(一)生理学双语教师的选用

教师是整个课堂设计和课程实施的灵魂,是保证生理学双语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力量。我院在双语师资选用方面非常慎重,本着选用兼具生理学理论知识和相关英语素养的教师为原则,最终选用第二专业为英语的基础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作为双语班生理任课教师。此外,为了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采用与学院英语教师及生理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一起集体磨课的形式进行教研探讨。

(二)生理学双语学生的确定

教学实质上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双语教学亦是如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自主、快乐学习,需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开始双语班时,依据高考英语成绩和总成绩,优先选择综合能力和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随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淘汰掉学习意愿弱的学生;此外要帮助学生肯定开设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意义,比如向大家介绍通过双语教学可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提升社会竞争力,帮助大家从内心真正认可双语教学。

(三)双语教学的实施模式

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双语教学模式有三种,即浸没式(im mersion biling ual education)、过渡式 (transitional biling ual educatio n)和维持式(mainte-nance lang uage bilingual education)。浸没式双语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完全沉浸在第二语言的习得环境之中, 是一种成功率很高的教学模式,但它的实施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和条件。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是一种将第二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逐渐导入教学全过程的模式。而维持式双语教学模式则是指将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同时,继续用母语来维持学生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模式的采用,体现了语言学习与内容学习相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特性相结合。[2]

鉴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相较于本科院校学生较弱,同时考虑到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双语教学施展的特定环境和氛围相对欠缺,故目前我院主要采取的是类似于维持式双语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以课中初级模式为主,并辅以课后高级模式的形式来开展双语教学。

课中初级模式

通过查阅生理学双语教学文献得知,目前在生理学双语教学课堂上,主要有以下三种实施方式:中英文交替式开展教学;先中文讲解所学内容,再英文重复;中文讲解专业知识,再补充重要术语的英文表达。地一种方式的双语教学效果最好,然而对师生的要求也最高,即要求教师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良好的英语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英语听说技能,而一般院校是无法满足这些条件的。第二中方式降低了对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但课时有限,就算抓紧用中文讲完专业知识再英文重复,仍然会导致延长课堂的现象,师生都会感到十分疲惫,长久下去不可行。

由于高职护理专业是三年制学习,所学医护课程多,而学时紧,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此外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对弱,需要更多耐心和指导以促进其主动有效学习。且考虑到实施方式的选择既要符合学院的师资和生源情况,也应充分遵循了了一个根本原则:双语教学决不能以牺牲专业知识为代价。基于上述分析,我院最终舍弃了前两种方式,而采取第三种方式(我院且称之为双语教学的初级模式)来进行日常教学,即:中文系统讲解专业知识,并补充重要术语的英文表达。

四、存在问题

我院积极响应高校双语教学改革,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实践探索,在护理专业开展相关双语课程(包括生理学双语课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经验和成绩。然而我们开启双语教学的时间短,经验薄,各方面资源相对欠缺,在开展双语教学过程当中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改善。比如:如何加大生理学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如何改善学生课时安排紧凑学习负担繁重的现象、如何进一步自编英文教学讲义以弥补缺乏适当双语教材的现状,如何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评价机制等。

五、展望

早在20世紀8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紧跟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提升高职护理人才的综合能力,才能在就业紧张的当今社会占据竞争的制高点,而开展双语教学则成为了成就这种竞争优势的不二途径。尽管目前我们在高职护理专业开始双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但随着各大高校不断探索改进,双语教学势必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带来切切实实的福音。

参考文献

[1] 张晓波,陈超.医学双语教学的发展、模式及策略[ J ].医学教育探索 , 2004, 3( 4): 42-54.

猜你喜欢

高职护理必要性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我校高职护理专业中的实践应用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浅析高职护理教育中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职业导向性高职护理解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
“课业”在高职护理专业新生认知教育活动中的应用